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包括固定在天花板上的主机部件和位于主机部件下方的晾衣架,晾衣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与主机部件连接,主机部件的下方通过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有向上吹热气流的烘干模块;在烘衣模式下,烘干模块位于晾衣架的下方,烘干模块由下向上吹出的热气流对晾衣架上悬挂的衣物进行烘干;主机部件的下方通过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有向上吹热气流的烘干模块;在烘衣模式下,烘干模块位于晾衣架的下方,烘干模块由下向上吹出的热气流对晾衣架上悬挂的衣物进行烘干,由于热气流由下往上的流动方向与热气流的流动特性一致(都是向上流动),因此热气流的利用效率比较高,能加快衣物的烘干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晾衣机,尤其涉及一种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
技术介绍
在某些光照较少的地区,或者是梅雨时节,衣服晾干比较难,会使用到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能使衣服在短时间内烘干。授权公告号为CN2032122891U的一种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包括位于上部的晾衣机主体、位于下部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竖向伸缩件以及横向的晾衣杆,晾衣机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装置进行升降运动的控制器,晾衣机主机的内部设置有横流风机,在横流风机的吸风口处设置有加热器,晾衣机主体的朝下的面板上设置有出风口,横流风机通过控制器与电源连通,加热器通过控制器与电源连通。由于晾衣机的热气流出风口位于晾衣杆的上方,在衣物烘干处理时,晾衣机吹出的热气流由上往下运动,众所周知,热气流具有向上流动的特性,由于热气流的流动方向与其流动特性相反,这会导致晾衣机吹出的热气流对衣物烘干时的利用率较低,因此衣服的烘干速度比较慢,烘干的效果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烘衣效果好的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晾衣机的晾衣架位于热气流吹风口的上方,在衣物烘干处理时,热气流由下往上的流动方向与热气流的流动特性一致,因此热气流的利用效率比较高,同时能加快衣物的烘干速度。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包括固定在天花板上的主机部件和位于主机部件下方的晾衣架,晾衣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与主机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主机部件的下方通过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有向上吹热气流的烘干模块;在烘衣模式下,所述的烘干模块位于晾衣架的下方,烘干模块由下向上吹出的热气流对晾衣架上悬挂的衣物进行烘干。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于第一状态下,所述的晾衣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可下降至烘干模块的下方,以用于悬挂衣物;第二状态下,所述的晾衣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上升至烘干模块的上方。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第三状态下,烘干模块通过第二升降机构上升至靠近主机部件的下侧面。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在烘衣模式下,晾衣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上升至靠近主机部件的下侧面。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内置于主机部件内的第一驱动装置和与晾衣架连接的第一升降组件,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的第二升降机构包括内置于主机部件内的第二驱动装置和与烘干模块连接的第二升降组件,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第二升降组件。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烘干模块呈长杆状。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长杆状的烘干模块包括位于中间的出风管及出风管两端的风机和加热模块,风机位于加热模块的外侧,风机吸入空气经过加热模块加热后从出风管上吹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出风口位于出风管的上侧位置。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烘干模块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的转动机构驱动所述的烘干模块在一定幅度内转动,以使得烘干模块上的出风口的朝向在一定幅度内摆动。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第一升降组件或第二升降组件为钢丝绳或可伸缩的连杆组件,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或第二驱动装置为电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出风管上固定有消毒灯或红外加热灯,所述的消毒灯或红外加热灯位于出风口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主机部件的下方通过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有向上吹热气流的烘干模块;在烘衣模式下,烘干模块位于晾衣架的下方,烘干模块由下向上吹出的热气流对晾衣架上悬挂的衣物进行烘干,由于热气流由下往上的流动方向与热气流的流动特性一致(都是向上流动),因此热气流的利用效率比较高,能加快衣物的烘干速度。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是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展开状态时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悬挂衣物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悬挂衣物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悬挂衣物时的结构示意图三;图7为本技术悬挂衣物时的结构示意图四;图8为本技术收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9为本技术收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0为本技术收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三;图11为本技术烘干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2为本技术烘干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3为本技术烘干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三;图14为本技术烘干模块扫风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传统的烘干功能的晾衣机,其主机都是安装固定于建筑物的天花板位置,烘干模块同时安装在主机模块上,晾衣架位于主机的下方,因此烘干模块上吹出的热气流都是由上往下地流动,与热气流的流动特性不一致。本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热气流由下往上进行流动,与热气流的流动特性一致。如图1和图2所示,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1,包括固定在天花板上的主机部件2和位于主机部件2下方的晾衣架3,晾衣架3通过第一升降机构4与主机部件2连接,主机部件2的下方通过第二升降机构5连接有向上吹热气流的烘干模块6;在烘衣模式下,烘干模块6位于晾衣架3的下方,烘干模块6由下向上吹出的热气流对晾衣架3上悬挂的衣物进行烘干。主机部件2内安装有驱动部件、电气元件及布线,以及必要的机械连接机构,包括电机等驱动部件,还有些照明元件等。主机部件与传统的结构基本相同。如图1和图3所示,在第一状态下时,将晾衣架3通过第一升降机构4下降至烘干模块6的下方,即将晾衣架3降到较低位置,以用于方便人们将洗好的衣物悬挂到晾衣架3上;如图4所示,在第二状态下时,晾衣架3通过第一升降机构4上升至烘干模块6的上方,以符合烘衣模式,随后开启烘干模块6,用烘干模块6对晾衣架3上的衣物进行烘干。如图8至图10所示,在第三状态下,完成烘衣模式或者在不需要使用烘干模块6时,可以将烘干模块6通过第二升降机构5上升至靠近主机部件2的下侧面,此时,也可以将晾衣架3都收拢在主机部件2的下方,即整个晾衣机处于收纳状态下,从而节省晾衣机1在室内的占用空间,此时,悬挂衣物的晾衣机1的状态如图5至图7所示。如图1所示,第一升降机构4包括内置于主机部件2内的第一驱动装置和与晾衣架3连接的第一升降组件41,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一升降组件41,第二升降机构5包括内置于主机部件2内的第二驱动装置和与烘干模块6连接的第二升降组件51,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第二升降组件51。如图11至图13所示,本晾衣机1所采用的烘干模块6呈长杆状,收纳时占用很少的空间。如图11所示,长杆状的烘干模块6包括位于中间的出风管7及出风管7两端的风机8和加热模块9,风机8位于加热模块9的外侧,风机8吸入空气经过加热模块9加热后从出风管7上吹出。将风机8设置在加热模块9的外侧可以减少加热模块9产生的热量的损失。从加热模块9产生的热气流往上流动经过待烘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包括固定在天花板上的主机部件和位于主机部件下方的晾衣架,晾衣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与主机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主机部件的下方通过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有向上吹热气流的烘干模块;在烘衣模式下,所述的烘干模块位于晾衣架的下方,烘干模块由下向上吹出的热气流对晾衣架上悬挂的衣物进行烘干。
【技术特征摘要】
1.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包括固定在天花板上的主机部件和位于主机部件下方的晾衣架,晾衣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与主机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主机部件的下方通过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有向上吹热气流的烘干模块;在烘衣模式下,所述的烘干模块位于晾衣架的下方,烘干模块由下向上吹出的热气流对晾衣架上悬挂的衣物进行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其特征在于第一状态下,所述的晾衣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可下降至烘干模块的下方,以用于悬挂衣物;第二状态下,所述的晾衣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上升至烘干模块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其特征在于第三状态下,烘干模块通过第二升降机构上升至靠近主机部件的下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其特征在于在烘衣模式下,晾衣架通过第一升降机构上升至靠近主机部件的下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烘干功能的晾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内置于主机部件内的第一驱动装置和与晾衣架连接的第一升降组件,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的第二升降机构包括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飞挺,李雷刚,孔航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好易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