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功能化方法及母粒的应用,其中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的结构为:
Polyvinyl chloride functional master batch, functional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Masterbatch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olyvinyl chloride functional masterbatch, a functional metho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asterbatches, wherein the structure of PVC functional masterbatch 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功能化方法及母粒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接枝物,具体涉及一种二茂铁功能化聚氯乙烯。
技术介绍
PVC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通用塑料,其产量仅次于聚烯烃而居于第二。PVC在加工应用过程中,由于聚氯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氯原子,在高温作用下会释放出大量的氯化氢气体和其他有毒气体,会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设备的伤害。自1951年由凯利(KealyTJ)和鲍森(PausonPL)意外发现二茂铁,使过渡金属有机化学发生了重大突破。二茂铁又叫双环戊二烯合铁,它是由两个环戊二烯阴离子和一个Fe2+离子所组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Fe2+(C5H5-)2],分子呈电中性,是一种富电子芳香化合物,具有夹层结构,橙黄色粉末,有樟脑香味,熔点为173~174℃,沸点249℃,100℃以上能升华,具有异乎寻常的热稳定性,400℃以内不分解,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在大多数常用溶剂中,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高反应性、氧化还原可逆性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PVC高温作用下会释放出大量的氯化氢气体和其他有毒气体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一种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目的之二提供一种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的制备方法,目的之三提供一种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其特殊之处在于,功能化母粒的结构为:一种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二茂铁为原料,对聚氯乙烯进行功能化改性,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将二茂铁接枝在聚氯乙烯侧链,制备出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进一步的,制备方法优化为:将聚氯乙烯与二茂铁按照(1-5):1的质量配比一起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再加入催化剂,在沸腾的有机溶剂中进行接枝反应,得到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加热采用微波辐照和油浴加热。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ZnCl2、FeCl3、AlCl3或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含量为聚氯乙烯与二茂铁总质量的1%-5%。进一步优化为:将聚氯乙烯与二茂铁按照2:1的质量配比一起加入到四氢呋喃有机溶剂中,反应物总质量3%的催化剂AlCl3,在沸腾的四氢呋喃中进行接枝反应20min,得到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微波辐照功率为500W。进一步优化为:将聚氯乙烯与二茂铁按照(1-5):1的质量配比混合,再加入一定量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催化剂,研磨混合均匀后至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接枝反应,加热到130-190℃,反应1-3h,得到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其中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质量是聚氯乙烯质量的3%;催化剂的含量为聚氯乙烯与二茂铁总质量的1%-5%。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催化剂为ZnCl2、FeCl3、AlCl3或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含量为聚氯乙烯与二茂铁总质量的1%-5%。进一步优化为:聚氯乙烯与二茂铁按照2:1的质量配比,催化剂为AlCl3,AlCl3的含量为聚氯乙烯与二茂铁总质量的3%,加热到170℃,反应2h。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作为氧化还原剂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具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二茂铁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接枝到PVC分子链上,取代PVC上的活性氯,从而大大提高了PVC的热稳定性,抑制氯化氢气体的释放。PVC的热稳定性得以提高,并赋予PVC功能—氧化还原可逆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循环伏安法对Fc-g-PVC的基本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c-g-PVC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采用TG/FTIR研究方法对PVC和Fc-g-PVC新材料在热解过程中释放的气体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接枝二茂铁会延迟并减少HCl及氯代烃气体的产生,从而证明了二茂铁取代了PVC长链中的活泼Cl原子,提高了热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PVC、Fc混合物(a)和Fc-g-PVC(b)的红外光谱图;图2为Fc-g-PVC核磁氢谱;图3为Fc-g-PVC的核磁碳谱;图4为Fc-g-PVC表面铁元素的XPS图;图5为Fc-g-PVC中碳、氯元素的XPS图;图6为PVC在N2下的热重及微分热重(TG-DTG-DSC)图;图7为Fc-g-PVC在N2下的热重、微分热重及差示扫描量热(TG-DTG-DSC)图;图8为PVC在空气下的热重及微分热重(TG-DTG-DSC)图;图9为Fc-g-PVC在空气下的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TG-DSC)图;图10为PVC和Fc-g-PVC在空气气氛下热降解的TG/FTIR图;图11为Fc的循环伏安图;图12为PVC-Fc的循环伏安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分别加入100gPVC、50g二茂铁和4.5gAlCl3,采用微波辐照加热,在沸腾的四氢呋喃溶液中进行接枝反应,反应20min,微波辐照功率为500W,得到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接枝率达2.92%。实施例2: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分别加入100gPVC、50g二茂铁和4.5gAlCl3,采用油浴加热的方式,在沸腾的四氢呋喃溶液中进行接枝反应,反应20min,得到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接枝率达0.84%。实施例3:将100gPVC和50g二茂铁按照混合,再加入4.5gAlCl3和3g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研磨混合均匀,置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接枝反应,170℃,反应2h,得到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接枝率达3.42%。实施例4:将100gPVC和100g二茂铁按照混合,再加入6gAlCl3和3g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研磨混合均匀,置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接枝反应,170℃,反应2h,得到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接枝率达1.56%。实施例5:将100gPVC和33.3g二茂铁按照混合,再加入4gAlCl3和3g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研磨混合均匀,置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接枝反应,170℃,反应2h,得到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接枝率达2.78%。实施例6:将100gPVC和25g二茂铁按照混合,再加入3.75AlCl3和3g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研磨混合均匀,置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接枝反应,170℃,反应2h,得到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接枝率达0.78%。通过实施例3、4、5、6可以看出,随着二茂铁比例的增加,接枝率逐渐提高,PVC与二茂铁比例在2:1时,接枝率可达3.42%,当继续改变二者比例时,接枝率提高不明显,说明PVC中的活性氯已大部分被二茂铁所替代。实施例7:将100gPVC和20g二茂铁按照混合,再加入3.6AlCl3和3g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研磨混合均匀,置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接枝反应,170,反应2h,得到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接枝率达0.61%。实施例8:将100gPVC和50g二茂铁按照混合,再加入4.5gAlCl3和3g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研磨混合均匀,置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接枝反应,130℃,反应2h,得到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接枝率达0.76%。实施例9:将100gPVC和50g二茂铁按照混合,再加入4.5gAlCl3和3g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研磨混合均匀,置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接枝反应,150℃,反应2h,得到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接枝率达0.96%。通过实施例3、8、9可以看出,接枝反应在130℃时就可以进行,但反应的接枝率不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接枝率增加,在170℃时接枝率最高。由于Friedel-Craft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其特征在于,功能化母粒的结构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其特征在于,功能化母粒的结构为:2.一种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茂铁为原料,对聚氯乙烯进行功能化改性,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将二茂铁接枝在聚氯乙烯侧链,制备出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氯乙烯与二茂铁按照(1-5):1的质量配比一起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再加入催化剂,在沸腾的有机溶剂中进行接枝反应,得到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加热采用微波辐照和油浴加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ZnCl2、FeCl3、AlCl3或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含量为聚氯乙烯与二茂铁总质量的1%-5%。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聚氯乙烯功能化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氯乙烯与二茂铁按照2:1的质量配比一起加入到四氢呋喃有机溶剂中,再加入反应物总质量3%的AlCl3,在沸腾的四氢呋喃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侃社,祁美丽,朱雪丹,李苗,梁耀东,康洁,牛红梅,汪晓芹,闫兰英,陈创前,章结兵,李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