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活性因子在皮肤损伤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641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试剂盒及试剂盒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治疗全层皮肤损伤,所述试剂盒包括:外泌体和细胞因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试剂盒能够有效地促进全层皮肤组织细胞增殖,加快皮肤创面损伤的修复及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细胞活性因子在皮肤损伤药物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细胞活性因子在皮肤损伤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皮肤作为人体的最大器官,具有屏障、保护、调节体温和感觉的功能。由于炎症、溃疡、烫伤、烧伤等因素造成的皮肤缺损,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然而,目前针对皮肤损伤的治疗方法及药物仍有待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的下列发现而完成的:目前临床通常采用自体皮瓣或皮肤移植的方法治疗缺损创面,但面临供皮区新的创伤缺陷,以及供皮区来源的不足等问题。此外移植物与移植部位临近的皮肤存在颜色、质地、功能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干细胞能够产生一种称之为外泌体的囊泡结构。外泌体直径介于30-150nm之间,是一种体积较小的细胞外泌囊泡,并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外泌体含有多种细胞特异性蛋白、脂类物质及核酸物质,能够释放信号分子并将其传递给其他细胞,从而改变其生理功能。有鉴于此,专利技术人将外泌体作用于受损皮肤,发现处理后的全层皮肤组织细胞的增殖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加速受损皮肤的修复,皮肤生理功能有所改善。进一步地,专利技术人意外地发现,将外泌体与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于受损皮肤,全层皮肤组织细胞的增殖速度及受损皮肤的修复速度均明显快于外泌体单独作用,且生理功能明显改善。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试剂盒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药物用于治疗全层皮肤损伤,所述试剂盒包括:外泌体和细胞因子。专利技术人将外泌体作用于受损皮肤,发现受损皮肤的修复速度加快,生理功能有所改善。专利技术人意外地发现,将外泌体与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于受损皮肤,受损皮肤的修复速度明显快于外泌体单独作用,且生理功能明显改善。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外泌体可被受损组织处的全层皮肤组织细胞所吞噬,外泌体内含物,例如蛋白质、核酸等物质会释放到细胞内发挥其调控作用,同时,细胞因子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将刺激信号传递至细胞内,会与外泌体协同修复并重构受损组织的再生微环境,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并促进组织再生。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试剂盒制备的药物能够有效地促进创面全层皮肤组织细胞增殖,加快皮肤损伤的修复及愈合。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全层皮肤”主要是指真皮、表皮及皮下组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细胞因子”是指由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量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干细胞活性因子”是指细胞因子和外泌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试剂盒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还可以具有下列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细胞因子包括下列至少之一: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以及表皮生长因子。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实验得到上述细胞因子的较优组合,各细胞因子之间会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修复并重构受损组织的再生微环境,调控细胞增殖分化。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试剂盒制备的药物能够有效地促进创面全层皮肤组织细胞增殖,加快皮肤损伤的修复及愈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试剂盒包括:2~100μg/ml的外泌体;10~50ng/ml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以及10~50ng/ml的表皮生长因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剂盒包括:2~70μg/ml的外泌体;10~40ng/ml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以及10~40ng/ml的表皮生长因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剂盒包括:2~50μg/ml的外泌体;10~30ng/ml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以及10~30ng/ml的表皮生长因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试剂盒包括:2~20μg/ml的外泌体;10~20ng/ml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以及10~20ng/ml的表皮生长因子。专利技术人发现,在此条件下能够使得各细胞因子和外泌体协同作用效果较佳,能够快速且有效地修复并重构受损组织的再生微环境,调控细胞增殖分化。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试剂盒制备的药物能够有效地促进创面全层皮肤组织增殖,加快皮肤损伤的修复及愈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试剂盒包括:5μg/ml外泌体;10ng/ml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以及20ng/ml的表皮生长因子。专利技术人发现,在此条件下能够使得各细胞因子和外泌体协同作用效果较佳,能够快速且有效地修复并重构受损组织的再生微环境,调控细胞增殖分化。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试剂盒能够有效地促进创面全层皮肤组织细胞增殖,加快皮肤损伤的修复及愈合。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外泌体的获得来源不作严格限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外泌体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专利技术人发现,外泌体内含物的组成差异是导致不同组织或细胞来源外泌体具备不同生理功能的主要原因。进而,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于受损组织的修复能力较强。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试剂盒制备的药物能够有效地促进创面全层皮肤组织细胞增殖,加快皮肤损伤的修复及愈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外泌体是通过下列步骤所得到的:将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含有细胞生长培养基的细胞培养皿中,进行培养至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处于生长对数期且细胞汇合度达到90%以上,将细胞生长培养基更换为外泌体收集培养基,添加量为6ml/皿,于37℃,5%二氧化碳培养条件下培养细胞48小时,收集培养液;将所述培养液于4℃,300g离心10分钟,收集第一上清液;将所述第一上清液于4℃,2000g离心10分钟,收集第二上清液;将所述第二上清液于4℃,10000g离心30分钟,收集第三上清液;将所述第三上清液于4℃,110000g离心2小时,收集第一沉淀物;用35mlPBS缓冲液重悬所述第一沉淀物,并于4℃,110000g离心2小时,收集第二沉淀物;以及用100~200μlPBS缓冲液重悬所述第二沉淀物,以便得到所述外泌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外泌体收集培养基含有αMEM培养基、1%非必需氨基酸、1%谷氨酰胺及1%胰岛素-转铁蛋白-硒复合物。专利技术人意外地发现,在此条件下所得到的外泌体能够较好地修复并重构受损组织的再生微环境,从而有效调控受损组织全层皮肤组织细胞的增殖及分化。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试剂盒制备的药物能够有效地促进创面全层皮肤组织细胞增殖,加快皮肤损伤的修复及愈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外泌体及细胞因子是以混合溶液的形式提供的。由此,以便于外泌体和细胞因子协同修复并重构受损组织的再生微环境,调控细胞增殖分化。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试剂盒制备的药物能够有效地促进创面全层皮肤组织细胞增殖,加快皮肤损伤的修复及愈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混合溶液的溶剂为生理盐水。该溶剂能够有效溶解外泌体及细胞因子,并对皮肤创面无刺激或其他副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外泌体及细胞因子密封于喷雾瓶。由此,便于用药及给药剂量控制。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的给药频率和剂量可以通过多个相关因素被确定,该因素包括要被治疗的疾病类型、给药途径、病人年龄、性别、体重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类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日剂量可分为适宜形式的1剂、2剂或多剂,以在整个时间段内以1次、2次或多次给药,只要达到治疗有效量即可。术语“治疗”用于指获得期望的药理学和/或生理学效果。所述效果就完全或部分预防疾病或其症状而言可以是预防性的,和/或就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干细胞活性因子在皮肤损伤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试剂盒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用于治疗全层皮肤损伤,所述试剂盒包括:外泌体和细胞因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剂盒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用于治疗全层皮肤损伤,所述试剂盒包括:外泌体和细胞因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下列至少之一: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以及表皮生长因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2~100μg/ml的外泌体;10~50ng/ml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以及10~50ng/ml的表皮生长因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2~50μg/ml的外泌体;10~30ng/ml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以及10~30ng/ml的表皮生长因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5μg/ml外泌体;10ng/ml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以及20ng/ml的表皮生长因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泌体是通过下列步骤所得到的:将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含有细胞生长培养基的细胞培养皿中,进行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雪涛张博文何丽娟岳文周军年王思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华南生物医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