一种机载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4099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挂架系统,特别涉及机载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及使用方法。所述的悬挂系统包括主挂架(4),所述的主挂架(4)呈三叉状,包括两个悬臂架(5);悬臂架(5)分为两部分,中间通过旋转作动筒(6)连接,两部分可在旋转作动筒(6)作用下相对转动;所述的悬挂系统挂载飞机副油箱和武器,两个悬臂架(5)之间形成有与副油箱外形贴合的型面,武器挂载在悬臂架(5)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挂装副油箱和武器的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主要目的是解决单独悬挂站位下的副油箱和武器的混合悬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载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挂架系统,特别涉及机载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悬挂系统主要由悬挂装置(挂架)、悬挂物组成,其中悬挂物是装在飞机悬挂装置上的任何器件(不管在飞行中它们是否要离开飞机)。悬挂物包括导弹、炸弹、火箭弹、核武器、鱼雷、吊舱(空中加油舱、助推器舱、炮舱、电子对抗吊舱等)、烟火装置和副油箱等。随着现代战斗机向多用途发展,悬挂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因作战目的的不同其悬挂方案也越来越复杂。因现代战斗机(包括有人和无人作战飞机,以下统一简称作战飞机)装备总数量有限,作战飞机出勤率和作战效能越来越得到重视。为提高作战飞机的作战半径和留空时间,翼下悬挂副油箱成为必然需求,但同时为了提高单次作战飞机出动效率,尽可能扩大战果,又需要尽可能多的挂装作战武器。尽管作战飞机增设了悬挂站位,并强化了结构强度用以满足大质量悬挂物的挂装要求,同时并联挂架、三联挂架等的设计也提高了现代战斗机单挂点下的武器挂装能力,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依旧面临悬挂方案的权衡取舍,根据作战预案确定的悬挂方案往往不能适用实际战场瞬息万变的作战环境,最终导致最佳作战机会的丧失以及作战飞机的频繁起降,大幅降低了作战效能。目前的作战飞机悬挂方案中,副油箱和武器是独立挂装的,副油箱因体积大要占据独立的一个悬挂站位,武器(炸弹、导弹类)可以单独、并联、三联等方式集中挂装在一个悬挂站位上。副油箱和武器挂装是独立的,即同一站位只能在副油箱和武器进行选择,不能混合悬挂,这就造成了在有限的悬挂站位下,战斗机作战航程和作战效能的综合取舍问题。目前,国内外文献没有可挂装副油箱和武器的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的相关记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可挂装副油箱和武器的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主要目的是解决单独悬挂站位下的副油箱和武器的混合悬挂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机载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其特征为:所述的悬挂系统包括主挂架4,所述的主挂架4呈三叉状,包括两个悬臂架5;悬臂架5分为两部分,中间通过旋转作动筒6连接,两部分可在旋转作动筒6作用下相对转动;所述的悬挂系统挂载飞机副油箱和武器,两个悬臂架5之间形成有与副油箱外形贴合的型面,武器挂载在悬臂架5上。优选地,所述的飞机副油箱外部型面上设置有凹腔型面,武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凹腔型面内。优选地,以飞机水平面为参考,武器位于飞机副油箱的左右两侧。一种机载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使用方法,在旋转作动筒6的作用下挂载武器的其中一部分悬臂架5旋转,将武器从飞机副油箱的凹腔型面内完全分离出,将副油箱或武器投掷,旋转作动筒6复位后继续飞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一个副油箱和两枚武器的混合悬挂问题,同时提出了副油箱和武器的不干涉投放操作使用流程。该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作战飞机悬挂站位的悬挂能力,为飞机提供一种可兼容航程(或航时)和作战效能的悬挂物挂装解决方案。附图说明图1为可挂装副油箱和武器的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主视图。图2为可挂装副油箱和武器的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侧视图。图3为修型副油箱示意图。图4为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先投放修型副油箱、后投放武器的操作使用流程示意图。图5为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先投放武器、后投放修型副油箱的操作使用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单独悬挂站位下的副油箱和武器的混合悬挂问题,通过一种三联悬挂装置将修型后的副油箱和两枚武器(炸弹或导弹)组成一种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并给出相应的操作使用流程,为作战飞机提供一种可兼容航程(或航时)和作战效能的悬挂物挂装解决方案。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由一个三联式混合悬挂装置1、两枚武器2和一个修型副油箱3组成,两枚武器2对称悬挂在修型副油箱3两侧。三联式混合悬挂装置1由一套悬挂装置主挂架4、两套悬臂架5、两套旋转作动筒6和两套旋转挂架7组成,其状态分为旋转挂架7收起和旋转挂架7展开两种。悬挂装置主挂架4为三联式混合悬挂装置1的主体结构,其上端与作战飞机机翼连接,下端挂装修型副油箱3;悬臂架5对称固定在悬挂装置主挂架4两侧,下端各连接一套旋转作动筒6;旋转挂架7上端与旋转作动筒6连接,可以实现绕旋转作动筒6的旋转运动,其下端面挂装武器2,当武器2是弹射方式分离,其下端面采用挂钩连接方式,当武器2是滑轨发射方式分离,其下端面为发射滑轨。武器2可以为炸弹,也可以为导弹,可以采用现役或者新研武器,其长度和直径尺寸要小于修型副油箱3的相应尺寸。修型副油箱3与传统副油箱的区别主要是箱体根据武器2外形进行了气动力修型处理,以达到降低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整体气动阻力的目的,由副油箱头部8、副油箱中部9、副油箱一体化半埋舱10、副油箱尾部11和副油箱尾翼12组成,其中副油箱一体化半埋舱10位于副油箱中部9两侧对称分布,副油箱尾翼12位于副油箱尾部11上,但副油箱尾翼12不是必需的。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有两种操作使用流程,第一种是先投放修型副油箱3、后投放武器2的方式,如图4;第二种是先投放武器2、后投放修型副油箱3的方式,如图5。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先投放修型副油箱、后投放武器的操作使用流程为:1)作战飞机起飞前将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安装到飞机机翼悬挂站位下,此时三联式混合悬挂装置1处于旋转挂架7收起状态,即武器2靠近副油箱一体化半埋舱10,左右对称挂装在旋转挂架7上,位于修型副油箱2两侧;2)作战飞机起飞后处于作战状态时,三联式混合悬挂装置1从旋转挂架7收起状态转换到旋转挂架7展开状态,即旋转挂架7围绕旋转作动筒6从收起状态旋转到展开状态,展开角度范围可为20°~60°之间;3)投放修型副油箱3,即修型副油箱3从悬挂装置主挂架4分离;4)三联式混合悬挂装置1从旋转挂架7展开状态转换到旋转挂架7收起状态,即旋转挂架7围绕旋转作动筒6从展开状态旋转到收起状态,收起角度范围与2)中的展开角度范围一致;5)武器2从旋转挂架7上投放分离,如果武器2是弹射分离类武器,则采用弹射方式分离,如果武器2是点火发射类武器,则采用滑轨发射方式分离,此时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仅剩下处于旋转挂架7收起状态三联式混合悬挂装置1,可以继续挂装在机翼悬挂站位上随作战飞机着陆。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先投放武器、后投放修型副油箱的操作使用流程为:1)作战飞机起飞前将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安装到飞机机翼悬挂站位下,此时三联式混合悬挂装置1处于旋转挂架7收起状态,即武器2靠近副油箱一体化半埋舱10,左右对称挂装在旋转挂架7上,位于修型副油箱2两侧;2)作战飞机起飞后处于作战状态时,三联式混合悬挂装置1从旋转挂架7收起状态转换到旋转挂架7展开状态,即旋转挂架7围绕旋转作动筒6从收起状态旋转到展开状态,展开角度范围可为20°~60°之间;3)武器2从旋转挂架7上投放分离,如果武器2是弹射分离类武器,则采用弹射方式分离,如果武器2是点火发射类武器,则采用滑轨发射方式分离,此时三联式混合悬挂装置1处于旋转挂架7展开状态;4)投放修型副油箱3,即修型副油箱3从悬挂装置主挂架4分离,此时三联式混合悬挂装置1处于旋转挂架7展开状态;5)三联式混合悬挂装置1从旋转挂架7展开状态转换到旋转挂架7收起状态,即旋转挂架7围绕旋转作动筒6从展开状态旋转到收起状态,收起角度范围与2)中的展开角度范围一致,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机载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载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其特征为:所述的悬挂系统包括主挂架(4),所述的主挂架(4)呈三叉状,包括两个悬臂架(5);悬臂架(5)分为两部分,中间通过旋转作动筒(6)连接,两部分可在旋转作动筒(6)作用下相对转动;所述的悬挂系统挂载飞机副油箱和武器,两个悬臂架(5)之间形成有与副油箱外形贴合的型面,武器挂载在悬臂架(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载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其特征为:所述的悬挂系统包括主挂架(4),所述的主挂架(4)呈三叉状,包括两个悬臂架(5);悬臂架(5)分为两部分,中间通过旋转作动筒(6)连接,两部分可在旋转作动筒(6)作用下相对转动;所述的悬挂系统挂载飞机副油箱和武器,两个悬臂架(5)之间形成有与副油箱外形贴合的型面,武器挂载在悬臂架(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三联式混合悬挂系统,其特征为:所述的飞机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郝蜀燕波郑翔喻岩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