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1877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包括成型模具行位、行位镶件、楔形块及弹针,所述成型模具行位具有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行位镶件设于成型模具行位的第一侧,所述楔形块设于成型模具行位的第二侧,楔形块与所述成型模具行位相配合,所述弹针设于成型模具行位中,弹针沿成型模具行位的运动方向设置,并与所述楔形块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结构简单,安装、调试、使用方便,且使用寿命长,其通过开模动力带动楔形块和成型模具行位运动,延迟弹针运动,达到定位成品制品及防止成型制品粘膜的效果,其能有效防止成型制品粘膜以及产品的拉伤,保证成型制品的顺利出模以及成型产品的美观。

Ejecting mechanism of injection mould for preventing product stick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jecting mechanism for an injection mold to prevent a product from sticking to a mold, including a forming die position, a row position insert, a wedge block and a bullet needle. The molding die has a row position of a first side and a two side, the row position insert is located on the first side of the molding die position, and the wedge block is located in the row position of the molding mold. On the two side, the wedge block is matched with the forming die in line, and the projectile is located in the row position of the molding mold, and the projectile is arranged along the moving direction of the molding die position, and is elastic connected with the wedge block. The injection mold top out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in structure, easy to install, debug and use, and has long service life. It can drive the wedge and molding die by opening the mould power, delay the movement of the projectile,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locating the finished product and preventing the mucous membrane of the molding products, and 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effect of the mucous membrane of the molding products. The molding products and the products are pulled to ensure smooth molding of molded products and beautiful appearance of molded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模具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塑胶制品较多是深腔塑胶制品,深腔塑胶制品在出模时,深腔塑胶制品易粘膜,容易拉伤,而为了防止拉伤产品,大多数情况下会采用加胶倒扣,或者加大模腔,或者加大产品的粗糙度,以解决产品拉伤的问题,但是,上述的处理方式使得成型产品的外观或者内在显得不美观,甚至影响了产品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该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能防止成型制品粘膜,保证成型产品的美观。其技术方案如下: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包括成型模具行位、行位镶件、楔形块及弹针,所述成型模具行位具有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行位镶件设于成型模具行位的第一侧,所述楔形块设于成型模具行位的第二侧,楔形块与所述成型模具行位相配合,所述弹针设于成型模具行位中,弹针沿成型模具行位的运动方向设置,并与所述楔形块弹性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弹针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复位弹性件设于弹针的第一端部处,所述弹针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楔形块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复位弹簧。进一步地,所述楔形块在对应于弹针的第二端部处设有槽位,所述弹针的第二端部连接于该槽位。进一步地,所述槽位呈直角槽位,所述弹针的第二端部靠近于直角槽位的拐角处。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模具行位与行位镶件通过螺钉连接锁定,所述螺钉穿过成型模具行位与行位镶件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下面对本技术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1、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行位镶件设于成型模具行位的第一侧,楔形块设于成型模具行位的第二侧,楔形块与成型模具行位相配合,弹针设于成型模具行位中,弹针沿成型模具行位的运动方向设置,并与楔形块弹性连接;该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结构简单,安装、调试、使用方便,且使用寿命长;该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通过开模动力带动楔形块和成型模具行位运动,延迟弹针运动,达到定位成品制品及防止成型制品粘膜的效果,其能有效防止成型制品粘膜以及产品的拉伤,保证成型制品的顺利出模以及成型产品的美观。2、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还包括复位弹性件,复位弹性件设于弹针的第一端部处,弹针的第二端部与楔形块连接;弹针在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在楔形块退出开始时,弹针不动,直到楔形块完全退出后,不与弹针有接触后,弹针开始向外运动,复位弹性件的设置能较好的起到延迟弹针运动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达到定位成品制品及防止成型制品粘膜的效果;作为优选的,复位弹性件采用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便于实施,且效果较佳。3、楔形块在对应于弹针的第二端部处设有槽位,弹针的第二端部连接于该槽位,楔形块上槽位的设置能更好地使弹针的第二端部与楔形块的连接,有助于该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弹针的延迟运动。4、槽位呈直角槽位,弹针的第二端部靠近于直角槽位的拐角处,直角槽位能有更好的效果,同时,直角槽位还能起到很好地限位的作用。5、成型模具行位与行位镶件通过螺钉连接锁定,螺钉穿过成型模具行位与行位镶件连接,便于成型模具行位与行位镶件的装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安装于模具设备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成型模具行位,12、行位镶件,13、楔形块,14、弹针,15、复位弹性件,16、螺钉,17、成型制品,18、成型模仁,19、定位环,20、灌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包括成型模具行位11、行位镶件12、楔形块13及弹针14,成型模具行位11具有第一侧及第二侧,行位镶件12设于成型模具行位11的第一侧,楔形块13设于成型模具行位11的第二侧,楔形块13与成型模具行位11相配合,弹针14设于成型模具行位11中,弹针14沿成型模具行位11的运动方向设置,并与楔形块13弹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图1是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安装于模具设备的示意图,模具设备上包括有成型模仁18、定位环19及灌嘴20,具体参见图1。其中,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还包括复位弹性件15,弹针14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复位弹性件15设于弹针14的第一端部处,弹针14的第二端部与楔形块13连接;作为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复位弹性件15为复位弹簧;楔形块13在对应于弹针14的第二端部处设有槽位,弹针14的第二端部连接于该槽位;在本实施例中,槽位呈直角槽位,弹针14的第二端部靠近于直角槽位的拐角处;成型模具行位11与行位镶件12通过螺钉16连接锁定,螺钉16穿过成型模具行位11与行位镶件12连接。本实施例的优点:1、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行位镶件12设于成型模具行位11的第一侧,楔形块13设于成型模具行位11的第二侧,楔形块13与成型模具行位11相配合,弹针14设于成型模具行位11中,弹针14沿成型模具行位11的运动方向设置,并与楔形块13弹性连接;该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结构简单,安装、调试、使用方便,且使用寿命长;该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通过开模动力带动楔形块13和成型模具行位11运动,延迟弹针14运动,达到定位成品制品及防止成型制品17粘膜的效果,其能有效防止成型制品17粘膜以及产品的拉伤,保证成型制品17的顺利出模以及成型产品的美观。2、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还包括复位弹性件15,复位弹性件15设于弹针14的第一端部处,弹针14的第二端部与楔形块13连接;弹针14在复位弹性件15的作用下,在楔形块13退出开始时,弹针14不动,直到楔形块13完全退出后,不与弹针14有接触后,弹针14开始向外运动,复位弹性件15的设置能较好的起到延迟弹针14运动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达到定位成品制品及防止成型制品17粘膜的效果;作为优选的,复位弹性件15采用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便于实施,且效果较佳。3、楔形块13在对应于弹针14的第二端部处设有槽位,弹针14的第二端部连接于该槽位,楔形块13上槽位的设置能更好地使弹针14的第二端部与楔形块13的连接,有助于该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弹针14的延迟运动;槽位呈直角槽位,弹针14的第二端部靠近于直角槽位的拐角处,直角槽位能有更好的效果,同时,直角槽位还能起到很好地限位的作用。4、成型模具行位11与行位镶件12通过螺钉16连接锁定,螺钉16穿过成型模具行位11与行位镶件12连接,便于成型模具行位11与行位镶件12的装配。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

【技术保护点】
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模具行位、行位镶件、楔形块及弹针,所述成型模具行位具有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行位镶件设于成型模具行位的第一侧,所述楔形块设于成型模具行位的第二侧,楔形块与所述成型模具行位相配合,所述弹针设于成型模具行位中,弹针沿成型模具行位的运动方向设置,并与所述楔形块弹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模具行位、行位镶件、楔形块及弹针,所述成型模具行位具有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行位镶件设于成型模具行位的第一侧,所述楔形块设于成型模具行位的第二侧,楔形块与所述成型模具行位相配合,所述弹针设于成型模具行位中,弹针沿成型模具行位的运动方向设置,并与所述楔形块弹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制品粘模的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弹针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复位弹性件设于弹针的第一端部处,所述弹针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楔形块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堂赖华胜史浩君付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盛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