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板角度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7206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板角度转换器,包括下转换器和上转换器,所述下转换器包括底板、下转换器顶板、左第一立壁和右第二立壁,所述底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第一通孔和右第二通孔,所述底板在左第一通孔和右第二通孔位置处通过螺栓卡块组与纵梁导轨连接,所述左第一立壁开设有上第三通孔和下第四通孔,所述右第二立壁在与左第一立壁上的上第三通孔和下第四通孔对应位置上设有等大同心的上第五通孔和下第六通孔,所述上转换器包括上转换器顶板、左第三立壁和右第四立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与支架放置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角度调节,上下转换器的立壁不易变形,使用起来十分便捷,固定牢固,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板角度转换器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板安装
,具体为一种太阳能板角度转换器。
技术介绍
在全球各地,因为经纬度的不同,在户外太阳能板需要用不同的角度来最大程度的接受太阳光,但是由于户外地形各异,单一的太阳能支架角度有时候并不能让太阳能板达到最大接受太阳光的程度,因此需要从另一个方向继续调整太阳能板的角度,让太阳能板可以最大程度的接受太阳光。现有的太阳能板角度转换器角度调节起来极为麻烦,而且转换器立壁容易变形,不方便使用,而且牢固强度低,特定情况下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地下,不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板角度转换器,支架放置方向调节方便,立壁不易变形,转换器的角度调节方便,使用起来十分便捷,固定牢固,提高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板角度转换器,包括下转换器和上转换器,所述下转换器包括底板、下转换器顶板、左第一立壁和右第二立壁,所述左第一立壁和右第二立壁设置在底板顶部,所述下转换器顶板在左第一立壁和右第二立壁顶部之间设置,所述底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第一通孔和右第二通孔,所述底板在左第一通孔和右第二通孔位置处通过螺栓卡块组与纵梁导轨连接,所述左第一立壁开设有上第三通孔和下第四通孔,所述右第二立壁在与左第一立壁上的上第三通孔和下第四通孔对应位置上设有等大同心的上第五通孔和下第六通孔,所述上转换器包括上转换器顶板、左第三立壁和右第四立壁,所述左第三立壁和右第四立壁均设置在上转换器顶板底部,所述上转换器顶板上开设有左第七通孔和右第八通孔,所述左第三立壁在与下转换器上左第一立壁上的上第三通孔和下第四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上第九通孔和下第一弧形长条孔,所述右第四立壁在与左第三立壁上的上第九通孔和下第一弧形长条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上第十通孔和下第二弧形长条孔,所述上转换器和下转换器在相对应的孔连接处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转换器顶板在左第七通孔和右第八通孔位置通过纵行压块螺栓组连接有纵行导轨压块所述纵行导轨压块与横梁相连。优选的,所述下转换器顶板和上转换器顶板之间设有间隙,且间隙距离不低于2cm。优选的,所述左第一通孔和右第二通孔位于底板中心线上对称设置,且与纵梁导轨卡槽位置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长条孔和第二弧形长条孔规格相同。优选的,所述左第七通孔和右第八通孔对称设置,且所述左第七通孔和右第八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横梁底部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上转换器上设有弧形长条孔,通过转动上转换器可以实现与支架放置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角度调节;2、通过下转换器上的顶板使上下转换器的立壁不易变形,通过螺栓旋紧在立壁上的通孔内,即可将转换器的角度固定,使用起来十分便捷,固定牢固,实用性高;3、在特定地形条件下提高太阳能板对太阳光的接收,提高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使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转换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转换器左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转换器右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转换器、11底板、111左第一通孔、112右第二通孔、12下转换器顶板、13左第一立壁、131第三通孔、132下第四通孔、14右第二立壁、141第五通孔、142下第六通孔、2上转换器、21上转换器顶板、211左第七通孔、212右第八通孔、22左第三立壁、221上第九通孔、222下第一弧形长条孔、23右第四立壁、231上第十通孔、232下第二弧形长条孔、3螺栓卡块组、4纵梁导轨、5螺栓、6纵行压块螺栓组、7纵行导轨压块、8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板角度转换器,包括下转换器1和上转换器2,通过转动上转换器2可以实现与支架放置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角度调节;所述下转换器1包括底板11、下转换器顶板12、左第一立壁13和右第二立壁14,所述左第一立壁13和右第二立壁14设置在底板11顶部,所述下转换器顶板12在左第一立壁13和右第二立壁14顶部之间设置,所述底板1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第一通孔111和右第二通孔112,所述底板11在左第一通孔111和右第二通孔112位置处通过螺栓卡块组3与纵梁导轨4连接,所述左第一立壁13开设有上第三通孔131和下第四通孔132,所述右第二立壁14在与左第一立壁13上的上第三通孔131和下第四通孔132对应位置上设有等大同心的上第五通孔141和下第六通孔142,所述上转换器2包括上转换器顶板21、左第三立壁22和右第四立壁23,所述左第三立壁22和右第四立壁23均设置在上转换器顶板21底部,所述上转换器顶板21上开设有左第七通孔211和右第八通孔212,所述左第三立壁22在与下转换器1上左第一立壁13上的上第三通孔131和下第四通孔132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上第九通孔221和下第一弧形长条孔222,所述右第四立壁23在与左第三立壁22上的上第九通孔221和下第一弧形长条孔22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上第十通孔231和下第二弧形长条孔232,所述上转换器2和下转换器1在相对应的孔连接处通过螺栓5连接,通过螺栓5旋紧在立壁上的通孔内,即可将转换器的角度固定,使用起来十分便捷,固定牢固;所述上转换器顶板21在左第七通孔211和右第八通孔212位置通过纵行压块螺栓组6连接有纵行导轨压块7所述纵行导轨压块7与横梁8相连。具体的,所述下转换器顶板12和上转换器顶板21之间设有间隙,且间隙距离不低于2cm;预留的间隙高度不会影响角度转换器的正常使用。具体的,所述左第一通孔111和右第二通孔112位于底板11中心线上对称设置,且与纵梁导轨4卡槽位置相匹配;方便通过螺栓卡块组3固定。具体的,所述第一弧形长条孔222和第二弧形长条孔232规格相同。具体的,所述左第七通孔211和右第八通孔212对称设置,且所述左第七通孔211和右第八通孔212之间的间距大于横梁8底部的长度,左第七通孔211和右第八通孔212之间的间距不会影响横梁8的安装。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下转换器1上的下转换器顶板的支撑作用,可以防止下转换器1和上转换器2的立壁因锁紧螺栓而变形,通过螺栓5旋紧在立壁上的通孔内,即可将转换器的角度固定,通过转动上转换器2可以实现与支架放置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角度调节,能在特定地形条件下提高太阳能板对太阳光的接收,提高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使用起来十分便捷,固定牢固,实用性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太阳能板角度转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板角度转换器,包括下转换器(1)和上转换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换器(1)包括底板(11)、下转换器顶板(12)、左第一立壁(13)和右第二立壁(14),所述左第一立壁(13)和右第二立壁(14)设置在底板(11)顶部,所述下转换器顶板(12)在左第一立壁(13)和右第二立壁(14)顶部之间设置,所述底板(1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第一通孔(111)和右第二通孔(112),所述底板(11)在左第一通孔(111)和右第二通孔(112)位置处通过螺栓卡块组(3)与纵梁导轨(4)连接,所述左第一立壁(13)开设有上第三通孔(131)和下第四通孔(132),所述右第二立壁(14)在与左第一立壁(13)上的上第三通孔(131)和下第四通孔(132)对应位置上设有等大同心的上第五通孔(141)和下第六通孔(142),所述上转换器(2)包括上转换器顶板(21)、左第三立壁(22)和右第四立壁(23),所述左第三立壁(22)和右第四立壁(23)均设置在上转换器顶板(21)底部,所述上转换器顶板(21)上开设有左第七通孔(211)和右第八通孔(212),所述左第三立壁(22)在与下转换器(1)上左第一立壁(13)上的上第三通孔(131)和下第四通孔(132)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上第九通孔(221)和下第一弧形长条孔(222),所述右第四立壁(23)在与左第三立壁(22)上的上第九通孔(221)和下第一弧形长条孔(22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上第十通孔(231)和下第二弧形长条孔(232),所述上转换器(2)和下转换器(1)在相对应的孔连接处通过螺栓(5)连接,所述上转换器顶板(21)在左第七通孔(211)和右第八通孔(212)位置通过纵行压块螺栓组(6)连接有纵行导轨压块(7)所述纵行导轨压块(7)与横梁(8)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板角度转换器,包括下转换器(1)和上转换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换器(1)包括底板(11)、下转换器顶板(12)、左第一立壁(13)和右第二立壁(14),所述左第一立壁(13)和右第二立壁(14)设置在底板(11)顶部,所述下转换器顶板(12)在左第一立壁(13)和右第二立壁(14)顶部之间设置,所述底板(1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第一通孔(111)和右第二通孔(112),所述底板(11)在左第一通孔(111)和右第二通孔(112)位置处通过螺栓卡块组(3)与纵梁导轨(4)连接,所述左第一立壁(13)开设有上第三通孔(131)和下第四通孔(132),所述右第二立壁(14)在与左第一立壁(13)上的上第三通孔(131)和下第四通孔(132)对应位置上设有等大同心的上第五通孔(141)和下第六通孔(142),所述上转换器(2)包括上转换器顶板(21)、左第三立壁(22)和右第四立壁(23),所述左第三立壁(22)和右第四立壁(23)均设置在上转换器顶板(21)底部,所述上转换器顶板(21)上开设有左第七通孔(211)和右第八通孔(212),所述左第三立壁(22)在与下转换器(1)上左第一立壁(13)上的上第三通孔(131)和下第四通孔(132)相对应的位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智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镨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