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290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其包括一试验台;所述试验台包括试验平台和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试验平台台面上的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在所述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第一支架组件;在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支架组件;在所述第一支架组件中的第一支臂上设置有点火装置的喷头;在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中的第二支臂设置有可转动的燃烧距离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可以简单、方便的对汽车内饰所采用的面料进行耐燃烧试验;并且由于待测试的汽车内饰面料是平铺在试验平台台面上进行测试的,所以其可以模拟面料在铺贴状态下的耐燃烧试验数据,获得接近于地毯、顶棚面料在车内完成安装后的耐燃烧试验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配件检测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在出厂销售前,需要进行多种检测。而汽车内饰配件检测的检测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检测内容。当目前还没有一种针对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检测的仪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本技术的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其包括一试验台;所述试验台包括试验平台和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试验平台台面上的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在使用状态下,待测试的汽车内饰面料安装于所述试验平台和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之间,使得所述待测试的汽车内饰面料被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压紧在所述试验平台台面上;在所述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第一支架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滑块、第一立柱和第一支臂;所述第一立柱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相连接;所述第一支臂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使得所述第一支架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在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支架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包括第二滑块、第二立柱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二立柱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接;所述第二支臂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使得所述第二支架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并且,在所述第一支臂上设置有点火装置的喷头;在所述第二支臂设置有可转动的燃烧距离测量装置。通过本技术的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可以简单、方便的对汽车内饰所采用的面料进行耐燃烧试验;并且由于待测试的汽车内饰面料是平铺在试验平台台面上进行测试的,所以其可以模拟面料在铺贴状态下的耐燃烧试验数据,获得接近于地毯、顶棚面料在车内完成安装后的耐燃烧试验数据。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试验平台台面上。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环;其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相连接。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环;其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相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一通风柜,所述试验台和设置于所述通风柜内。通过将试验台设置于通风柜内,可以模拟不同通风条件下待测试的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获得不同通风条件下面料的耐燃烧数据。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点火装置为本生灯。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燃烧距离测量装置包括转轴、刻度尺、游标和指针;所述转轴的一端可转动的与所述第二支臂相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刻度尺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指针与所述游标相连接;所述游标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刻度尺上,使得所述游标能够带动所述指针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的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可以简单、方便的对汽车内饰所采用的面料进行耐燃烧试验;并且由于待测试的汽车内饰面料是平铺在试验平台台面上进行测试的,所以其可以模拟面料在铺贴状态下的耐燃烧试验,获得接近于地毯、顶棚面料在车内完成安装后的耐燃烧试验数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在设置有通风柜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中第一连接组件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中第一连接组件的后视图;图5是本技术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中第二连接组件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中第二连接组件的后视图。附图标记列表100-试验台,110-试验平台,120-第一导轨,130-第二导轨,200-第一支架组件,210-第一滑块,220-第一立柱,230-第一支臂,240-第一连接组件,241-半圆环,300-第二支架组件,310-第二滑块,320-第二立柱,330-第二支臂,340-第二连接组件,400-点火装置的喷头,510-转轴,520-刻度尺,530-游标,540-指针,600-通风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其包括一试验台100。其中,试验台100包括试验平台110和可拆卸的设置于试验平台110台面上的第一导轨120以及第二导轨130。优选的,第一导轨120和第二导轨130均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设置于试验平台110台面上。在使用状态下,待测试的汽车内饰面料安装于试验平台110和第一导轨120、第二导轨130之间,使得待测试的汽车内饰面料被第一导轨120和第二导轨130压紧在试验平台110台面上。在第一导轨120上设置有第一支架组件200。第一支架组件200包括第一滑块210、第一立柱220和第一支臂230。第一立柱220的底端与第一滑块210相连接;第一支臂230通过第一连接组件240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一立柱220上;第一滑块210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一导轨120上,使得第一支架组件200能够沿第一导轨120滑动。如图3、图4所示,第一连接组件240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环241;其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相连接。第一连接组件240设置在第一支臂230上,通过螺栓的拧紧或松开使得第一连接组件240固定在第一支臂230上或者松开使第一连接组件240能够在第一支臂230滑动。在第二导轨130上设置有第二支架组件300。第二支架组件300包括第二滑块310、第二立柱320和第二支臂330;第二立柱320的底端与第二滑块310相连接;第二支臂330通过第二连接组件340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立柱320上;第二滑块310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导轨130上,使得第二支架组件300能够沿第二导轨130滑动。如图5、图6所示,第二连接组件340与第一连接组件240结构相同,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环;其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的相连接。第二连接组件340设置在第二支臂330上,通过螺栓的拧紧或松开使得第二连接组件340固定在第二支臂330上或者松开使第二连接组件340能够在第二支臂330滑动。在第一支臂230上设置有点火装置的喷头400。优选的,点火装置为本生灯。在第二支臂330设置有可转动的燃烧距离测量装置。优选的,燃烧距离测量装置包括转轴510、刻度尺520、游标530和指针540。转轴510的一端可转动的与第二支臂330相连接,转轴510的另一端与刻度尺520中部固定连接;指针540与游标530相连接;游标530可滑动的设置于刻度尺520上,使得游标530能够带动指针540移动。进一步的,还包括一通风柜600,试验台100和设置于通风柜600内,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使用过程如下:将待测试的汽车内饰面料铺贴在试验平台110台面上,通过第一导轨120以及第二导轨130将其整平、压紧;在安装好的待测试的汽车内饰面料上设置好点火点;然后通过移动第一支架组件200将点火装置的喷头400对准点火点,点火点点燃后将第一支架组件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试验台(100);所述试验台(100)包括试验平台(110)和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试验平台(110)台面上的第一导轨(120)以及第二导轨(130);在使用状态下,待测试的汽车内饰面料安装于所述试验平台(110)和所述第一导轨(120)、所述第二导轨(130)之间,使得所述待测试的汽车内饰面料被所述第一导轨(120)和所述第二导轨(130)压紧在所述试验平台(110)台面上;在所述第一导轨(120)上设置有第一支架组件(200);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00)包括第一滑块(210)、第一立柱(220)和第一支臂(230);所述第一立柱(220)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滑块(210)相连接;所述第一支臂(230)通过第一连接组件(240)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220)上;所述第一滑块(210)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120)上,使得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00)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120)滑动;在所述第二导轨(130)上设置有第二支架组件(300);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组件(300)包括第二滑块(310)、第二立柱(320)和第二支臂(330);所述第二立柱(320)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滑块(310)相连接;所述第二支臂(330)通过第二连接组件(340)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320)上;所述第二滑块(310)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130)上,使得所述第二支架组件(300)能够沿所述第二导轨(130)滑动;并且,在所述第一支臂(230)上设置有点火装置的喷头(400);在所述第二支臂(330)设置有可转动的燃烧距离测量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面料的耐燃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试验台(100);所述试验台(100)包括试验平台(110)和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试验平台(110)台面上的第一导轨(120)以及第二导轨(130);在使用状态下,待测试的汽车内饰面料安装于所述试验平台(110)和所述第一导轨(120)、所述第二导轨(130)之间,使得所述待测试的汽车内饰面料被所述第一导轨(120)和所述第二导轨(130)压紧在所述试验平台(110)台面上;在所述第一导轨(120)上设置有第一支架组件(200);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00)包括第一滑块(210)、第一立柱(220)和第一支臂(230);所述第一立柱(220)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滑块(210)相连接;所述第一支臂(230)通过第一连接组件(240)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220)上;所述第一滑块(210)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120)上,使得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00)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120)滑动;在所述第二导轨(130)上设置有第二支架组件(300);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组件(300)包括第二滑块(310)、第二立柱(320)和第二支臂(330);所述第二立柱(320)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滑块(310)相连接;所述第二支臂(330)通过第二连接组件(340)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320)上;所述第二滑块(310)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130)上,使得所述第二支架组件(300)能够沿所述第二导轨(130)滑动;并且,在所述第一支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曙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远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