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抓、挖功能的装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2487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带抓、挖功能的装载机,它包括有车架、挖臂,挖臂一端与车架铰接,挖臂另一端与挖斗铰接;挖臂下方的车架两侧设有支撑臂铰接座,支撑臂一端与支撑臂铰接座铰接,支撑臂另一端顶部设有第一气缸铰接槽,第一气缸铰接槽下方的支撑臂上活动铰接有支撑板,支撑臂铰接座上方的车架上设有第一气缸铰接座;抓臂一端与车架铰接,抓臂另一端与抓斗底部铰接,抓臂中部设有第二气缸铰接座,每条抓臂上设有两块铰接板,铰接板一端与抓臂中部铰接,铰接板另一端与拉杆一端铰接。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运行稳定、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抓、挖功能的装载机
本技术涉及抓斗装载机
,尤其是指带抓、挖功能的装载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抓斗装载机大多是单抓臂结构,其运行稳定性较差,同时都是采用两侧水平支撑脚来支撑,其支撑时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运行稳定、使用效果好的带抓、挖功能的装载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带抓、挖功能的装载机,它包括有车架、挖臂、抓臂、支撑臂、挖斗、抓斗、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拉杆,挖臂一端与车架铰接,挖臂另一端与挖斗铰接;挖臂下方的车架两侧设有支撑臂铰接座,支撑臂一端与支撑臂铰接座铰接,支撑臂另一端顶部设有第一气缸铰接槽,第一气缸铰接槽下方的支撑臂上活动铰接有支撑板,支撑臂铰接座上方的车架上设有第一气缸铰接座,第一气缸的缸体与第一气缸铰接座铰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通过铰轴铰接在第一气缸铰接槽内;车架另一端设有抓臂,抓臂为两条,分别位于车架两侧,抓臂一端与车架铰接,抓臂另一端与抓斗底部铰接,抓臂中部设有第二气缸铰接座,第二气缸的缸体与车架铰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气缸铰接座铰接,每条抓臂上设有两块铰接板,铰接板一端与抓臂中部铰接,铰接板另一端与拉杆一端铰接,铰接后的两块铰接板之间形成第二气缸铰接槽,第二气缸铰接槽内活动铰接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抓斗一端的抓臂铰接,拉杆另一端与抓斗顶部铰接。所述的第二气缸铰接座与抓斗之间的抓臂上设有第三气缸铰接座,第三气缸的缸体活动铰接在第二气缸铰接槽内,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三气缸铰接座铰接。所述的支撑板底部设有防滑齿。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未描述的结构均可采用市面常规结构,本方案通过采用倾斜安装的支撑臂,其支撑效果更稳定,同时支撑板能自适应地面的平整度,采用双抓臂结构,使抓斗的稳定性更好;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运行稳定、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带抓、挖功能的装载机包括有车架1、挖臂2、抓臂3、支撑臂4、挖斗5、抓斗6、第一气缸8、第二气缸9、第三气缸11、拉杆12,挖臂2一端与车架1铰接,挖臂2另一端与挖斗5铰接;挖臂2下方的车架1两侧设有支撑臂铰接座,支撑臂4一端与支撑臂铰接座铰接,支撑臂4另一端顶部设有第一气缸铰接槽,第一气缸铰接槽下方的支撑臂4上活动铰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底部设有防滑齿,支撑臂铰接座上方的车架1上设有第一气缸铰接座,第一气缸8的缸体与第一气缸铰接座铰接,第一气缸8的活塞杆通过铰轴铰接在第一气缸铰接槽内;车架1另一端设有抓臂3,抓臂3为两条,分别位于车架1两侧,抓臂3一端与车架1铰接,抓臂3另一端与抓斗6底部铰接,抓臂3中部设有第二气缸铰接座,第二气缸9的缸体与车架1铰接,第二气缸9的活塞杆与第二气缸铰接座铰接,每条抓臂3上设有两块铰接板10,铰接板10一端与抓臂3中部铰接,铰接板10另一端与拉杆12一端铰接,铰接后的两块铰接板之间形成第二气缸铰接槽,第二气缸铰接槽内活动铰接有第三气缸11,第三气缸11的活塞杆与抓斗6一端的抓臂3铰接,拉杆12另一端与抓斗6顶部铰接,所述的第二气缸铰接座与抓斗6之间的抓臂3上设有第三气缸铰接座,第三气缸11的缸体活动铰接在第二气缸铰接槽内,第三气缸11的活塞杆与第三气缸铰接座铰接。本实施例未描述的结构均可采用市面常规结构,本方案通过采用倾斜安装的支撑臂,其支撑效果更稳定,同时支撑板能自适应地面的平整度,采用双抓臂结构,使抓斗的稳定性更好;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运行稳定、使用效果好。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抓、挖功能的装载机

【技术保护点】
带抓、挖功能的装载机,它包括有车架(1)、挖臂(2)、抓臂(3)、支撑臂(4)、挖斗(5)、抓斗(6)、第一气缸(8)、第二气缸(9)、第三气缸(11)、拉杆(12),其特征在于:挖臂(2)一端与车架(1)铰接,挖臂(2)另一端与挖斗(5)铰接;挖臂(2)下方的车架(1)两侧设有支撑臂铰接座,支撑臂(4)一端与支撑臂铰接座铰接,支撑臂(4)另一端顶部设有第一气缸铰接槽,第一气缸铰接槽下方的支撑臂(4)上活动铰接有支撑板(7),支撑臂铰接座上方的车架(1)上设有第一气缸铰接座,第一气缸(8)的缸体与第一气缸铰接座铰接,第一气缸(8)的活塞杆通过铰轴铰接在第一气缸铰接槽内;车架(1)另一端设有抓臂(3),抓臂(3)为两条,分别位于车架(1)两侧,抓臂(3)一端与车架(1)铰接,抓臂(3)另一端与抓斗(6)底部铰接,抓臂(3)中部设有第二气缸铰接座,第二气缸(9)的缸体与车架(1)铰接,第二气缸(9)的活塞杆与第二气缸铰接座铰接,每条抓臂(3)上设有两块铰接板(10), 铰接板(10)一端与抓臂(3)中部铰接,铰接板(10)另一端与拉杆(12)一端铰接,铰接后的两块铰接板之间形成第二气缸铰接槽,第二气缸铰接槽内活动铰接有第三气缸(11),第三气缸(11)的活塞杆与抓斗(6)一端的抓臂(3)铰接,拉杆(12)另一端与抓斗(6)顶部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抓、挖功能的装载机,它包括有车架(1)、挖臂(2)、抓臂(3)、支撑臂(4)、挖斗(5)、抓斗(6)、第一气缸(8)、第二气缸(9)、第三气缸(11)、拉杆(12),其特征在于:挖臂(2)一端与车架(1)铰接,挖臂(2)另一端与挖斗(5)铰接;挖臂(2)下方的车架(1)两侧设有支撑臂铰接座,支撑臂(4)一端与支撑臂铰接座铰接,支撑臂(4)另一端顶部设有第一气缸铰接槽,第一气缸铰接槽下方的支撑臂(4)上活动铰接有支撑板(7),支撑臂铰接座上方的车架(1)上设有第一气缸铰接座,第一气缸(8)的缸体与第一气缸铰接座铰接,第一气缸(8)的活塞杆通过铰轴铰接在第一气缸铰接槽内;车架(1)另一端设有抓臂(3),抓臂(3)为两条,分别位于车架(1)两侧,抓臂(3)一端与车架(1)铰接,抓臂(3)另一端与抓斗(6)底部铰接,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盛宇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