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3441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5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包括储液球、注液塞、注氧导管、给氧注射器、给液注射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给液导管和扩散头;给液导管和注氧导管之间设有储液球,储液球设有注液口、给氧口、输出口;储液球的顶端设有注液塞,注液塞套设在注液口上,储液球与给氧注射器之间设有注氧导管,注氧导管一端连接储液球给氧口,另一端通过针座连接给氧注射器,储液球顶端设有给液注射器,给液注射器针头通过注液塞插入注液口内部,扩散头与储液球之间设有给液导管,给液导管连通输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避免浪费,增强疗效,且储液球和气液单向阀的配合则有效解决了注入药液过程中的反流和外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给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是一种天然表面活性物质,将其注入气管下部,能有效地治疗、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国外常使用Y型气管导管,即一个接口持续给氧,另一接口向气管内推注药物,治疗效果好,但该导管价格昂贵,国内医院尚未广泛应用。另外,当前临床常规使用的是普通的气管导管,将药液分次、快速注入,缺点在于猪肺磷脂注射液在肺内分布不易均匀,不能够充分发挥疗效,操作不当易造成药物反流、外漏,使药液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可以将猪肺磷脂注射液更加均匀地分布在肺内,增强疗效,且储液球和气液单向阀的配合则有效解决了注入药液过程中的反流和外漏。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包括储液球、注液塞、注氧导管、给氧注射器、给液注射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给液导管和扩散头;所述的储液球位于所述的给液导管和所述的注氧导管之间,储液球顶部设有注液口,储液球一侧设有给氧口,储液球另一侧设有输出口;所述的注液塞采用橡胶材质,注液塞呈圆柱形,注液塞中部向外凸出,注液塞设置在所述的储液球的顶端,注液塞套设在所述的注液口上;所述的注氧导管连接在所述的储液球与给氧注射器之间,注氧导管一端连接储液球给氧口,注氧导管另一端通过针座连接给氧注射器;所述的给氧注射器设置在所述的注氧导管的外侧,给氧注射器与所述的针座连接;所述的给液注射器设置在所述的储液球顶端,给液注射器针头通过注液塞插入注液口内部;所述的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的注氧导管上,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的给氧口和所述的给氧注射器之间,第一单向阀处在靠近所述的储液球一端;所述的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的给液导管上,第二单向阀位于所述的输出口和所述的扩散头之间,第二单向阀处在靠近所述的储液球一端;所述的给液导管设置在所述的扩散头与所述的储液球之间,给液导管连通所述的输出口;所述的扩散头设置在所述的给液导管末端。如上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所述的储液球呈圆球状,储液球采用塑料材质,储液球容积为2至4毫升。储液球能够满足当前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的常规药量,储液球采用塑料材质方便组接。如上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所述的注液塞上端面闭合,下端面设有套口,所述的套口口径小于所述的注液口外径。注液塞套口具有伸缩性,注液塞通过套口与注液口套合,气密性好。如上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所述的注氧导管采用临床上的输液导管,所述的注射器采用临床上的注射器。输液导管、注射器采用现有的技术,取材方便,成本低。如上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所述的给液导管采用聚氯乙烯材质。给液导管采用聚氯乙烯制作,柔软性好。如上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所述的扩散头呈椭球形,扩散头上设有微扩散喷孔。扩散头能够将药液均匀喷洒,有利于增强药效,缩短病程时间,帮助患儿康复。如上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所述的单向阀为气液单向阀。采用气液单向阀有效解决了注入药液过程中的反流和外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给液导管和注氧导管之间设有储液球,储液球设有注液口、给氧口、输出口;储液球的顶端设有注液塞,注液塞套设在注液口上,储液球与给氧注射器之间设有注氧导管,注氧导管一端连接储液球给氧口,另一端通过针座连接给氧注射器,储液球顶端设有给液注射器,给液注射器针头通过注液塞插入注液口内部,扩散头与储液球之间设有给液导管,给液导管连通输出口。本技术可以将猪肺磷脂注射液更加均匀地分布在肺内,操作简单,避免浪费,增强疗效,且储液球和气液单向阀的配合则有效解决了注入药液过程中的反流和外漏。附图说明图1为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切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图2、图3所示,提供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包括储液球1、注液塞2、注氧导管3、给氧注射器4、给液注射器5、第一单向阀6、第二单向阀7、给液导管8和扩散头9;所述的储液球1位于所述的给液导管8和所述的注氧导管3之间,储液球1顶部设有注液口101,储液球1一侧设有给氧口102,储液球1另一侧设有输出口103;所述的注液塞2采用橡胶材质,注液塞2呈圆柱形,注液塞2中部向外凸出,注液塞2设置在所述的储液球1的顶端,注液塞2套设在所述的注液口101上;所述的注氧导管3连接在所述的储液球1与给氧注射器4之间,注氧导管3一端连接储液球1给氧口102,注氧导管3另一端通过针座连接给氧注射器4;所述的给氧注射器4设置在所述的注氧导管3的外侧,给氧注射器4与所述的针座连接;所述的给液注射器5设置在所述的储液球1顶端,给液注射器5针头通过注液塞2插入注液口101内部;所述的第一单向阀6设置在所述的注氧导管3上,第一单向阀6位于所述的给氧口102和所述的给氧注射器4之间,第一单向阀6处在靠近所述的储液球1一端;所述的第二单向阀7设置在所述的给液导管8上,第二单向阀7位于所述的输出口103和所述的扩散头9之间,第二单向阀7处在靠近所述的储液球1一端;所述的给液导管8设置在所述的扩散头9与所述的储液球1之间,给液导管8连通所述的输出口103;所述的扩散头9设置在所述的给液导管8末端。如上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所述的储液球1呈圆球状,储液球1采用塑料材质,储液球1容积为2至4毫升。储液球1能够满足当前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的常规药量,储液球1采用塑料材质方便组接。如上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所述的注液塞2上端面闭合,下端面设有套口,所述的套口口径小于所述的注液口101外径。注液塞2套口具有伸缩性,注液塞2通过套口与注液口101套合,气密性好。如上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所述的注氧导管3采用临床上的输液导管,所述的注射器采用临床上的注射器。输液导管、注射器采用现有的技术,取材方便,成本低。如上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所述的给液导管8采用聚氯乙烯材质。给液导管8采用聚氯乙烯制作,柔软性好。如上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所述的扩散头9呈椭球形,扩散头9上设有微扩散喷孔。扩散头9能够将药液均匀喷洒,有利于增强药效,缩短病程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球、注液塞、注氧导管、给氧注射器、给液注射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给液导管和扩散头;所述的储液球位于所述的给液导管和所述的注氧导管之间,储液球顶部设有注液口,储液球一侧设有给氧口,储液球另一侧设有输出口;所述的注液塞采用橡胶材质,注液塞呈圆柱形,注液塞中部向外凸出,注液塞设置在所述的储液球的顶端, 注液塞套设在所述的注液口上;所述的注氧导管连接在所述的储液球与给氧注射器之间,注氧导管一端连接储液球给氧口,注氧导管另一端通过针座连接给氧注射器;所述的给氧注射器设置在所述的注氧导管的外侧,给氧注射器与所述的针座连接;所述的给液注射器设置在所述的储液球顶端,给液注射器针头通过注液塞插入注液口内部;所述的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的注氧导管上,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的给氧口和所述的给氧注射器之间,第一单向阀处在靠近所述的储液球一端;所述的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的给液导管上,第二单向阀位于所述的输出口和所述的扩散头之间,第二单向阀处在靠近所述的储液球一端;所述的给液导管设置在所述的扩散头与所述的储液球之间,给液导管连通所述的输出口;所述的扩散头设置在所述的给液导管末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球、注液塞、注氧导管、给氧注射器、给液注射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给液导管和扩散头;所述的储液球位于所述的给液导管和所述的注氧导管之间,储液球顶部设有注液口,储液球一侧设有给氧口,储液球另一侧设有输出口;所述的注液塞采用橡胶材质,注液塞呈圆柱形,注液塞中部向外凸出,注液塞设置在所述的储液球的顶端,注液塞套设在所述的注液口上;所述的注氧导管连接在所述的储液球与给氧注射器之间,注氧导管一端连接储液球给氧口,注氧导管另一端通过针座连接给氧注射器;所述的给氧注射器设置在所述的注氧导管的外侧,给氧注射器与所述的针座连接;所述的给液注射器设置在所述的储液球顶端,给液注射器针头通过注液塞插入注液口内部;所述的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的注氧导管上,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的给氧口和所述的给氧注射器之间,第一单向阀处在靠近所述的储液球一端;所述的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的给液导管上,第二单向阀位于所述的输出口和所述的扩散头之间,第二单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平卢金淼朱琳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