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3535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料生产系统,该涂料生产系统包括进料罐、反应器及气体输送装置。进料罐具有储料腔,反应器具有反应腔,反应腔与储料腔连通。气体输送装置与反应腔和/或储料腔连通,气体输送装置用以使储料腔的气压大于反应腔的气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气体输送装置,气体输送装置与反应腔和/或储料腔连通,气体输送装置用以使储料腔的气压大于反应腔的气压,储料腔内的物料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从储料腔运输至反应腔的运输。由于该技术方案没有使用螺旋输送机,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进料过程中物料堵塞螺旋输送机而使螺旋输送机卡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料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涂料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涂料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涂料生产系统一般包括进料罐和反应釜。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螺旋输送机将进料罐里的原料运输至反应釜内。由于螺旋输送机的自身结构缺陷,螺旋输送机在将原料运输至反应釜的过程中,呈粉状的原料常常会堵塞螺旋输送机,导致螺旋输送机卡死,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涂料生产系统,旨在避免涂料生产过程中,物料在进料时堵塞螺旋输送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涂料生产系统,该涂料生产系统包括:进料罐,具有储料腔;反应器,具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与所述储料腔连通;气体输送装置,与所述反应腔和/或所述储料腔连通,所述气体输送装置用以使所述储料腔的气压大于所述反应腔的气压。优选地,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真空泵用以对所述反应腔抽气而使所述反应腔相对所述储料腔形成负气压。优选地,所述气体输送装置还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储料腔连通,用以对所述储料腔送气而使所述储料腔相对所述反应腔形成正气压。优选地,所述反应器包括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所述第一反应釜具有第一反应腔,所述第二反应釜具有第二反应腔,所述第一反应腔分别与所述储料腔和所述第二反应腔连通。优选地,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第一反应腔连通,所述真空泵用以对所述第一反应腔抽气而使所述第一反应腔相对所述储料腔形成负气压。优选地,所述真空泵还与所述第二反应腔连通,所述真空泵用以对所述第二反应腔抽气而使第二反应腔相对所述第一反应腔形成负气压。优选地,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还与所述第一反应腔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用以对所述第一反应腔送气而使所述第一反应腔相对所述第二反应腔形成正气压。优选地,所述反应器包括转动轴及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一端的搅拌件,所述搅拌件位于所述反应腔内。优选地,所述反应器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真空泵和所述反应腔之间设置有真空缓冲罐,所述真空缓冲罐一端与所述反应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真空泵连通。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气体输送装置,所述气体输送装置与所述反应腔和/或所述储料腔连通,所述气体输送装置用以使所述储料腔的气压大于所述反应腔的气压。储料腔内的物料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从所述储料腔运输至反应腔的运输。由于该技术方案没有使用螺旋输送机,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进料过程中物料堵塞螺旋输送机而使螺旋输送机卡死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涂料生产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进料罐40第一输送管11储料腔41第一控制阀20第一反应釜42第二控制阀21第一反应腔50第二输送管22第一转动轴51第三控制阀23第一搅拌件52第四控制阀24第一驱动电机60第一密封管道30第二反应釜61第五控制阀31第二反应腔70第二密封管道32第二转动轴71第六控制阀33第二搅拌件80真空泵34第二驱动电机81真空缓冲罐35第二出料口90空气压缩器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涂料生产系统。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涂料生产系统包括进料罐10、反应器及气体输送装置。所述进料罐10具有储料腔11,用来储存反应原料。所述反应器具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具有原料进口,所述储料腔具有原料出口,所述反应腔的原料进口通过输送管与所述储料腔的原料出口连通。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器包括第一反应釜20和第二反应釜30,所述第一反应釜20具有第一反应腔21,所述第二反应釜30具有第二反应腔31。所述第一反应腔21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反应腔21的下端设置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反应腔31上端设置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反应腔31的下端设置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反应腔21的第一进料口通过第一输送管40与所述储料腔11的原料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反应腔21的第一出料口通过第二输送管50与所述第二反应腔31的第二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反应腔31的第二出料口35用于将反应好的物料输出至第二反应釜30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管40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41和第二控制阀42,所述第一控制阀41靠近所述进料罐10设置,所述第二控制阀42靠近所述第一反应釜20设置。所述第二输送管50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51和第四控制阀52,所述第三控制阀51靠近所述第一反应釜20设置,所述第四控制阀52靠近所述第二反应釜30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管40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控制阀,所述第二输送管50上也可以只设置有一个控制阀。所述气体输送装置与所述反应腔和/或所述储料腔11连通,所述气体输送装置用以使所述储料腔11的气压大于所述反应腔的气压。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包括真空泵80,所述真空泵80通过第一密封管道60与所述第一反应腔21密封连通,所述第一密封管道60上设置有第五控制阀61。在需要将进料罐10里的物料运输至所述第一反应釜20时,打开第五控制阀61,关闭所述第一输送管40上的第一控制阀41和/或第二控制阀42,关闭所述第二输送管50上的第三控制阀51和/或第四控制阀52,所述真空泵80对所述第一反应腔21抽气,此时,所述第一反应腔21相对所述储料腔11形成有负压。然后打开所述第一输送管40上的第一控制阀41和第二控制阀42,进料罐10里的物料在气压差的作用下,被输送至第一反应腔21内,完成物料从进料罐10至第一反应釜20的运输。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气体输送装置,所述气体输送装置与所述反应腔和/或所述储料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涂料生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涂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罐,具有储料腔;反应器,具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与所述储料腔连通;气体输送装置,与所述反应腔和/或所述储料腔连通,所述气体输送装置用以使所述储料腔的气压大于所述反应腔的气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罐,具有储料腔;反应器,具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与所述储料腔连通;气体输送装置,与所述反应腔和/或所述储料腔连通,所述气体输送装置用以使所述储料腔的气压大于所述反应腔的气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真空泵用以对所述反应腔抽气而使所述反应腔相对所述储料腔形成负气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储料腔连通,用以对所述储料腔送气而使所述储料腔相对所述反应腔形成正气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包括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所述第一反应釜具有第一反应腔,所述第二反应釜具有第二反应腔,所述第一反应腔分别与所述储料腔和所述第二反应腔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第一反应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斌彭磊刘楠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鼎新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