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超专利>正文

一种凝聚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1173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凝聚分离装置,涉及油水分离技术领域。所述凝聚分离装置包括框架和固定于所述框架内的多个凝聚网;所述凝聚网包括多个单元滤网,所述单元滤网是由聚氯乙烯丝横向单向编织形成的底面朝上且敞口的中空倒四棱锥,多个单元滤网敞口朝上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凝聚网;相邻两条聚氯乙烯丝的间距为0.3mm‑0.5mm,所述聚氯乙烯丝为长方体;所述凝聚网敞口朝上水平放置时,所述倒四棱锥的侧面与水平方向形成10°‑30°夹角;含油污水从所述凝聚网的敞口端进入,油滴被拦截于所述聚氯乙烯丝间的缝隙处,水从所述缝隙处通过,实现油水分离。所述凝聚分离装置可实现对粒径为20微米‑40微米油滴的分离且分离效果好。

A coacervation and separ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densing separation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il-water separation. The condensing separation device includes a frame and a plurality of condensation nets fixed in the frame, and the condensed net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cell filters, the element filter net is a hollow inverted four pyramid formed by a laterally and unidirectional formation of a polyvinyl chloride wire, and a plurality of unit filter open ports are connected up to form the condensation. The spacing of two adjacent polyvinyl chloride wires is 0.3mm 0.5mm, and the polyvinyl chloride wire is a rectangular body; the side and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of the inverted four pyramid form the angle of 10 degrees, and the oil sewage is intercepted by the PVC from the open end of the condensed net. At the gap between the wires, water is passed through the gaps to achieve oil-water separation. The agglomerate separation device can achieve the separation of oil droplets with a particle size of 20 microns and 40 microns, and the separation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聚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水分离
,尤其涉及一种凝聚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的不断开采,石油的纯度会下降,故提高石油的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涉及到石油的高效分离问题。影响液液分离的主要因素是被分离的液滴的直径,液体的粒径越大则越容易分离,越小则越难分离。分离过程是轻相向混合液体上方聚集且重相向混合液下方聚集的过程。为分离原油中的水和油,常用的化学分离方法为添加化学试剂,如破乳剂或絮凝剂,由于添加了化学试剂,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分离效果不理想;常用的物理分离方法是根设计一种凝聚油装置,该装置中一般采用密集型金属滤网分离油和水,油被拦截在滤网入口侧,水则通过滤网实现油水分离。上述密集型金属滤网以腐蚀生锈,维修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分离效果较差,不能将更微小的油滴从油水混合液中分离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凝聚分离装置,主要目的是解决油、水分离效率差,尤其无法较好的将粒径为20微米-40微米的油滴从含油污水中分离出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凝聚分离装置,包括框架和固定于所述框架内的多个凝聚网;所述凝聚网包括多个单元滤网,所述单元滤网是由聚氯乙烯丝横向单向编织形成的底面朝上且敞口的中空倒四棱锥,多个单元滤网敞口朝上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凝聚网;其中,相邻两条聚氯乙烯丝的间距为0.3mm-0.5mm,所述聚氯乙烯丝为长方体;所述凝聚网敞口朝上水平放置时,所述倒四棱锥的侧面与水平方向形成10°-30°夹角;含油污水从所述凝聚网的敞口端进入,油滴被拦截于所述聚氯乙烯丝间的缝隙处,水从所述缝隙处通过,实现油水分离。作为优选,所述框架至少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以及固定侧板的连接件,所述凝聚网通过固定件竖直设置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固定件为螺钉。作为优选,所述单元滤网呈矩阵排列连接形成所述凝聚网。作为优选,所述凝聚网的数量为5-20;所述凝聚网的形状为长方形。作为优选,所述聚氯乙烯丝的表面经过氧化处理。作为优选,所述单元滤网的的长度为3cm-10cm,所述单元滤网的的宽度为3cm-10cm。作为优选,相邻两条聚氯乙烯丝的间距为0.3mm-0.4mm,所述聚氯乙烯丝的高度为0.3mm-0.4mm。作为优选,所述倒四棱锥的侧面与水平方向形成20°-30°夹角。作为优选,所述倒四棱锥的高度为3cm-5cm。作为优选,所述倒四棱锥的侧面与水平方向形成25°-30°夹角,所述倒四棱锥的高度为3cm-4cm。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凝聚分离装置中滤网的材料选用聚氯乙烯,该材料更易于油滴附着、汇聚、增大,最后挣脱滤网上浮形成目标油层。本技术的凝聚分离装置中滤网形如倒四棱锥,该倒四棱锥具有一定深度,与水平面具有一定夹角,横向单向编织,采用以上设计可容纳更多的含油污水进入,更易于吸附油滴,可将更多的油滴拦截在滤网入口侧(从敞口进入)以形成油水分离。本技术的凝聚分离装置可将粒径在20微米-40微米左右的油滴从含油污水中分离出且分离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凝聚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凝聚网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滤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氯乙烯丝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滤网的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滤网的拦截油滴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含油污水分离器的剖面示意图。(图中箭头仅代表水流方向)附图标记:1.框架,2.凝聚网,3.固定件,4.单元滤网,401.倒四棱锥的侧面,402.夹角,5.聚氯乙烯丝,501.空隙,502.油滴,6.预处理装置,7.凝聚分离装置,8.污水输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以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述说明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凝聚分离装置,包括框架1和固定于上述框架内的多个凝聚网2;上述凝聚网2包括多个单元滤网4,上述单元滤网4是由聚氯乙烯丝5横向单向编织(即同一个面上的聚氯乙烯丝之间只能横向平行编织,不能相交编织,倒四棱锥的所有侧面均是横向单向编织)形成的底面朝上且敞口的中空倒四棱锥,多个单元滤网4敞口朝上相互连接形成上述凝聚网2;其中,相邻两条聚氯乙烯丝5的间距为0.3mm-0.5mm,上述聚氯乙烯丝5为长方体(聚氯乙烯丝宏观看为片状的长方形,微观看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方体);上述凝聚网2敞口朝上水平放置时,上述倒四棱锥的侧面401与水平方向形成10°-30°夹角402(如图5所示,采用该角度更有利于吸附油滴);含油污水从上述凝聚网2的敞口端进入,油滴被拦截于上述聚氯乙烯丝5间的缝隙处(油滴先附着,再汇聚,粒径变大后浮力增大,油滴502挣脱聚氯乙烯丝5的束缚力而脱离聚氯乙烯丝5上浮),水从上述缝隙处通过,实现油水分离。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框架至少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以及固定侧板的连接件,所述凝聚网通过固定件竖直设置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固定件为螺钉,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凝聚网固定与侧板上,例如夹紧部件等等。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单元滤网呈矩阵排列连接形成所述凝聚网,采用矩阵排列可充分利用凝聚网,提高分离效率。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凝聚网的数量为5-20,凝聚网的数量和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来定,数量可根据处理量来定;所述凝聚网的形状为长方形。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聚氯乙烯丝的表面经过氧化处理,经过氧化处理的聚氯乙烯更易于吸附油滴。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单元滤网的的长度为3cm-10cm,所述单元滤网的的宽度为3cm-10cm。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相邻两条聚氯乙烯丝的间距为0.3mm-0.4mm,该间距是根据含油污水粘度和密度而定,即根据实际油滴大小而定,进一步优选0.4mm;所述聚氯乙烯丝的高度为0.3mm-0.4mm。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倒四棱锥的侧面与水平方向形成20°-30°夹角,进一步优选25°-30°夹角,更优选30°夹角;如图5所示,采用上述角度,更容易吸附更多的迎面进入的油滴。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倒四棱锥的高度为3cm-5cm,进一步优选3-4cm,最优选4cm,上述高度是根据含油污水粘度、密度及处理量而定。在本技术中单元滤网的编织工艺、凝聚网的编织工艺、聚氯乙烯的氧化处理均属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凝聚分离装置中滤网形如倒四棱锥,该倒四棱锥具有一定深度,与水平面具有一定夹角,横向单向编织,采用以上设计可容纳更多的含油污水进入,更易于吸附油滴,可将更多的油滴拦截在滤网入口侧(从敞口进入)以形成油水分离。本技术的凝聚分离装置可将粒径在20微米-40微米左右的油滴从含油污水中分离出且分离效果较好。实施例2如图7所示,一种含油污水分离器,上述分离器一端至少设有用于含油污水进入的进口,上述分离器另一端的壳体上至少设有用于污水排出的出口;从上述进口至上述出口,上述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凝聚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凝聚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固定于所述框架内的多个凝聚网;所述凝聚网包括多个单元滤网,所述单元滤网是由聚氯乙烯丝横向单向编织形成的底面朝上且敞口的中空倒四棱锥,多个单元滤网敞口朝上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凝聚网;其中,相邻两条聚氯乙烯丝的间距为0.3mm‑0.5mm,所述聚氯乙烯丝的高度为0.3mm‑0.4mm,所述聚氯乙烯丝为长方体;所述凝聚网敞口朝上水平放置时,所述倒四棱锥的侧面与水平方向形成10°‑30°夹角;所述倒四棱锥的高度为4cm‑5cm;含油污水从所述凝聚网的敞口端进入,油滴被拦截于所述聚氯乙烯丝间的缝隙处,水从所述缝隙处通过,实现油水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聚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固定于所述框架内的多个凝聚网;所述凝聚网包括多个单元滤网,所述单元滤网是由聚氯乙烯丝横向单向编织形成的底面朝上且敞口的中空倒四棱锥,多个单元滤网敞口朝上相互连接形成所述凝聚网;其中,相邻两条聚氯乙烯丝的间距为0.3mm-0.5mm,所述聚氯乙烯丝的高度为0.3mm-0.4mm,所述聚氯乙烯丝为长方体;所述凝聚网敞口朝上水平放置时,所述倒四棱锥的侧面与水平方向形成10°-30°夹角;所述倒四棱锥的高度为4cm-5cm;含油污水从所述凝聚网的敞口端进入,油滴被拦截于所述聚氯乙烯丝间的缝隙处,水从所述缝隙处通过,实现油水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聚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李建荣王涛毕野
申请(专利权)人:刘超陈大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