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布机构的拉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2428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托布机构的拉紧组件,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经编机对坯布拉紧效果差的问题。本托布机构的拉紧组件包括:送布轴,呈水平设置,送布轴上覆盖有坯布且坯布由送布轴向外输送;安装块,呈竖直设置,在安装块上穿设有与送布轴平行设置的支撑杆,且在支撑杆远离安装块一端套设有拉紧轮,坯布位于拉紧轮下方,拉紧轮呈锥台状设置且拉紧轮的横截面面积由面朝安装块一端至背离安装块一端逐渐减小,环绕拉紧轮的外周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圈刺针,拉紧轮能带动各刺针转动且在转动时各刺针均不断穿入或脱离坯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拉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布机构的拉紧组件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托布机构的拉紧组件,特别是一种用于经编机托布机构的拉紧组件。
技术介绍
经编机一般是由成圈机构、送经机构、梳栉横移机构、牵拉卷取机构等组成,通过各种传动机件,使机器上各部分机件互相协调地进行工作,从而生产经编织物的一种纺织机械设备。经轴上的一组平行排列预先卷绕在经轴上的纱线由送经机构提供给成圈机构,其中成圈机构由数千根并行排列的织针、沉降片及导针等构成,将经纱形成相互串套的线圈而成为经编织物;牵拉卷取机构则是是以一定的张力和速度将针织物从成圈机构中牵拉出来并卷绕。纱线编织成坯布之后,由牵拉卷取机构向外牵引卷绕,或在牵引过程中对坯布进行裁剪,经编机在对坯布的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坯布褶皱,致使卷绕不平整或裁剪出现偏差。市场上已经出现在经编机上设置托布结构来拉紧坯布,但现有的这种托布结构对坯布的拉紧效果不够理想,起不到拉紧整片坯布的作用,仍然会出现坯布褶皱的现象。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的经编机托布结构上的不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拉紧的托布机构的拉紧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拉紧的托布机构的拉紧组件。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托布机构的拉紧组件,包括:送布轴,呈水平设置,送布轴上覆盖有坯布且坯布由送布轴向外输送;安装块,呈竖直设置,在安装块上穿设有与送布轴平行设置的支撑杆,且在支撑杆远离安装块一端套设有拉紧轮,坯布位于拉紧轮下方,所述拉紧轮呈锥台状设置且拉紧轮的横截面面积由面朝安装块一端至背离安装块一端逐渐减小,环绕拉紧轮的外周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圈刺针,所述拉紧轮能带动各刺针转动且在转动时各刺针均不断穿入或脱离坯布。作为本案的进一步改进,支撑杆靠近安装块一端为安装部,远离安装块一端为连接部,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支撑杆的直径且上述拉紧轮套设在连接部上,在拉紧轮与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径向轴承。作为本案的又一步改进,在连接部上还套设有平面轴承且拉紧轮面朝安装块一端抵靠在平面轴承上。作为本案的进一步改进,安装块上竖直开设有供安装部上下移动的安装槽,安装部外周侧面开设有外螺纹且安装部穿出安装槽并连接有螺母。作为本案的又一步改进,支撑杆上还套设有并列设置的两垫片,所述垫片与螺母分列在安装块两侧且垫片与安装块紧密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拉紧轮与刺针将坯布拉紧,便于坯布输送;同时安装槽的设置有利于支撑杆带动拉紧轮上下移动,能够改变拉紧轮与坯布之间的位置;此外,平面轴承与径向轴承的设置使拉紧轮顺利转动,达到理想的拉紧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送布轴;12、坯布;21、安装块;211、安装槽;22、支撑杆;221、安装部;222、连接部;23、拉紧轮;231、刺针;31、平面轴承;32、径向轴承;41、锁紧螺母;42、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托布机构的拉紧组件包括:送布轴11,呈水平设置,送布轴11上覆盖有坯布12且坯布12由送布轴11向外输送;安装块21,呈竖直设置,在安装块21上穿设有与送布轴11平行设置的支撑杆22,且在支撑杆22远离安装块21一端套设有拉紧轮23,坯布12位于拉紧轮23下方,拉紧轮23呈锥台状设置且拉紧轮23的横截面面积由面朝安装块21一端至背离安装块21一端逐渐减小,环绕拉紧轮23的外周侧面均匀分布有多圈刺针231,拉紧轮23能带动各刺针231转动且在转动时各刺针231均不断穿入或脱离坯布12。经编机将纱线编织成坯布之后,向外输送卷绕或对对坯布进行裁剪,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坯布褶皱,致使卷绕不平整或裁剪出现偏差。市场上采用在经编机上设置托布结构来拉紧坯布,但现有的托布结构对坯布的拉紧效果不够理想,起不到拉紧整片坯布的作用,仍然会出现坯布褶皱的现象。为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托布机构的拉紧组件,安装在经编机的机架上,通过设计拉紧轮23、刺针231对坯布12进行拉紧,达到理想的拉紧效果。具体的,拉紧组件通过安装块21安装在机架上,并在安装块21上穿设与送布轴11平行设置的支撑杆22,坯布12经送布轴11向外输送后朝着支撑杆22运动,而拉紧轮23则套设在支撑杆22上,坯布12实际经过送布轴11后进入拉紧轮23下方,便于拉紧轮23上的刺针231作用在坯布12上。本实施例中优选拉紧轮23呈锥台状设置,刺针231实际是环绕拉紧轮23的外周曲面设置的,拉紧轮23能够绕着支撑杆22转动,当坯布12输送时能够带动拉紧轮23转动,各个刺针231随拉紧轮23转动,刺针231在接触到坯布12之后穿刺通过坯布12,进一步带动坯布12输送,当刺针231转过一定角度之后开始脱离坯布12,拉紧轮23上的刺针231不断地穿入或脱离坯布12,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拉紧轮23的坯布12上的刺针231数量始终一致。本实施例中优选刺针231为并列设置的两圈,刺针231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不作限定。其中刺针231的体积较小,在脱离坯布12之后,坯布12会恢复原始状态,不会对坯布12造成损伤。值得一提的是,拉紧组件实际是安装在机架两端,也即坯布12两侧,坯布12在拉紧轮23的作用下下压,形成斜向下倾斜的弧面。拉紧轮23的横截面面积由面朝安装块21一端至背离安装块21一端逐渐减小,使得外周曲面能够与坯布12所形成的弧面相适应,两圈刺针231恰好都能够穿刺坯布12,便于拉紧坯布12。优选地,支撑杆22靠近安装块21一端为安装部221,远离安装块21一端为连接部222,连接部222的直径小于支撑杆22的直径且上述拉紧轮23套设在连接部222上,在拉紧轮23与连接部222之间设置有径向轴承32。支撑杆22的两端分别为安装部221、连接部222,其中拉紧轮23套设在连接部222上,连接部222的直径小于支撑杆22的直径便于拉紧轮23安装,拉紧轮23通过径向轴承32与连接部222相连,能够减少转动摩擦。进一步地,在连接部222上还套设有平面轴承31且拉紧轮23面朝安装块21一端抵靠在平面轴承31上。连接部222的设置还方便了平面轴承31的安装,平面轴承31实际是抵靠在连接部222过渡到支撑杆22的台阶面上,而拉紧轮23则是抵靠在平面轴承31上。平面轴承31以及径向轴承32的配合设置,有助于拉紧轮23顺利转动,减小转动摩擦,使拉紧轮23的转动线速度与坯布12的输送速度一致,避面影响坯布12的正常输送。优选地,安装块21上竖直开设有供安装部221上下移动的安装槽211,安装部221外周侧面开设有外螺纹且安装部221穿出安装槽211并连接有螺母。此外,安装块21上还开设安装槽211,支撑杆22能够沿着安装槽211上下移动,进而改变拉紧轮23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便于调整坯布12由送布轴11朝向拉紧轮23输送时的高度落差,使坯布12达到合理、理想的输送状态。本实施例中优选安装部221通过自身的外螺纹与锁紧螺母41配合连接,进而将支撑杆22与安装块21固定连接,确保拉紧轮23保持稳定状态。进一步地,支撑杆22上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托布机构的拉紧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托布机构的拉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送布轴,呈水平设置,送布轴上覆盖有坯布且坯布由送布轴向外输送;安装块,呈竖直设置,在安装块上穿设有与送布轴平行设置的支撑杆,且在支撑杆远离安装块一端套设有拉紧轮,坯布位于拉紧轮下方,所述拉紧轮呈锥台状设置且拉紧轮的横截面面积由面朝安装块一端至背离安装块一端逐渐减小,环绕拉紧轮的外周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圈刺针,所述拉紧轮能带动各刺针转动且在转动时各刺针均不断穿入或脱离坯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布机构的拉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送布轴,呈水平设置,送布轴上覆盖有坯布且坯布由送布轴向外输送;安装块,呈竖直设置,在安装块上穿设有与送布轴平行设置的支撑杆,且在支撑杆远离安装块一端套设有拉紧轮,坯布位于拉紧轮下方,所述拉紧轮呈锥台状设置且拉紧轮的横截面面积由面朝安装块一端至背离安装块一端逐渐减小,环绕拉紧轮的外周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圈刺针,所述拉紧轮能带动各刺针转动且在转动时各刺针均不断穿入或脱离坯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布机构的拉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支撑杆靠近安装块一端为安装部,远离安装块一端为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新张浩陆芸婷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新益毛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