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栅旋放式台车工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898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格栅旋放式台车工位装置,包括台车底座,台车底座上布置第一立柱,第一立柱上布置有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的一端布置有格栅旋转电机,格栅旋转电机的动作端上布置有旋转座,旋转座上布置有格栅夹紧单元以及格栅推出单元,格栅推出单元的动作端朝向格栅夹紧单元。当台车到位后,格栅夹紧单元将其中一条格栅夹紧后,格栅旋转电机带动格栅绕着其与台车的铰接点旋转,当格栅旋转180°后位于台车的上侧时,格栅推出单元动作,与此同时,格栅夹紧单元松开格栅,格栅绕着其铰接点在其自身重力以及格栅推出单元的推力作用下,格栅的另一端落入到台车的上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台车上格栅的自动化旋转,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Grille rotary table car workst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ille rotary table car position device, including a table car base, a first column arranged on the base of a trolley, a first mounting seat arranged on the first column, a grille rotating motor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mounting seat, a rotating seat arranged on the action end of the grid rotating motor, and a grid clip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seat. The operation unit of the grille pushing unit is facing the grille clamping unit. When the trolley is in place, the grille clamp unit clamps one of the grille, and the grid rotating motor drives the grille to revolve around the hinge point of the trolley. When the grille rotates at the upper side of the trolley, the grid launches the unit action when the grid is rotated 180 degrees. At the same time, the grille is loosened by the grille, and the grille is around its hinge point in its self. The other end of the grille falls onto the upper end of the trolley due to gravity and the pushing force of the grid pushing unit.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automatic rotation of the grille on the trolley and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op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格栅旋放式台车工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研究领域中的一种台车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格栅旋放式台车工位装置。
技术介绍
门框上条是汽车框架的一个重要部件,其生产主要为:成型、切断以及后续表面处理,后续表面处理一般为电镀或喷漆。在切断工序和后续表面处理的切换中,需要台车将门框上条周转。这些台车的侧壁上铰接若干条格栅,格栅的一端铰接在台车侧壁上端的轴。当需要放置门框上条时,人工将格栅旋转至台车的上端面,将上端面分隔成一个个放置门框上条的空间。当人工将门框上条依次从上往下插入到放置门框上条的空间内后,继续旋转下一根格栅,最后实现门框上条的堆码。或者,将所有格栅旋转至台车的上端面,人工将门框上条依次从上往下插入到放置门框上条的空间内,最后实现门框上条的堆码。此门框上条的堆码,纯人工处理,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格栅旋放式台车工位装置,其能自动将台车侧面的格栅旋转至台车顶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格栅旋放式台车工位装置,包括台车底座,所述台车底座上布置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布置有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布置有格栅旋转电机,所述格栅旋转电机的动作端上布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布置有将格栅夹紧的格栅夹紧单元以及将格栅推出的格栅推出单元,所述格栅推出单元的动作端朝向格栅夹紧单元。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格栅夹紧单元包括格栅夹紧气缸以及安装在格栅夹紧气缸伸出端的两个格栅夹紧爪,两个所述格栅夹紧爪之间形成格栅夹紧空间,所述格栅推出单元包括安装在旋转座上的格栅推出气缸以及安装在格栅推出气缸末端的格栅推出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格栅推出杆通过推出连接块与格栅夹紧气缸连接,所述推出连接块和旋转座之间布置有推出滑轨,推出连接块中靠近旋转座的一侧布置有与推出滑轨相匹配的推出滑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格栅推出杆的外表面套有推出弹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立柱上布置有第一竖直导轨,所述第一竖直导轨上布置有沿第一竖直导轨往复移动的第一水平座,所述第一水平座中靠近第一立柱的端面布置有与第一竖直导轨相匹配的第一竖直滑槽,所述第一水平座和第一安装座之间布置有第一水平导轨和第一水平滑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车底座上布置有与第一立柱平行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上布置有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和第二立柱之间布置有第二竖直导轨和第二竖直滑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导向座,所述导向单元上布置有多个呈直线布置的导向模块,每个所述导向模块中包括两块导向板,两块导向板形成上端敞口大、下端敞口小的导向通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板上布置有一块导向移动板和驱使导向移动板往复移动的导向移动气缸,部分所述导向模块安装在导向移动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格栅旋转电机、格栅夹紧单元以及格栅推出单元,当台车到位后,格栅夹紧单元将其中一条格栅夹紧后,格栅旋转电机带动格栅绕着其与台车的铰接点旋转,当格栅旋转180°后位于台车的上侧时,格栅推出单元动作,与此同时,格栅夹紧单元松开格栅,格栅绕着其铰接点在其自身重力以及格栅推出单元的推力作用下,格栅的另一端落入到台车的上端面,将原本竖直放置的格栅变成水平放置的格栅。本技术实现了台车上格栅的自动化旋转,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立柱上机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立柱上机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二立柱上机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参照图1~图4,格栅旋放式台车工位装置,包括台车底座1,所述台车底座1上布置第一立柱2,所述第一立柱2上布置有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布置有格栅旋转电机5,所述格栅旋转电机5的动作端上布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布置有将格栅夹紧的格栅夹紧单元以及将格栅推出的格栅推出单元,所述格栅推出单元的动作端朝向格栅夹紧单元。台车底座1上设置有一个能让台车进出的开口,开口的两侧布置将台车固定的台车固定气缸、安装在台车固定气缸上的台车固定块以及若干感应器。通过格栅旋转电机5、格栅夹紧单元以及格栅推出单元,当台车到位后,格栅夹紧单元将其中一条格栅夹紧后,格栅旋转电机5带动格栅绕着其与台车的铰接点旋转,当格栅旋转180°后位于台车的上侧时,格栅推出单元动作,与此同时,格栅夹紧单元松开格栅,格栅绕着其铰接点在其自身重力以及格栅推出单元的推力作用下,格栅的另一端落入到台车的上端面,将原本竖直放置的格栅变成水平放置的格栅。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立柱2上布置有第一竖直导轨,所述第一竖直导轨上布置有沿第一竖直导轨往复移动的第一水平座,所述第一水平座中靠近第一立柱2的端面布置有与第一竖直导轨相匹配的第一竖直滑槽,所述第一水平座和第一安装座之间布置有第一水平导轨和第一水平滑槽。第一安装座能沿着第一水平导轨和第一水平滑槽往复移动,可以在预设定的程序作用下,依次将同一台车侧面的格栅旋转至台车上端面。且第一安装座随着第一水平座沿着第一立柱2的竖直方向移动,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台车。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台车底座1上布置有与第一立柱2平行的第二立柱6,所述第二立柱6上布置有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和第二立柱6之间布置有第二竖直导轨和第二竖直滑槽,通过导向单元沿着第二竖直导轨和第二竖直滑块在第二立柱6上往复移动,且第一安装座随着第一水平座沿着第一立柱2的竖直方向移动,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台车。在格栅推出单元将格栅推出后,格栅的另一端沿着导向单元滑入到台车上的卡位。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格栅夹紧单元包括格栅夹紧气缸4以及安装在格栅夹紧气缸4伸出端的两个格栅夹紧爪,两个所述格栅夹紧爪之间形成格栅夹紧空间,所述格栅推出单元包括安装在旋转座上的格栅推出气缸3以及安装在格栅推出气缸3末端的格栅推出杆。所述格栅推出杆通过推出连接块与格栅夹紧气缸4连接,所述推出连接块和旋转座之间布置有推出滑轨,推出连接块中靠近旋转座的一侧布置有与推出滑轨相匹配的推出滑槽。格栅夹紧气缸4驱使格栅夹紧爪将格栅夹紧后,格栅旋转电机5在其预设定的程序控制下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此时,格栅推出气缸3随着旋转座一并旋转,即在旋转过程中,格栅推出气缸3与格栅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格栅旋放式台车工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格栅旋放式台车工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车底座,所述台车底座上布置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布置有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布置有格栅旋转电机,所述格栅旋转电机的动作端上布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布置有将格栅夹紧的格栅夹紧单元以及将格栅推出的格栅推出单元,所述格栅推出单元的动作端朝向格栅夹紧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格栅旋放式台车工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车底座,所述台车底座上布置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布置有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布置有格栅旋转电机,所述格栅旋转电机的动作端上布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布置有将格栅夹紧的格栅夹紧单元以及将格栅推出的格栅推出单元,所述格栅推出单元的动作端朝向格栅夹紧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旋放式台车工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夹紧单元包括格栅夹紧气缸以及安装在格栅夹紧气缸伸出端的两个格栅夹紧爪,两个所述格栅夹紧爪之间形成格栅夹紧空间,所述格栅推出单元包括安装在旋转座上的格栅推出气缸以及安装在格栅推出气缸末端的格栅推出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栅旋放式台车工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推出杆通过推出连接块与格栅夹紧气缸连接,所述推出连接块和旋转座之间布置有推出滑轨,推出连接块中靠近旋转座的一侧布置有与推出滑轨相匹配的推出滑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栅旋放式台车工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推出杆的外表面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杨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蓝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