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8809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润滑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润滑泵,包括泵体以及用于固定泵体的安装座,安装座底部设有万向轮,安装座上设置有推杆,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收拢软管的收管器,收管器包括设置于安装座上的固定架以及设置于固定架上且用于供软管缠绕的收管辊,所述收管辊内开设有与收管辊同轴的第一空腔,收管辊靠近固定支架的一端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的第一孔,收管辊侧壁开设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孔,软管依次穿过第一孔以及第一空腔并从第二孔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新机械结构将多余的软管进行缠绕,防止软管拖在地上造成危险,设有万向轮及制动机构可以方便的对润滑泵进行移动,使用更加方便。

A lubricating pum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ubricating equipment, including a lubricating pump, including a pump body and an installation seat for a fixed pump body. A universal wheel is provided at the bottom of the mounting seat, a push rod is arranged on the installation seat, a pipe collector for closing the hose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seat, and a pipe collector is enclosed with a fixed frame placed on the mounting seat. A first cavity in which the pipe is coaxially connected with a pipe roller is set up on a fixed frame and used for a hose winding, and a first hole with a first cavity is opened at one end of the fixed support roller, and a second hol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avity is open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pipe collecting roll. A cavity and out of the second hole.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new mechanical structure to twist the superfluous hose to prevent the hose from dragging on the ground to cause dang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universal wheel and a brake mechanism to facilitate the movement of the lubricating pump, and it is more convenient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泵
本技术涉及润滑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润滑泵。
技术介绍
润滑泵是用于给机械设备中的摩擦副等需要润滑的部位加入润滑剂的润滑设备。申请公布号为CN10234480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润滑泵装置,包括润滑泵和支撑润滑泵的泵座,所述润滑泵与泵座之间设有柱塞泵,所述柱塞泵与电机相连,所述泵座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泵座底部固定有小推车,所述润滑泵上设有散热孔和观测口。在日常工作使用时,润滑泵一般都带有出油管道,为了方便对机械设备加入润滑油,出油管道处连接的的软管一般较长。较长的软管容易在使用时发生缠绕,出现事故或绊倒工人,十分不方便。该专利技术中的小推车由简单的车架推杆以及车轮组成,润滑泵的推移比较方便,但没有设置用于对较长的软管固定的装置,使用中容易发生上述现象,使用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泵,能够对润滑泵的出油软管进行良好的固定。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润滑泵,包括泵体以及用于固定泵体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推杆,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收拢软管的收管器,所述收管器包括设置于安装座上的固定架以及设置于固定架上且用于供软管缠绕的收管辊,所述收管辊内开设有与收管辊同轴的第一空腔,所述收管辊靠近固定支架的一端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的第一孔,所述收管辊侧壁开设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孔,所述软管依次穿过第一孔以及空腔并从第二孔伸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收管器对润滑泵的加油的软管进行收管。软管一端连接在泵体的出油口上,另一端从收管辊上的第一孔穿入第一空腔,并从第二孔穿出,然后转动收管辊从而将软管缠绕在收管辊上实现对软管的收拢。使工作中多余的软管收集在收管辊上,不会拖沓在地面及设备上使工人不小心发生磕绊、造成危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包括位于泵体与收管辊之间且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固定支架以及位于收管辊背对泵体的一端的移动支架,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支架滑轨,所述移动支架滑移连接于支架滑轨上并通过定位件实现定位,所述收管辊一端穿设滑移于移动支架上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支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支架可以在支架滑轨上滑移并通过定位件将移动支架与支架滑轨进行定位。由于收管辊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且与移动支架滑移连接,所以在将移动支架沿支架滑轨滑动时,收管辊将保持不动,移动支架与固定支架之间可供软管缠绕的收管辊长度发生变化,从而对收管辊上可绕管的实际长度进行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包括多个开设于支架滑轨上且沿支架滑轨长度方向分布的定位孔以及穿过移动支架并插入定位孔中的定位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支架可以沿支架滑轨滑移,通过使定位销插入不同的定位孔以实现移动支架在支架滑轨上位置的调节及定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还包括固定设置于移动支架上的锁紧套、开设于锁紧套内的第二空腔以及两分别开设于第二空腔两端且分别连通第二空腔与外界和第二空腔与定位孔的锁紧孔,所述定位销同时穿过两个锁紧孔,所述定位销位于第二空腔中的部分上设置有挡片,所述定位销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空腔远离移动支架的端面以及挡片背对移动支架的端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调节移动支架的位置时,工人向远离支架滑轨的方向拉动定位销,定位销沿轴向远离定位孔且逐渐脱离定位孔,在此过程中,复位弹簧被压缩,复位弹簧对挡板和空腔远离挡板的内壁产生作用力,当定位孔与定位销互相脱离以后,沿支架滑轨滑移移动支架,并向定位销对准另一个定位孔,松开定位销,由于复位弹簧恢复形变的作用力使定位销被推入定位孔中,使移动支架与支架滑轨定位。通过设置挡片还可以防止在使用时定位销被拉出锁紧套,能够使定位销不容易丢失。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夹持软管以固定软管的第一夹持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夹持件将软管夹住,可以防止在收管时,泵体与固定支架之间的软管被拉动,防止泵体与软管相接处被拉脱。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上位于移动支架背对固定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持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夹持件夹住软管位于移动支架背对固定支架的一侧的部分,使用时,拉动软管不会使缠绕在收管辊上的软管转动下来从而使软管拖沓在地上,绊倒工人,发生危险。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抱箍,所述第一抱箍固定设置于安装座上且位于泵体与固定支架之间;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抱箍,所述第一抱箍固定设置于安装座上且位于软管的末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抱箍夹紧软管位于泵体与固定支架的位置,使得收管辊转动以进行绕管时,收管辊对软管的拉力不会使软管位于泵体与固定支架之间部分被拉动,防止软管与泵体的出油口之间脱离。利用第二抱箍对软管的末端进行夹持固定防止软管位于移动支架和对其他设备之间的部分能够被良好的固定,使用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对软管进行夹紧固定,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底端设置有制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制动件防止工作时润滑泵在地面上滑动,使得对其他设备加油的过程更加方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制动件包括穿设滑移于机架上的刹车杆、固定设置于刹车杆底部的刹车盘、固定设置于刹车杆上的抵触片、两端分别固定于安装座和抵触片相对的面上的刹车弹簧以及固定设置于刹车杆远离刹车盘一端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与推杆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向安装座上发拉动推杆,刹车弹簧收缩,刹车弹簧对抵触件产生向下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小于工人拉动推杆的力,刹车盘上升与地面脱离,润滑泵可以在地面上推动。工人放开推杆时,由于重力以及刹车弹簧对安装座向上的作用力以及刹车弹簧对抵触片向下的作用力,使推杆以及刹车盘下移,使刹车盘抵触在地面上,通过抵触盘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润滑泵在工作中不会移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支架和移动支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与收管辊同轴设置且用于对缠绕在收管辊上的软管在收管辊长度方向上限位的第一限位挡盘和第二限位挡盘,所述收管辊一端与第一限位挡盘转动连接,所述收管辊的另一端穿设滑移于第二限位挡盘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限位挡盘和第二限位挡盘对缠绕在收管辊上的软管进行限位,使软管在缠绕使不会脱离收管辊,使软管收拢后可以整体的缠绕在收管辊上,收管效果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安装座上设置了收管辊,可以将工作中多余长度的软管缠绕在收管辊上进行收集,防止工作中软管拖沓在地面上发生危险;2、通过设置第一夹持件使得在绕管的时候软管与泵体连接处不会被拉脱,通过设置第二夹持件使用软管加油时绕在收管辊上的软管不会被拉动从而脱离收管辊;3、通过定位件将定位销定位在定位孔中,在调节移动支架的位置时拉出定位销且松开以后,定位销能自动复位以插入定位孔中实现再次定位,使用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移动支架处横向剖视图,用以表示移动支架与支架滑轨的定位方式;图3是实施例收管器轴向剖视图,用以表示收管辊的内部结构;图4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用以表示制动件结构。图中:1、泵体;11、万向轮;12、推杆;13、推杆架;2、安装座;21、固定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润滑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泵,包括泵体(1)以及用于固定泵体(1)的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底部设有万向轮(11),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推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用于收拢软管(5)的收管器(3),所述收管器(3)包括设置于安装座上的固定架(21)以及设置于固定架(21)上且用于供软管(5)缠绕的收管辊(4),所述收管辊(4)内开设有与收管辊(4)同轴的第一空腔(41),所述收管辊(4)靠近固定支架(23)的一端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41)的第一孔(42),所述收管辊(4)侧壁开设有与第一空腔(41)连通的第二孔(43),所述软管(5)依次穿过第一孔(42)以及第一空腔(41)并从第二孔(43)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泵,包括泵体(1)以及用于固定泵体(1)的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底部设有万向轮(11),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推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用于收拢软管(5)的收管器(3),所述收管器(3)包括设置于安装座上的固定架(21)以及设置于固定架(21)上且用于供软管(5)缠绕的收管辊(4),所述收管辊(4)内开设有与收管辊(4)同轴的第一空腔(41),所述收管辊(4)靠近固定支架(23)的一端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41)的第一孔(42),所述收管辊(4)侧壁开设有与第一空腔(41)连通的第二孔(43),所述软管(5)依次穿过第一孔(42)以及第一空腔(41)并从第二孔(43)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1)包括位于泵体(1)与收管辊(4)之间且固定安装在安装座(2)上的固定支架(23)以及位于收管辊(4)背对泵体(1)的一端的移动支架(22),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支架滑轨(44),所述移动支架(22)滑移连接于支架滑轨(44)上并通过定位件(6)实现定位,所述收管辊(4)一端穿设滑移于移动支架(22)上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支架(2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6)包括多个开设于支架滑轨(44)上且沿支架滑轨(44)长度方向分布的定位孔(61)以及穿过移动支架(22)并插入定位孔(61)中的定位销(6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润滑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6)还包括固定设置于移动支架(22)上的锁紧套(71)、开设于锁紧套(71)内的第二空腔(72)以及两分别开设于第二空腔(72)两端且分别连通第二空腔(72)与外界和第二空腔(72)与定位孔(61)的锁紧孔(73),所述定位销(62)同时穿过两个锁紧孔(7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安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威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