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220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6:53
本案涉及一种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吸尘器电机的容纳腔;外壳体,其与所述内壳体之间设有隔板;其中,所述内壳体侧壁、所述外壳体侧壁和所述隔板上均设有排风孔;所述外壳体内壁、内壳体表面和隔板表面均设有吸音层。本案提供的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具备双重消音腔,双重吸音,达到静音的效果;同时排气效果好,能将排放气体及电机运转产生的热量迅速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
技术介绍
吸尘器的运作原理是利用电机带动叶片进行高速运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外部尘屑的装置。现有的吸尘器一般包括具有一个进风孔和一个出风孔的壳体、一个装设于该壳体内的电机以及一个装设于该壳体内且位于该电机前方的尘袋和滤纸。当该电机运转时,可将空气连通灰尘从进风孔经过尘袋吸入壳体内,这样灰尘会受该尘袋阻拦而停留于壳体内,净化后的空气经电机推送即从排风孔排出。然而,由于一般的吸尘器并未设置特别的排风通道,来降低空气排出时的流动速度,空气经该电机推送后即直接从该排风孔排出,因此,空气在排出时往往会产生高速扰动的噪音,此外,由于该壳体在空气流经的空间内,并未设置可吸收噪音的结构,因此,空气在流经该壳体内的不规则结构面时,也会产生高速扰动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其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吸尘器电机的容纳腔;外壳体,其与所述内壳体之间设有隔板;其中,所述内壳体侧壁、所述外壳体侧壁和所述隔板上均设有排风孔;所述外壳体内壁、内壳体表面和隔板表面均设有吸音层。优选的是,所述的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其中,所述内壳体与所述隔板之间构成第一消音腔。优选的是,所述的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其中,所述隔板与所述外壳体之间构成第二消音腔。优选的是,所述的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其中,所述排风孔沿周向均匀分布。优选的是,所述的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其中,所述吸音层通过粘合性树脂粘结在所述外壳体内壁、内壳体表面和隔板表面上。优选的是,所述的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其中,所述吸音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材料:优选的是,所述的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其中,所述吸音层的厚度为0.3-0.7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具备双重消音腔,双重吸音,达到静音的效果;2、排气效果好,能将排放气体及电机运转产生的热量迅速排出;3、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持久耐用且环保无毒。附图说明图1为本案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的俯视图;附图说明:1-内壳体;2-隔板;3-外壳体;4-排风孔;5-吸音层;6-第一消音腔;7-第二消音腔;8-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内壳体1、隔板2及外壳体3,吸尘器电机被容纳在内壳体1中间的容纳腔内,内壳体1与隔板2构成第一消音腔6,隔板2与外壳体3构成第二消音腔7,其中,内壳体1的表面、隔板2的表面以及外壳体3的内壁都设有相同的吸音层5,吸音层5通过粘合性树脂粘结在内壳体1的表面、隔板2的表面及外壳体3的内壁上。内壳体1及隔板2可拆卸的安装于外壳体3内,将传统技术的吸尘器复杂繁琐的电机内罩组装变得简单,并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安装步骤少且结构简单,同时不需要进行多次安装,而且方便拆卸安装且不易损坏,也可防止装反的问题。参考图1和图2,内壳体1、隔板2及外壳体3的排风孔4设置成周向交错,排风孔4为四个且均匀等距分布,周向交错的排风孔限定出气体流动的通道,电机产生的气流经过内壳体1的排风孔进入第一消音腔6,且可在第一消音腔6内流动,并可从隔板2侧壁上的排风孔4排出,进入第二消音腔7,并同样可在第二消音腔7内流动,最后经外壳体3侧壁的排风孔排出外壳体3外部,其中气体流动时产生的噪音,在从腔内途径内壳体1两面侧壁的吸音层5、隔板2两面侧壁的吸音层5及外壳体3内侧壁的吸音层5的过程中,噪音的声波被逐步的削弱吸收,达到降噪的目的。内壳体1、隔板2及外壳体3的排风孔4设置成沿周向均匀分布,从而可增加气流通道的延伸长度,进而增加气流在气流通道内的流程,以进一步的加强对噪音的削弱及吸收。外壳体3的上部外侧边沿处设有四个卡扣8,呈周向间隔设置,卡扣8适用于与吸尘器的上盖卡扣连接,便于吸尘器的排风装置与电机上盖的装配。所述吸音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其制造工艺如下:(1)首先利用辊压机将50-60重量份的聚丙烯纤维供应至第一辊;(2)然后将35-40重量份的玻璃纤维供应至第二辊;(3)将8-10聚酯纤维、5-8重量份的木棉纤维和5-7重量份的聚乙烯醇混合均匀,将混合物供应至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4)由于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的后张力,两辊上面的纤维材料夹杂着聚酯纤维、聚丙烯及聚乙烯醇而结合,制成本案所需的无纺布吸音材料,控制厚度为0.3-0.7mm。传统工艺多以透气性聚合物的聚酯或玻璃棉等来生产吸音材料,但这些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及透气性一般,而且制造过程繁琐,吸音材料的吸音性能易受影响,若是为提高材料的吸引性能而使用较厚的吸音材料,则会占有有限的使用空间,增加吸尘器内部的设计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再制造吸音材料的过程中添加有5-7重量份的聚乙烯醇。当玻璃纤维的含量小于35重量份的情况下,会使无纺布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物理性质下降,然而当玻璃纤维的含量大于40重量份的情况下,又会由于透气性过大而是吸音材料的吸音性能下降,且正常情况下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结合力不强,但当加入聚乙烯醇后,其可以促使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结合的更牢固,不易分层脱离,本专利技术优选的玻璃纤维含量为35-40重量份,在此范围内,与聚丙烯纤维共同作用可提升吸音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性能,且制得的吸音材料厚度适中,吸音性能卓越。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吸音材料的透气性以及200Pa压力下的吸音率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1)首先利用辊压机将60重量份的聚丙烯纤维材料供应至第一辊;(2)然后将35重量份的玻璃纤维供应至第二辊;(3)将8聚酯纤维、8重量份的木棉纤维和6重量份的聚乙烯醇混合均匀,将混合物供应至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4)由于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的后张力,两辊上面的纤维材料夹杂着聚酯纤维、木棉纤维及聚乙烯醇而结合,制成本专利技术所需的无纺布吸音材料,厚度为0.5mm。实施例2(1)首先利用辊压机将60重量份的聚丙烯纤维材料供应至第一辊;(2)然后将35重量份的玻璃纤维供应至第二辊;(3)将8聚酯纤维、8重量份的木棉纤维和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混合均匀,将混合物供应至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4)由于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的后张力,两辊上面的纤维材料夹杂着聚酯纤维、木棉纤维及聚乙烯醇而结合,制成本专利技术所需的无纺布吸音材料,厚度为0.4mm。实施例3(1)首先利用辊压机将60重量份的聚丙烯纤维材料供应至第一辊;(2)然后将35重量份的玻璃纤维供应至第二辊;(3)将8聚酯纤维、8重量份的木棉纤维和7重量份的聚乙烯醇混合均匀,将混合物供应至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4)由于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的后张力,两辊上面的纤维材料夹杂着聚酯纤维、木棉纤维及聚乙烯醇而结合,制成本专利技术所需的无纺布吸音材料,厚度为0.3mm。实施例4(1)首先利用辊压机将60重量份的聚丙烯纤维材料供应至第一辊;(2)然后将35重量份的玻璃纤维供应至第二辊;(3)将8聚酯纤维、5重量份的木棉纤维和6重量份的聚乙烯醇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吸尘器电机的容纳腔;外壳体,其与所述内壳体之间设有隔板;其中,所述内壳体侧壁、所述外壳体侧壁和所述隔板上均设有排风孔;所述外壳体内壁、内壳体表面和隔板表面均设有吸音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吸尘器电机的容纳腔;外壳体,其与所述内壳体之间设有隔板;其中,所述内壳体侧壁、所述外壳体侧壁和所述隔板上均设有排风孔;所述外壳体内壁、内壳体表面和隔板表面均设有吸音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与所述隔板之间构成第一消音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吸尘器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亿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