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缆舱以及控制电缆敷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3102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电缆舱及控制电缆敷设系统。所述控制电缆舱包括槽体以及控制电缆固定机构;所述槽体设置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输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槽体的两端;所述控制电缆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槽体内,所述控制电缆固定机构用于将控制电缆固定于槽体内;从配网中开关柜二次小箱的第一端子排引出的控制电缆由所述槽体的输入口进入,穿过所述槽体,从所述槽体的输出口引出至配网中DTU的第二端子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控制电缆不用穿过机构室和电缆室,保证了控制电缆的屏蔽、绝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电缆舱以及控制电缆敷设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力
,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电缆舱及控制电缆敷设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的大范围开展,多个省份和直辖市掀起了第一轮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试点和应用的热潮。在传统配电自动化施工中,每一台开关柜都有三条控制电缆(分别是“遥测”、“遥信”、“遥控”),控制电缆的一端敷设在配电自动化终端(DTU)的端子排上,再根据设计图纸将控制电缆的另一端敷设到开关柜二次小箱内,核对电缆接线是否正确。从二次小箱内端子排到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控制电缆一般从开关柜的机构室、电缆室穿过。但是机构室空间紧凑,控制电缆需剥除纲铠及外护套,无法保证屏蔽、绝缘等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机构室空间紧凑,控制电缆需剥除纲铠及外护套,无法保证屏蔽、绝缘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控制电缆舱及控制电缆敷设系统。一种控制电缆舱,包括槽体以及控制电缆固定机构;所述槽体设置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输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槽体的两端;所述控制电缆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槽体内,所述控制电缆固定机构用于将控制电缆固定于槽体内;从配网中开关柜二次小箱的第一端子排引出的控制电缆由所述槽体的输入口进入,穿过所述槽体,从所述槽体的输出口引出至配网中DTU的第二端子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缆固定机构包括:托臂、固定螺栓和连接螺栓;所述托臂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部分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部分一端连接,第三部分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第二部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凸出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托臂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实现所述托臂与墙体的连接;所述托臂的第二部分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固定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连接螺栓用于实现槽体内控制电缆的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缆舱内设置有至少两个互相平行的托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均垂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均垂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体为中空的长方形槽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体为铝合金线槽。上述控制电缆舱,使得从配网中开关柜二次小箱的第一端子排引出的控制电缆由所述槽体的输入口进入,穿过所述槽体,从所述槽体的输出口引出至配网中DTU的第二端子排,不用穿过机构室、电缆室,克服了传统技术中控制电缆需剥除纲铠及外护套,穿过机构室,无法保证屏蔽、绝缘性能的缺陷;保证了控制电缆的屏蔽、绝缘性能。一种控制电缆敷设系统,包括开关柜、DTU、上述所述的控制电缆舱;所述开关柜包括二次小箱、机构室和电缆室,所述二次小箱设置于所述机构室上方,所述机构室设置于所述电缆室上方;所述二次小箱的第一端子排引出的控制电缆,从所述槽体的输入口进入,穿过所述槽体,从所述槽体的输出口引出至配网中DTU的第二端子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次小箱的外表面设置有允许控制电缆通过的出线孔,所述二次小箱的第一端子排引出的控制电缆穿过所述出线孔,连接至所述控制电缆舱的槽体输入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排包括第一输入端子、第二输入端子、第三输出端子和输出端子;所述控制电缆包括遥信控制电缆、遥控控制电缆、遥测控制电缆,分别对应连接第一输入端子、第二输入端子、第三输入端子;在所述控制电缆舱内,所述控制电缆通过所述连接螺栓固定在所述各个托臂上,使得多条控制电缆并排固定于槽体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缆敷设系统还包括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用于包裹从二次小箱的出线孔穿出的连接至所述控制电缆舱的槽体输入口的控制电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缆敷设系统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DTU连接;所述控制电缆舱的槽体输出口引出的控制电缆穿过所述支撑柱,连接至所述DTU的第二端子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柜包括第一开关柜、第二开关柜、第三开关柜、第四开关柜、第五开关柜和第六开关柜,共同构成一六面柜;每个开关柜的二次小箱的第一端子排分别通过其引出的控制电缆连接所述控制电缆舱的槽体输入口。上述控制电缆敷设系统,使得从配网中开关柜二次小箱的第一端子排引出的控制电缆由所述槽体的输入口进入,穿过所述槽体,从所述槽体的输出口引出至配网中DTU的第二端子排,不用穿过机构室、电缆室,克服了传统技术中控制电缆需剥除纲铠及外护套,穿过机构室,无法保证屏蔽、绝缘性能的缺陷;保证了控制电缆的屏蔽、绝缘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电缆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电缆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电缆敷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电缆敷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控制电缆舱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控制电缆舱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控制电缆舱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控制电缆舱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控制电缆舱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考图1所示,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电缆舱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控制电缆舱10包括槽体120以及控制电缆固定机构110;所述槽体120设置有输入口121和输出口122,所述输入口121、输出口122分别设置于所述槽体120的两端;所述控制电缆固定机构110设置于所述槽体120内,所述控制电缆固定机构110用于将控制电缆固定于槽体120内;从配网中开关柜二次小箱的第一端子排引出的控制电缆由所述槽体120的输入口121进入,穿过所述槽体120,从所述槽体120的输出口122引出至配网中DTU的第二端子排。上述控制电缆舱10,使得从配网中开关柜二次小箱的第一端子排引出的控制电缆由所述槽体120的输入口121进入,穿过所述槽体120,从所述槽体120的输出口122引出至配网中DTU的第二端子排;不用从机构室和电缆室穿过,克服了传统技术中控制电缆需剥除纲铠及外护套,穿过机构室,无法保证屏蔽、绝缘性能的缺陷;保证了控制电缆的屏蔽、绝缘性能。上述控制电缆舱10内,所述控制电缆固定机构110设置于所述槽体120内,用于将控制电缆固定于槽体120内。所述控制电缆固定机构110的结构不限,只需确保所述控制电缆固定机构110可将控制电缆固定于槽体120内即可。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缆固定机构110包括:托臂111、固定螺栓112和连接螺栓113;所述托臂111包括第一部分114、第二部分115、第三部分116、第一连接部117和第二连接部118,第一部分114通过第一连接部117与第二部分115一端连接,第三部分116通过第二连接部118与第二部分115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115凸出于第一部分114和第三部分116;所述托臂111的第一部分114和第三部分116均设置有第一通孔131,所述固定螺栓112穿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控制电缆舱以及控制电缆敷设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电缆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以及控制电缆固定机构;所述槽体设置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输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槽体的两端;所述控制电缆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槽体内,所述控制电缆固定机构用于将控制电缆固定于槽体内;从配网中开关柜二次小箱的第一端子排引出的控制电缆由所述槽体的输入口进入,穿过所述槽体,从所述槽体的输出口引出至配网中DTU的第二端子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电缆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以及控制电缆固定机构;所述槽体设置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输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槽体的两端;所述控制电缆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槽体内,所述控制电缆固定机构用于将控制电缆固定于槽体内;从配网中开关柜二次小箱的第一端子排引出的控制电缆由所述槽体的输入口进入,穿过所述槽体,从所述槽体的输出口引出至配网中DTU的第二端子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缆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缆固定机构包括:托臂、固定螺栓和连接螺栓;所述托臂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部分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部分一端连接,第三部分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第二部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凸出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托臂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实现所述托臂与墙体的连接;所述托臂的第二部分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固定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连接螺栓用于实现槽体内控制电缆的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缆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缆舱内设置有至少两个互相平行的托臂;和/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均垂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均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缆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为中空的长方形槽体;和/或,所述槽体为铝合金线槽。5.一种控制电缆敷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柜、DTU以及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缆舱;所述开关柜包括二次小箱、机构室和电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海生邹颖邓永豪袁保树张容刘志强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