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伟强专利>正文

一种指针式行程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057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指针式行程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连接有齿轮减速机构,壳体上设有凸柱,凸柱上设有通孔,输出轴位于通孔中,输出轴上设有摆动杆,凸柱上设有与凸柱转动连接的两个调节杆,两个调节杆均连接有锁紧机构,两个调节杆上均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停止开关,停止开关的位置与摆动杆对应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输入轴与转轴连接,转轴转动时带动输入轴转动,输入轴通过齿轮减速机构带动输出轴转动,从而使得摆动杆摆动,当摆动杆触发停止开关时,与停止开关连接的控制器控制相关机构停机,从而控制转轴停止旋转,可控制转轴的正反旋转圈数,控制精度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指针式行程控制器
本技术属于转轴行程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指针式行程控制器。
技术介绍
在机械领域,转轴是常见部件,有的转轴作为驱动部件,有的转轴作为传动部件,不管作为驱动部件还是传动部件,转轴均是以转动的方式进行工作。在一些应用场合中,如幕帘的收放、电动蚊帐的收放等,需要控制转轴的正反卷圈数,这就需要对转轴的行程进行控制。目前,现有一般是通过在驱动器上安装PLC进行控制,这就存在以下缺陷:PLC安装于驱动器上,驱动器与转轴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这就可能存在传动误差,控制精度低;还有PLC属于电路控制,电路控制的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指针式行程控制器,控制精度高,可靠性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指针式行程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连接有齿轮减速机构,壳体上设有凸柱,凸柱上设有通孔,输出轴位于通孔中,输出轴上设有摆动杆,凸柱上设有与凸柱转动连接的两个调节杆,两个调节杆均连接有锁紧机构,两个调节杆上均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停止开关,停止开关的位置与摆动杆对应布置。所述壳体上设有面板,面板上设有弧形孔,锁紧机构位于弧形孔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穿于弧形孔和调节杆的螺栓,螺栓上拧有蝴蝶螺母。所述弧形孔的边沿设有刻度尺。所述齿轮减速机构包括输入齿轮、齿轮组和输出齿轮,齿轮组由同心布置的大齿轮部和小齿轮部组成,输入齿轮固定于输入轴,输出齿轮固定于输出轴,输入齿轮与大齿轮部啮合,输出齿轮与小齿轮部啮合。所述摆动杆上设有顶压头,顶压头与停止开关对应布置。本技术中输入轴与转轴连接,转轴转动时带动输入轴转动,输入轴通过齿轮减速机构带动输出轴转动,从而使得摆动杆摆动,当摆动杆触发停止开关时,与停止开关连接的控制器控制相关机构停机,从而控制转轴停止旋转,可控制转轴的正反旋转圈数,控制精度高,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齿轮减速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凸柱,2-输入轴,3-输出轴,4-齿轮减速机构,41-输入齿轮,42-输出齿轮,43-齿轮组,431-大齿轮部,432-小齿轮部,5-摆动杆,51-顶压头,6-调节杆,61-停止开关,7-锁紧机构,71-螺栓,72-蝴蝶螺母,8-面板,81-弧形孔,82-刻度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指针式行程控制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输入轴2和输出轴3,输入轴2与输出轴3之间连接有齿轮减速机构4,输入轴2用于与转轴连接,转轴转动时带动输入轴2转动,输入轴2通过齿轮减速机构4带动输出轴3转动。壳体1上设有凸柱11,凸柱11上设有通孔,输出轴3位于通孔中。输出轴3上设有摆动杆5,输出轴3转动时带动摆动杆5摆动。凸柱11上设有与凸柱11转动连接的两个调节杆6,两个调节杆6均连接有锁紧机构7,锁紧机构7可将调节杆6的位置锁定。两个调节杆6上均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停止开关61,停止开关61的位置与摆动杆5对应布置。摆动杆5转动至预定位置时顶压停止开关61,此时触发停止开关61,使得控制器控制相关机构停机。摆动杆5上设有顶压头51,顶压头51与停止开关61对应布置,便于顶压停止开关61。壳体1上设有面板8,面板8上设有弧形孔81,锁紧机构7位于弧形孔81中。锁紧机构7包括穿于弧形孔81和调节杆6的螺栓71,螺栓71上拧有蝴蝶螺母72。蝴蝶螺母72拧紧时可将调节杆6与面板8相固定。弧形孔81的边沿设有刻度尺82,便于读取调节杆6的指示位置。齿轮减速机构4包括输入齿轮41、齿轮组43和输出齿轮42,齿轮组43由同心布置的大齿轮部431和小齿轮部432组成,输入齿轮41固定于输入轴2,输出齿轮42固定于输出轴3,输入齿轮41与大齿轮部431啮合,输出齿轮42与小齿轮部432啮合。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转轴转动时可带动输入轴2旋转,输入轴2通过齿轮传动机构4带动输出轴3旋转,从而带动摆动杆5摆动,当摆动杆5触发停止开关61时,与停止开关61连接的控制器控制相关机构停机,从而控制转轴停止旋转,设置有两个调节杆6,故可控制转轴的双向旋转圈数。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实现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指针式行程控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指针式行程控制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输入轴(2)和输出轴(3),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连接有齿轮减速机构(4),壳体上设有凸柱(11),凸柱上设有通孔,输出轴位于通孔中,输出轴上设有摆动杆(5),凸柱上设有与凸柱转动连接的两个调节杆(6),两个调节杆均连接有锁紧机构(7),两个调节杆上均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停止开关(61),停止开关的位置与摆动杆对应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针式行程控制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输入轴(2)和输出轴(3),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连接有齿轮减速机构(4),壳体上设有凸柱(11),凸柱上设有通孔,输出轴位于通孔中,输出轴上设有摆动杆(5),凸柱上设有与凸柱转动连接的两个调节杆(6),两个调节杆均连接有锁紧机构(7),两个调节杆上均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停止开关(61),停止开关的位置与摆动杆对应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针式行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面板(8),面板上设有弧形孔(81),锁紧机构位于弧形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针式行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7)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徐伟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