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驱虫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13942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驱虫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复合海藻生物菌液75‑85份、辣根叶汁4‑10份、辣椒水4‑8份、糖蜜3‑7份、氨基酸1‑4份、微量元素0.1‑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的生物驱虫叶面肥,对椿象等食茎叶虫类有显著驱赶和预防效果;同时具有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改善产品品质、增加作物产量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生物源的植物汁液作为驱虫原料,复合富含海藻精华的海藻微生物菌剂、氨基酸和适量微量元素,遵循“地上害虫以驱赶为主”的研发理念,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生产工艺简单便捷,产品绿色环保,驱虫、增产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驱虫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菌剂
范畴,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驱虫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要日益增加,化学农药依然是保证粮食作物增产、稳定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农药是一类有毒化学品,农药在农业上的使用已经历史悠久,它能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可以杀虫消菌除草,在农产品收货后的储运及加工等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即使农药在人类的生存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但还是不能忽视农药的危害性,农药在生物体内有致癌致畸,影响神经等毒害作用,并破坏生态环境。农药对人体及其它生物产生了严重危害,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为了防治植物病虫害,全球每年有600多万吨化学农药被喷洒到自然环境中,实际发挥效能的仅1%,其余99%都散逸于土壤、空气及水体之中。近年来,由于农药种类越来越多,一些农民在使用时不注意方法以及途径,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随着化学农药大面积、全方位地使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已经日趋恶化。同时由于农药残留而发生的中毒现象也屡见不鲜。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看重生活品质,也自然会选择那些口感细腻、安全纯净的绿色蔬菜,这些都使得研究人员和生产企业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低毒、低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生物农药的开发与使用。生物叶面肥是通过作物叶片为作物提供营养物质的肥料的统称,将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基本功能。叶片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将合成产物进行一定的生物化学转化并转运至其他器官。高等陆生植物的叶片一般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叶的表皮分为上表皮的栅栏细胞和下表皮的海绵细胞。在叶片的上下表皮中还有保卫细胞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是碳同化、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空气和水蒸气的通路。研究表明叶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主要是通过叶片表面的气孔和角质层的亲水小孔。植物叶片表皮细胞外面有一层角质层,由一种带有羟基、羧基亲水基团可以让水溶液渗透进入叶内。另外叶片细胞的质外连丝可以通过主动吸收把营养物质转运至叶片内部。由于叶面肥料是直接喷施到叶上,不需要通过土壤,因此具有如下特点:(1)肥效高。叶面肥料直接喷施在叶面上,利用率较高,可以减少肥料总用量。(2)养分吸收快。不需要通过根系吸收,茎秆运输等漫长的运输过程,叶面施肥可以及时迅速的改善植物营养状况。(3)针对性强。可以根据作物叶片缺素特征,及时喷施补充缺少的元素而改善症状。(4)补充根部对养分吸收的不足。植物生长后期由于根功能衰退,吸收养分能力差,通过使用叶面肥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5)施用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效益显著。叶面肥的多种优点使得它在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品种也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多元叶面肥的生产,肥料类型的更新,叶面肥料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人们开始考虑在叶面肥中加入抗虫驱虫成分,将肥效与药效合二为一。CN104725145A公开了一种具有驱虫作用的有机叶面肥,其组成包括沼液、提取物A和植物粉末B,其中沼液的原材料包括鸡粪、羊粪、茶籽饼、松针、艾草小麦秸秆;提取物A的原材料包括夹竹桃叶、鱼木叶、大蓟叶、樟树叶、白花除虫菊、鱼腥草;植物粉末B的原材料包括樟树干皮、花椒、黄柏。该专利技术所选原料中鸡粪一般含有很高量的铜、汞、铬、镉、铅、砷等重金属,还有较多的激素、抗生素残留,会造成农产品重金属超标,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在发酵时间上,上述专利技术发酵时间需要至少六个月,周期较长;另外,虽然上述专利技术中的驱虫成分都选择的是植物源的,但是夹竹桃叶、白花除虫菊等均属有毒植物,除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外,还会杀灭昆虫(包括有益昆虫和有害昆虫),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CN104130068A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多功能生物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均匀混合制得:绿色木霉发酵液30-45、葡枝根霉发酵液30-45、硼酸钠1-3、水溶性甲壳素0.5-1.5、黄腐酸钾1-2、复合氨基酸粉5-10。该专利技术所选原料中匍枝根霉是一种致病菌,能够引起粮食、水果等多种贮粮霉变,且该专利技术不含有驱虫的成分。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配方合理、制备周期短、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生物有效性高的生物驱虫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为载体,添加植物源的辣根叶汁和辣椒水为驱虫剂,制成一种拥有肥效和药效的二合一生物叶面肥,符合水肥一体化和生物农药的发展趋势。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驱虫叶面肥,其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复合海藻生物菌液75-85份、辣根叶汁4-10份、辣椒水4-8份、糖蜜3-7份、氨基酸1-4份、微量元素0.1-1份。优选地,生物驱虫叶面肥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复合海藻生物菌液82份、辣根叶汁6份、辣椒水5份、糖蜜5份、氨基酸1.9份、微量元素0.1份。所述复合海藻生物菌液是由好氧发酵菌液和厌氧发酵菌液混合而成。所述好氧发酵菌液、厌氧发酵菌液按(35-45):(55-65)的比例混合。所述好氧发酵菌液是由细黄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和膜醭毕赤酵母菌分别进行扩繁后,在培养基中进行通气培养而成;所述厌氧发酵菌液是由干酪乳杆菌扩繁后在培养基中进行厌氧培养而成;所述培养基成分包括海藻浆、糖蜜、尿素、粗食盐和水。所述好氧发酵菌液中细黄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和膜醭毕赤酵母菌重量比为(1.5-2.5):(4.5-5.5):(1.5-2.5):(0.5-1.5)。所述辣根叶汁是以鲜辣根叶为原料经过榨汁得到的液体。所述辣椒水是以朝天椒为原料经过水煮得到的液体,朝天椒和水的比重为(3.5-7.5):(92.5-96.5),水煮时间为0.4-2h,优选0.5h。所述糖蜜为甘蔗糖蜜;所述氨基酸为氨基酸原粉,含量≥45%;所述微量元素为螯合态铜、螯合态锌、螯合态硼,其比例为4:15:1。所述生物驱虫叶面肥中有效活菌数要大于或等于2×108CFU/mL。一种生物驱虫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鲜辣根叶,通过挤压的方式,榨取辣根叶汁,备用;S2、取朝天椒,加水煮沸0.4-2h后,过滤,制得辣椒水,备用;;S3、将细黄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膜醭毕赤酵母菌分别进行扩繁后,按配方量比例在含有海藻浆的培养基中进行好氧发酵,得到好氧发酵菌液;S4、将干酪乳杆菌进行扩繁后,在含有海藻浆的培养基中进行厌氧发酵,得到厌氧发酵菌液;S5、将好氧发酵菌液和厌氧发酵菌液按比例混合,制成复合海藻生物菌液,备用;S6、将配方量的复合海藻生物菌液75-85份、辣根叶汁4-10份、辣椒水4-8份、糖蜜3-7份、氨基酸1-4份、微量元素0.1-1份混合并搅拌均匀,在25-37℃温度下发酵2-4天,即得所需的生物驱虫叶面肥。所述步骤S3、S4中发酵温度为25-37℃,发酵时间为2-4天。所述步骤S3、S4中培养基中的海藻浆是由海带或浒苔等藻类经清水浸泡冲洗、粉碎、研磨后,输送至制浆机制浆得到。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含菌种为多种有效微生物的有机结合,各微生物菌群通过适配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发酵得到活力较好的菌液,这些微生物依靠相互间协同作用、增殖关系形成一个复杂、结构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生物驱虫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驱虫叶面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复合海藻生物菌液75‑85份、辣根叶汁4‑10份、辣椒水4‑8份、糖蜜3‑7份、氨基酸1‑4份、微量元素0.1‑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驱虫叶面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复合海藻生物菌液75-85份、辣根叶汁4-10份、辣椒水4-8份、糖蜜3-7份、氨基酸1-4份、微量元素0.1-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驱虫叶面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组分:复合海藻生物菌液82份、辣根叶汁6份、辣椒水5份、糖蜜5份、氨基酸1.9份、微量元素0.1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生物驱虫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海藻生物菌液是由好氧发酵菌液和厌氧发酵菌液混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生物驱虫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发酵菌液、厌氧发酵菌液按(35-45):(55-65)的比例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生物驱虫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发酵菌液是由细黄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和膜醭毕赤酵母菌分别进行扩繁后,在培养基中进行通气培养而成;所述厌氧发酵菌液是由干酪乳杆菌扩繁后在培养基中进行厌氧培养而成;所述培养基成分包括海藻浆、糖蜜、尿素、粗食盐和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生物驱虫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发酵菌液中细黄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和膜醭毕赤酵母菌重量比为(1.5-2.5):(4.5-5.5):(1.5-2.5):(0.5-1.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生物驱虫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辣根叶汁是以鲜辣根叶为原料经过榨汁得到的液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生物驱虫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驱虫叶面肥中有效活菌数要大于或等于2×108CFU/mL。9.根据权利要求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战意和李作梅刘丽君桑俊玲成莹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益康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