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解油气冷凝用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0355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解油气冷凝用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之间并联有多个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第一冷却塔和第二冷却塔,第一冷却塔的第一进水口与第二冷却塔的第二出水口连通,第一冷却塔的第一底部通气口与第二冷却塔的第二底部通气口连通;每个冷却单元中,第一冷却塔的第一出水口与排水管连通,第二冷却塔的第二进水口与进水管连通;相邻的冷却单元之间,后一冷却单元的第一冷却塔的第一顶部通气口与前一冷却单元的第二冷却塔的第二顶部通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解油气冷凝用冷却系统冷凝效果好,油气分离彻底,热解油的回收率高;具有自清洁能力,可防止堵塞事故,保证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解油气冷凝用冷却系统
本技术属于冷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热解油气冷凝用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有机废物回收利用最有效的方法为热解法。如何使油气快速有效率的冷凝以得到更多的液态油,成为了衡量裂解设备回收效率和裂解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现有热解油气的冷凝收集一般采用列管式冷却塔收集,将数个冷却塔串联,其循环水停留时间短,油气冷凝效果差,导致液态油回收有限,且冷凝过程中冷却塔内容易富集油渣等附着物而结块,使油气通道堵塞,从而降低冷凝效率。一般地,上述冷却塔包括塔体,塔体内设有两块隔板,两块隔板将塔体腔分隔成由上至下依次排布的进气腔、冷凝腔和出料腔;进气腔和出料腔之间通过设置在冷凝腔内的多根相互平行的冷凝管连通;进气腔连通有顶部通气口,出料腔的侧部连通有底部通气口,出料腔的底部连通有出油口;冷凝腔的底侧部连通有进水口,冷凝腔的顶侧部连通有出水口,其中,冷凝管的口径相对较小,是最容易被油渣等附着物堵塞的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解油气冷凝用冷却系统,以提升冷凝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解油气冷凝用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之间并联有多个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第一冷却塔和第二冷却塔,第一冷却塔的第一进水口与第二冷却塔的第二出水口连通,第一冷却塔的第一底部通气口与第二冷却塔的第二底部通气口连通;每个冷却单元中,第一冷却塔的第一出水口与排水管连通,第二冷却塔的第二进水口与进水管连通;相邻的冷却单元之间,后一冷却单元的第一冷却塔的第一顶部通气口与前一冷却单元的第二冷却塔的第二顶部通气口连通。这样一个冷却单元包括两个冷却塔,冷却水在单个冷却单元内的停留时间较长,可与冷凝管内油气混合物充分换热;各冷却单元的油气通道实际串接在一起,油气混合物经过多级冷却分离,油气分离更为彻底,分离效果更佳,可通过对各冷却单元进水速度或排水速度的控制冷凝效果,依次在各冷却单元分离出重油、轻油等物质,缩减冷凝后续的液-液分离步骤。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储油罐,储油罐的进油口与第一冷却塔的第一底部出油口和第二冷却塔的第二底部出油口分别连通。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之间并联有2个冷却单元,位于前端的冷却单元中,第一储油罐的出油口连通有引流泵,引流泵的出料口连通有喷油管,所述喷油管分别与该冷却单元的第一冷却塔的第一顶部喷油口、第二冷却塔的第二顶部喷油口连通。这样通过引流泵及喷油管的配合作用,储油罐内的热解油被重新泵入冷却单元内,并从冷却塔的顶部喷油口喷出,由于储油罐内的热解油具有一定余热,流动性较好,结合一定的喷出速率,热解油可对冷却塔内油气通道形成有力的冲刷,以将附着物及时冲下,并随热解油流出,从而实现冷却系统的自清洁,保证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通过控制2个冷却单元单位时间内的进水量,分别控制相应冷却单元的冷却效果,可在前端的冷却单元收集冷凝温度高于130℃的重油,在后端的冷却单元收集冷凝温度为65-130℃的轻油。本技术中,以热解气流动方向为“后”,以相反方向为“前”。冷却塔的冷凝腔内设有由下至上依次交错分布的多块折流板,所述多块折流板将冷凝腔分隔,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形成蛇形水流通道。所述折流板的大小为冷凝腔横截面积的0.5-0.9倍。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于冷却塔的左右两侧。所述折流板的数量为2块,位置较低的折流板设置于冷凝腔内靠近进水口的一侧,位置较高的折流板设置于冷凝腔内靠近出水口的一侧。通过多块折流板将冷凝腔分隔,形成弯折的S形水道,大幅提升冷却水在冷凝腔内的停留时间,使得冷却水与冷凝管内的气体充分换热,提升冷凝效率。本技术的热解油气冷凝用冷却系统冷凝效果好,油气分离彻底,热解油的回收率高,可直接冷凝分离获得不同种类的热解油;具有自清洁能力,可实时清理系统内油气通道中的附着物,防止堵塞事故,保证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另外,通过冷却塔内折流板的设置,进一步延长冷却水在系统内的停留时间,提升冷凝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热解油气冷凝用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热解油气冷凝用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一种热解油气冷凝用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6和排水管5,所述进水管6和排水管5之间并联有2个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第一冷却塔1和第二冷却塔2,第一冷却塔1的第一进水口104与第二冷却塔2的第二出水口202连通,第一冷却塔1的第一底部通气口103与第二冷却塔2的第二底部通气口203连通;每个冷却单元中,第一冷却塔1的第一出水口102与排水管5连通,第二冷却塔2的第二进水口204与进水管6连通;相邻的冷却单元之间,后一冷却单元的第一冷却塔1的第一顶部通气口101与前一冷却单元的第二冷却塔2的第二顶部通气口201连通。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储油罐,储油罐的进油口与第一冷却塔1的第一底部出油口105和第二冷却塔2的第二底部出油口205分别连通。位于前端的冷却单元中,第一储油罐3的出油口连通有引流泵4,引流泵4的出料口连通有喷油管7,所述喷油管7分别与该冷却单元的第一冷却塔1的第一顶部喷油口106、第二冷却塔2的第二顶部喷油口206连通。位于后端的冷却单元中,第二储油罐8的进油口与第一冷却塔1的第一底部出油口105和第二冷却塔2的第二底部出油口205分别连通。冷凝时,位于前端的冷却单元的第一顶部通气口101与热解气源连通。所述折流板的数量为2块,位置较低的折流板设置于冷凝腔内靠近进水口的一侧,位置较高的折流板设置于冷凝腔内靠近出水口的一侧。所述折流板的大小为冷凝腔横截面积的0.65倍。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于冷却塔的左右两侧。正常运行时,最前端的冷却单元的第一冷却塔的第一顶部通气口101与热解气源连通,如与热解炉的出气口连通,最末端的冷却单元的第二冷却塔的第二顶部通气口201与尾气处理装置连通。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热解油气冷凝用冷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解油气冷凝用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6)和排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6)和排水管(5)之间并联有多个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第一冷却塔(1)和第二冷却塔(2),第一冷却塔(1)的第一进水口(104)与第二冷却塔(2)的第二出水口(202)连通,第一冷却塔(1)的第一底部通气口(103)与第二冷却塔(2)的第二底部通气口(203)连通;每个冷却单元中,第一冷却塔(1)的第一出水口(102)与排水管(5)连通,第二冷却塔(2)的第二进水口(204)与进水管(6)连通;相邻的冷却单元之间,后一冷却单元的第一冷却塔(1)的第一顶部通气口(101)与前一冷却单元的第二冷却塔(2)的第二顶部通气口(20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解油气冷凝用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6)和排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6)和排水管(5)之间并联有多个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第一冷却塔(1)和第二冷却塔(2),第一冷却塔(1)的第一进水口(104)与第二冷却塔(2)的第二出水口(202)连通,第一冷却塔(1)的第一底部通气口(103)与第二冷却塔(2)的第二底部通气口(203)连通;每个冷却单元中,第一冷却塔(1)的第一出水口(102)与排水管(5)连通,第二冷却塔(2)的第二进水口(204)与进水管(6)连通;相邻的冷却单元之间,后一冷却单元的第一冷却塔(1)的第一顶部通气口(101)与前一冷却单元的第二冷却塔(2)的第二顶部通气口(20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解油气冷凝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储油罐,储油罐的进油口与第一冷却塔(1)的第一底部出油口(105)和第二冷却塔(2)的第二底部出油口(205)分别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解油气冷凝用冷却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斌周荣华张勇刘玉良沈毓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绿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