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泄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015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泵配件领域,公开了一种泄压阀,包括底座,底座的侧壁上开设有泄油孔,泄油孔连通底座的内、外壁,底座的一端上滑动连接有阀芯,阀芯的外壁覆盖泄油孔,阀芯内开设有过油孔,底座的另一端上滑动连接有弹簧座,弹簧座上开设有出油孔,弹簧座与阀芯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座和阀芯抵触,弹簧座远离阀芯的一端与减压阀抵触,阀芯远离弹簧座的一端开设有进油孔,进油孔与过油孔连通,进油孔的直径小于过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通过设置弹性件和阀芯,使泄压阀能够以一种较为缓和的方式将油送入到不同的区域,使泄压阀不易影响润滑泵的正常工作。

A pressure relief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lubricating pump parts, which includes a pressure relief valve, including a base, an oil vent hole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base, the inner and outer walls of the base,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base is slid connected with a valve core, the outer wall of the valve core covers the hole, the oil hole is opened in the valve cor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base is slid on the other end. A spring seat is connected with an oil hole on the spring seat. Elastic part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spring seat and the valve core. The ends of the elastic parts contradict the spring seat and the valve core respectively. The spring seat is far away from the valve core, and the valve core is far away from the spring seat with the oil intake hole, the oil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il hole, and the oil hole is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and effec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and effects: this scheme uses the new mechanical structure, by setting the elastic parts and the valve core, so that the pressure relief valve can send oil into different areas in a relatively mild way, so that the pressure relief valve is not easy to affect the normal work of the lubricating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泄压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泵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泄压阀。
技术介绍
泄压阀一般安装在润滑泵上,泄压阀能够根据油量的不同将油流向不同的区域,实现油压的稳定。目前,常用的泄压阀通过滑动连接在底座上的泄压块进行泄压,当油压较大时,油压将泄压块顶开进行泄压,当油压较小时,泄压块由于减压阀上的弹簧的弹力作用,泄压块不易离开底座。但这种泄压阀在油量变化较大时,会在底座上进行往复的调节,使泄压块较为快速的反复碰撞底座,使得产生共振,不利于润滑泵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泄压阀,具有不易影响润滑泵正常工作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泄压阀,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开设有泄油孔,所述泄油孔连通所述底座的内、外壁,所述底座的一端上滑动连接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外壁覆盖所述泄油孔,所述阀芯内开设有过油孔,所述底座的另一端上滑动连接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上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弹簧座与所述阀芯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座和阀芯抵触,所述弹簧座远离所述阀芯的一端与减压阀抵触,所述阀芯远离所述弹簧座的一端开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过油孔连通,所述进油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过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量较小时,油从进油孔进入,流经过油孔到达出油孔,利用自身的压力将减压阀内部的弹簧顶起,使油能够流通;当油量较大时,由于进油孔的直径小于过油孔,导致油无法较快速的从进油孔流入过油孔,使油在阀芯远离弹簧座的一端堆积,产生较大压力,从而推动阀芯移动,使弹性件压缩,在阀芯移动的过程中,阀芯慢慢的将泄油孔打开,使油从泄油孔流出,减小了共振发生的几率,不易影响泄压阀的正常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芯的周侧上开设有储污槽,所述储污槽沿所述阀芯的长度方向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中的杂质可在储污槽内进行堆积,使杂质不易堆积在阀芯外壁与底座的内壁之间,使阀芯能够较为顺畅的在底座内滑动,储污槽也方便了工人对杂质的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座靠近所述阀芯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出油孔连通,所述阀芯靠近所述弹簧座的一端也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过油孔连通,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限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限制了弹性件两端的移动,使弹性件能够较为稳定的位于弹簧座与阀芯之间,使弹性件对弹簧座和阀芯的力不易变化,使泄压阀能够较稳定的进行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包括进油部、过油部和出油部,所述进油部和出油部的半径大于所述过油部的半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油部和出油部的半径大于过油部的半径,当油从进油部进入到过油部时,由于半径的变小,使油的流速提高,加快油的输送速度;当油从过油部进入到出油部时,由于半径变大,使油的流速降低,油能够较为平缓的流出,减小对弹簧座的冲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油部与所述过油部的连接处开设有引导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斜面的设置使油在流动过程中不易受到内壁的阻碍,加快了油的流动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油部的内壁的两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弹簧座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嵌合块,所述嵌合块嵌合在所述定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和嵌合块的设置,使弹簧座能够较为稳定的位于出油部上且不易转动,使减压阀能够较好的对弹簧座进行抵触,使弹簧座较稳定的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弹性件和阀芯,使泄压阀能够以一种较为缓和的方式将油送入到不同的区域,使泄压阀在调节压力时不易产生共振,使泄压阀不易影响润滑泵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体现弹簧座与减压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11、进油部;12、过油部;121、泄油孔;13、出油部;131、定位槽;14、引导斜面;2、弹簧座;21、嵌合块;22、出油孔;23、弹性件;3、减压阀;4、限位槽;5、阀芯;51、进油孔;52、过油孔;53、储污槽。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泄压阀,包括底座1,底座1包括进油部11、过油部12和出油部13,进油部11和出油部13的直径大于过油部12的直径,进油部11和过油部12的连接处开设有引导斜面14。如图2所示,出油部13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截面呈长方形的定位槽131,定位槽131内通过嵌合块21嵌合有截面呈T形的弹簧座2,嵌合块21固定连接在弹簧座2的两侧外壁上。弹簧座2远离出油部13的一端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出油孔22,弹簧座2与减压阀3抵触,且出油孔22被减压阀3所密封。弹簧座2远离出油孔22的一端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限位槽4,限位槽4与出油孔22连通。限位槽4内放置有弹性件23,弹性件23为弹簧。弹性件23远离弹簧座2的一端与阀芯5抵触。如图1和图2所示,呈圆柱状的阀芯5滑动连接在过油部12内,阀芯5的周侧开设有环状且截面呈长方形的储污槽53,储污槽53沿阀芯5的长度方向分布。阀芯5靠近进油部11的一端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进油孔51,阀芯5远离进油孔51的一端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限位槽4,限位槽4的底面上开设有截面呈圆形的过油孔52,过油孔52将限位槽4和进油孔51连通,过油孔52的半径小于限位槽4的半径。过油部12的周侧开设有四个泄油孔121,泄油孔121沿过油部12的轴心均匀分布,泄油孔121将过油部12的内、外壁连通,阀芯5的外壁覆盖泄油孔121。综上所述,当油量较小时,油从进油孔51进入,流经过油孔52和过油部12到达出油孔22,通过油压将减压阀3顶起,使油能够从出油孔22流出。当油量较大时,由于进油孔51的直径小于过油孔52,进油孔51的容积一定,导致油无法较快速的从进油孔51流入过油孔52,使油在阀芯5远离弹簧座2的一端堆积,产生较大压力,当堆积的油产生的压力大于弹性件23和减压阀3产生的总压力时,油推动阀芯5移动,使弹性件23压缩,阀芯5在移动的过程中远离进油部11,阀芯5将泄油孔121打开,使阀芯5远离弹簧座2一端堆积的油从泄油孔121流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泄压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泄压阀,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的侧壁上开设有泄油孔(121),所述泄油孔(121)连通所述底座(1)的内、外壁,所述底座(1)的一端上滑动连接有阀芯(5),所述阀芯(5)的外壁覆盖所述泄油孔(121),所述阀芯(5)内开设有过油孔(52),所述底座(1)的另一端上滑动连接有弹簧座(2),所述弹簧座(2)上开设有出油孔(22),所述弹簧座(2)与所述阀芯(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23),所述弹性件(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座(2)和阀芯(5)抵触,所述弹簧座(2)远离所述阀芯(5)的一端与减压阀(3)抵触,所述阀芯(5)远离所述弹簧座(2)的一端开设有进油孔(51),所述进油孔(51)与所述过油孔(52)连通,所述进油孔(51)的直径小于所述过油孔(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压阀,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的侧壁上开设有泄油孔(121),所述泄油孔(121)连通所述底座(1)的内、外壁,所述底座(1)的一端上滑动连接有阀芯(5),所述阀芯(5)的外壁覆盖所述泄油孔(121),所述阀芯(5)内开设有过油孔(52),所述底座(1)的另一端上滑动连接有弹簧座(2),所述弹簧座(2)上开设有出油孔(22),所述弹簧座(2)与所述阀芯(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23),所述弹性件(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座(2)和阀芯(5)抵触,所述弹簧座(2)远离所述阀芯(5)的一端与减压阀(3)抵触,所述阀芯(5)远离所述弹簧座(2)的一端开设有进油孔(51),所述进油孔(51)与所述过油孔(52)连通,所述进油孔(51)的直径小于所述过油孔(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泄压阀,其特征是:所述阀芯(5)的周侧上开设有储污槽(53),所述储污槽(53)沿所述阀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安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威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