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0901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鞋底,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前端设置有下底层,所述下底层内嵌有上端与所述下底层上端齐平的干燥层,所述干燥层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下底层固定连接的上盖层,所述下底层上设置有穿过所述上盖层的启闭件,所述启闭件受压后连通所述干燥层与所述上盖层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脚踩在鞋底本体上时,脚的前掌部位对启闭件形成向下的挤压力,进而将使得干燥层与上盖层的上端连接,进而在脚部冒汗时,干燥层对上盖层上端的汗液进行吸收,进而降低上盖层上端的空气湿度,抑制细菌滋生,从而起到保护脚部安全的作用。

An antibiosis so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biosis shoe sole, which includes a sole body. The front end of the so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bottom layer. The lower bottom is embedded with a dry layer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bottom and the upper bottom of the lower bottom,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drying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upper cover layer fixed to the lower bottom. The bottom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and closing part passing through the upper cover layer, and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ying layer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cover layer after being pressed. When the foot is stepped on the sole body, the front palm of the foot forms a downward extrusion pressure on the open and closed parts, and then connects the drying layer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cover, and then the drying layer absorbs the sweat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cover when the foot is sweating, and then reduces the air humidity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cover and restraining the fine. The bacteria are bred to protect the fe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鞋底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鞋底。
技术介绍
鞋底一般是由外底、中底与鞋跟等组成。且其材料共通的特性为具备耐磨、耐水、耐热等化学性质,且应当具备良好的弹性、不易发生形变、保温等特性以增加鞋底的穿着舒适度。公告号为CN2054927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鞋底,包括鞋底底层,所述鞋底底层上设置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上侧设置有树脂缓冲层,所述树脂缓冲层上设置有磁性材料层,在所述磁性材料层的上表面从下至上依次贴合有负离子纤维层、透气层和布料面层。但是该抗菌鞋底在穿着时,无法去除脚部产生的汗水,进而将导致鞋子内部因湿度升高而细菌滋生,影响到脚部的健康,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鞋底,该鞋底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前端设置有下底层,所述下底层内嵌有上端与所述下底层上端齐平的干燥层,所述干燥层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下底层固定连接的上盖层,所述下底层上设置有穿过所述上盖层的启闭件,所述启闭件受压后连通所述干燥层与所述上盖层的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脚踩在鞋底本体上时,脚的前掌部位对启闭件形成向下的挤压力,进而将使得干燥层与上盖层的上端连接,进而在脚部冒汗时,干燥层对上盖层上端的汗液进行吸收,进而降低上盖层上端的空气湿度,抑制细菌滋生,从而起到保护脚部安全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底层位于所述干燥层的外周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上盖层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盖层通过凸条卡入凹槽内进而固定在下底层上,进而对干燥层进行包裹,当将上盖层取下后,可将干燥层从下底层内取出后更换,从而起到提升该鞋底本体的实用性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卡接凹槽,所述凸条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凹槽相匹配的卡接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凸起卡入卡接凹槽后,起到提升上盖层与下底层的连接稳固性的作用,从而避免在穿着时上盖层与下底层分离而影响鞋子的穿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闭件包括柱体以及插接在所述柱体内的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下底层固定连接的弹性支撑体,所述柱体上设置有干燥孔,所述升降块的上端成圆弧状且从上盖层上凸出,当所述升降块的顶端与所述上盖层的上侧齐平时,所述干燥孔与所述上盖层上端完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脚对升降块施压时,弹性支撑体发生形变进而使得升降块在柱体内下降,从而令干燥孔起到连接干燥层与上盖层上端的作用,从而在穿着利用该鞋底本体制作的鞋体时,干燥层才起到干燥吸附的作用,提升干燥层的使用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体的底部设置有滑移槽,所述升降块设置有在所述滑移槽内垂直升降的滑移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升降块做垂直升降时,滑移盘在滑移槽内移动,进而在限制升降块移动方向的同时起到避免升降块从柱体内脱离而出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支撑体呈圆柱形且直径小于所述柱体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支撑体受力发生形变后向外周侧的滑移槽形变,进而起到避免弹性支撑体经受压形变而损坏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层的上侧面前端设置有揭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揭头即可将上盖层从下底层上拆卸下来,从而起到减小拆卸上盖层并更换干燥层难度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揭头的厚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揭头影响到该鞋底本体的穿着舒适感,提升该鞋底本体的实用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鞋底本体内设置可替换的干燥层以及与鞋底本体固定连接的柱体,进而令干燥层在穿着时才对脚步产生的汗气进行吸附,起到有效抑制细菌生长、保护脚部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鞋底本体;2、后跟部;3、前掌部;31、上盖层;311、揭头;312、上穿孔;313、凸条;3131、卡接凸起;32、干燥层;321、中穿孔;33、下底层;331、凹槽;3311、卡接凹槽;332、内腔;333、柱体;3331、干燥孔;3332、升降块;3333、滑移盘;3334、滑移槽;3335、弹性支撑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抗菌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在鞋底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后跟部2,在后跟部2的前端设置有前掌部3。如图2所示,前掌部3包括有上盖层31、干燥层32以及与后跟部2固定连接的下底层33。在下底层33内设置有与干燥层32相匹配的内腔332。在内腔332的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柱体333,通过在上盖层31与干燥层32上分别设置有与柱体333相匹配的上穿孔312和中穿孔321从而使得柱体333的顶端与上盖层31的上侧面齐平。需要提及的是,在下底层33位于内腔332的外周一侧设置有凹槽331,且在上盖层31的底侧面上设置有与凹槽331相匹配的凸条313,进而在将上盖层31固定在下底层33上时,凸条313卡入凹槽331内部进而起到避免上盖层31与下底层33分离的作用。除此之外,在上盖层31的上侧面前端设置有用于分离上盖层31与下底层33的揭头311,揭头311的厚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而起到避免揭头311影响到鞋底本体1的穿着舒适感的作用。如图3、图4所示,柱体333上设置有干燥孔3331以及位于柱体333的中间部位并在柱体333内做垂直升降运动的升降块3332。需要提及的是,升降块3332的顶端呈圆弧状且从上盖层31的上侧面上凸出。且在升降块33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下底层33固定连接的弹性支撑块3335。进而在对升降块3332施压后,位于升降块3332底部的弹性支撑块3335将发生形变,进而使得升降块3332向下运动,进而使得原本一端与升降块3332外侧壁抵接的干燥孔3331与上盖层31的上端连通,从而令干燥层32起到对上盖层31上端产生的汗气进行清除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柱体333的内侧底部设置有滑移槽3334,滑移槽3334、柱体333和弹性支撑块3335的直径依次减小,且在升降块3332的底部设置有在滑移槽3334内做上下移动的滑移盘3333,进而起到避免升降块3332从柱体333内脱离而出的作用。如图4所示,在凹槽331内设置有卡接凹槽3311,在凸条313上设置有与卡接凹槽3311相匹配的卡接凸起3131,从而进一步提升上盖体31与下底层3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在使用时,脚部对升降块3332施压,进而使得升降块3332下降并使得干燥层32与上盖层31的上端连通,从而令干燥层32起到对上盖层31上端的空气进行除湿的作用,有效抑制细菌生长,保持脚部的健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但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修改和润饰,这些修改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抗菌鞋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下底层(33),所述下底层(33)内嵌有上端与所述下底层(33)上端齐平的干燥层(32),所述干燥层(32)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下底层(33)固定连接的上盖层(31),所述下底层(33)上设置有穿过所述上盖层(31)的启闭件,所述启闭件受压后连通所述干燥层(32)与所述上盖层(31)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下底层(33),所述下底层(33)内嵌有上端与所述下底层(33)上端齐平的干燥层(32),所述干燥层(32)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下底层(33)固定连接的上盖层(31),所述下底层(33)上设置有穿过所述上盖层(31)的启闭件,所述启闭件受压后连通所述干燥层(32)与所述上盖层(31)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层(33)位于所述干燥层(32)的外周一侧设置有凹槽(331),所述上盖层(3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331)相匹配的凸条(3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31)的底部设置有卡接凹槽(3311),所述凸条(313)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凹槽(3311)相匹配的卡接凸起(313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件包括柱体(333)以及插接在所述柱体(3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华储招营金笔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小林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