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低温模内共挤模具
本技术涉及挤出塑料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两种原料熔点温差相差很大的高低温模内共挤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的温度对于塑料熔化的充模流动,固化定型,生产效率以及制品的形状和尺寸精度都有重要影响。而恰当均匀的模具温度必须由模内的温度调节系统进行控制。无论对何种塑料进行注射成型,均有一个比较适宜的模温范围,在此范围内,塑料熔体的流动性好,容易充满模腔,制品脱模后收缩和翘曲变形小,形状的尺寸稳定,物理力学性能以及表面质量也比较高,但是,如果没有温度调节系统,模温就很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塑料熔体的充模流动和脱模后的制品质量就可能发生问题。塑料熔体在其充模流动的充模后的冷却定型过程中,由于制品几何形状的影响,模腔表壁各处的温度很难均匀一致,因此,制品各处的冷却速度将会有所差异,从而导致制品收缩不均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应力,这对制品的成型质量有着不良的影响。目前,市面上通常采用在模具内部安装加热管的方式对模具进行加热,由于加热管在两端通常有较长的冷端,模腔表壁各处的温度很难均匀一致,长期使用容易出现短路或断路的问题。而且,在两种温差比较大的原料共挤模具中,如果两种原料的温度相差在80度以上,利用加热管加温的方式,导致模具的模温很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低温模内共挤模具,可以使油在模具内充分得到循环,使模具的模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低温模内共挤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上模和中模之间设有第一进料口,中模和下模之间设有第二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低温模内共挤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上模和中模之间设有第一进料口,中模和下模之间设有第二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和中模之间形成第一模腔,中模和下模之间形成第二模腔,所述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的一侧或者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对模腔内原料进行加温的油路结构,所述的油路结构包括贯穿模具的上油腔和下油腔,上油腔和下油腔之间并排连通设有若干油道,相邻两油道之间均设有一堵头,且所述的堵头依次交错设置在上油腔和下油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温模内共挤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上模和中模之间设有第一进料口,中模和下模之间设有第二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和中模之间形成第一模腔,中模和下模之间形成第二模腔,所述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的一侧或者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对模腔内原料进行加温的油路结构,所述的油路结构包括贯穿模具的上油腔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华,袁炳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锋拓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