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枝条捆扎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87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8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枝条捆扎带,包括扎条和捆头;扎条与捆头固接;捆头包括两个固定部、分别与两个固定部的一端底板部和分别与固定部的另外两端连接的弹性部;固定部、底板部和弹性部组成的结构的横截面为开口矩形;底板部的上表面设有卡齿;扎条的头部与底板部的端面固接;扎条的上表面上设有与卡齿对应的嵌齿;扎条的下表面上设有与弹性部位置对应的沿扎条长度方向的两条凸起;凸起沿扎条的头部至尾部凸起高度逐渐变高;凸起的两端与扎条光滑过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随着植物的枝条的生长改变捆扎直径,且可随枝条增大重量的增大捆扎力度也增大,从而既保证了捆扎的目的又实现了捆扎不对植物枝条产生任何的负面影响。

A plant bough strapping ba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ant branch strapping band, which includes a ligation bar and a bundle head, and a tie bar is fixed with a bundle head, and the baling head comprises two fixed parts, one end plate part with two fixed parts respectively, and an elastic part connected to the other ends of the fixed part respectively;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the fixed part, the bottom plate part and the elastic part is ope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loor is fixed with a tooth; the head of the bar is fixed to the end 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r is provided with a tooth corresponding to the tooth;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ar is provided with two bulge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ength of the bar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elastic part, and the height of the head along the bar and the height of the rear end gradually becomes higher. The protruding ends are smooth and connected with the bar. The utility model can change the diameter with the growth of the branches of the plant, and increase the strapping strength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weight of the branch, thus ensuring the purpose of the binding and not having any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plant branch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枝条捆扎带
本技术涉及种植领域,特别是一种植物枝条捆扎带。
技术介绍
葡萄作为一种藤蔓植物,它的生长依靠枝条的向外生长,但是葡萄枝条本身比较柔弱,不能支撑藤蔓的形状,会随大风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藤蔓的移动,从而影响其生长,所以需要对葡萄藤蔓进行捆扎,但是由于葡萄在夏季生长十分迅速,前期捆扎的枝条的直径会急剧增大,从而前期的捆扎反而影响了葡萄枝条的生长,此时就需要将捆扎的减掉后再次捆扎,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需要经常检查,一面漏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植物枝条捆扎带,可以随着植物的枝条的生长改变捆扎直径,且可随枝条增大重量的增大捆扎力度也增大,从而既保证了捆扎的目的又实现了捆扎不对植物枝条产生任何的负面影响。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植物枝条捆扎带包括扎条和捆头;所述扎条与捆头固接;所述捆头包括两个固定部、分别与两个固定部的一端底板部和分别与固定部的另外两端连接的弹性部;所述固定部、底板部和弹性部组成的结构的横截面为开口矩形;所述底板部的上表面设有卡齿;所述扎条的头部与底板部的端面固接;所述扎条的上表面上设有与卡齿对应的嵌齿;所述扎条的下表面上设有与弹性部位置对应的沿扎条长度方向的两条凸起;所述凸起沿扎条的头部至尾部凸起高度逐渐变高;所述凸起的两端与扎条光滑过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卡齿指向捆头的自由端;所述卡齿的两边分别与底部板的板面的夹角为A和B;所述A为130°~150°;所述B为100°~120°。进一步地,所述嵌齿和卡齿的齿端均设有倒角。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呈八字形设置在扎条上;两条所述凸起的末端的距离等于两个固定部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包括卡紧段和止松段;所述沿扎条头部至尾部依次为卡紧段和止松段;所述卡紧段与止松段相隔距离为捆头长度的1.5倍;所述卡紧段沿扎条的头部至尾部凸起高度以坡度1°~2°逐渐变高,所述止松段沿扎条的头部至尾部方向逐渐变高;所述止松段的最高处高于卡紧端的最高处0.5厘米以上;所述卡紧段和止松段均与扎条光滑过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扎条与捆头固接处设有崩裂条;所述崩裂条的两端分别与地板部和扎条固接;所述崩裂条的两面分别交错的设有刀刃状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扎条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凹槽深度为崩裂条厚度的0.8~0.5倍。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将捆头设置为开口形,可以使得扎条不穿过捆头直接进入捆头内;减少了穿插操作;通过在插条上设置凸起高度渐变的凸起以及与凸起对应的弹性部,可以实现随着植物枝条的生长捆扎的大小变大,且可随着枝条长大后重量的增大增强捆扎力度。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扎条;11.嵌齿;12.凸起;121.卡紧段;122.止松段;2.捆头;21.固定部;22.底板部;221.卡齿;23.弹性部;3.崩裂条;3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植物枝条捆扎带包括扎条1和捆头2;扎条1与捆头2固接;捆头2包括两个固定部21、分别与两个固定部21的一端底板部22和分别与固定部21的另外两端连接的弹性部23;固定部21、底板部22和弹性部23组成的结构的横截面为开口矩形;底板部22的上表面设有卡齿221;扎条1的头部与底板部22的端面固接;扎条1的上表面上设有与卡齿221对应的嵌齿11;扎条1的下表面上设有与弹性部23位置对应的沿扎条1长度方向的两条凸起12;凸起12沿扎条1的头部至尾部凸起高度逐渐变高;凸起12的两端与扎条1光滑过渡连接;通过将捆头2设置为开口形,可以使得扎条1不穿过捆头2直接进入捆头2内;减少了穿插操作;通过在插条上设置凸起高度渐变的凸起12以及与凸起12对应的弹性部23,可以实现随着植物枝条的生长捆扎的大小变大,且可随着枝条长大后重量的增大增强捆扎力度。卡齿221指向捆头2的自由端;卡齿221的两边分别与底部板的板面的夹角为A和B;A为135°;B为100°;将卡齿221设计为斜向的,且止退夹角小于入口夹角可以提高扎带与捆头2的啮合能力。嵌齿11和卡齿221的齿端均设有倒角;保证扎条1在捆头2中回退的时候的顺畅性,也保证扎条1拉紧过程中的顺滑性。凸起12呈八字形设置在扎条1上;两条凸起12的末端的距离等于两个固定部21的宽度;弹性部23距与固定部21的固接处的距离越近,弹性部23在相同的变形下所需要的力度越大,所以设计为八字形可以捆扎直径变大后捆扎的力度也逐渐变大。凸起12包括卡紧段121和止松段122;沿扎条1头部至尾部依次为卡紧段121和止松段122;卡紧段121与止松段122相隔距离为捆头2长度的1.5倍;卡紧段121沿扎条1的头部至尾部凸起12高度以坡度2°逐渐变高,止松段122沿扎条1的头部至尾部方向逐渐变高;止松段122的最高处高于卡紧端的最高处0.6厘米;卡紧段121和止松段122均与扎条1光滑过渡连接;设计为两段且中间设置间隔,方便扎条1通过间隔出压入捆头2。扎条1与捆头2固接处设有崩裂条3;崩裂条3的两端分别与地板部和扎条1固接;崩裂条3的两面分别交错的设有刀刃状的凹槽31;凹槽31与扎条1的长度方向垂直;凹槽31深度为崩裂条3厚度的0.8倍;设置崩裂带,可以保证捆扎直径完全不能满足枝条生长的要求的时候,枝条可以自行的将崩裂条3拉断,从而达到枝条正常生长的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将所需要捆扎的枝条和固定枝条的杆用扎条1框住;手捏住捆头2,另一只手捏住扎条1的止松段122,使得止松段122与卡紧段121的间隔与捆头2对应,将扎条1斜向下的拉动挤压捆头2,在压力的作用下,扎条1进入捆头2,继续拉动扎条1,使得将枝条与杆捆扎固定好。枝条在生长过程中,直径逐渐变大,挤压扎条1,从而扎条1开始在捆头2内回退,回退的过程中,扎条1上的凸起12与弹性部23相互挤压,加大扎条1与捆头2的连接强度;当扎条1回退到卡紧段121末端的时候,在枝条的继续增大后,扎条1继续回退,直到顶住止松段122,此时枝条被完全捆死,此时工作人员应该替换合适长度的扎条1的本技术,但是如果被叶片等遮挡了视角,没有被发现,那么如果枝条还在继续增大且增大的力度很大的时候,将会把崩裂带挣断,从而不影响枝条的正常生长。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植物枝条捆扎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枝条捆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枝条捆扎带包括扎条和捆头;所述扎条与捆头固接;所述捆头包括两个固定部、分别与两个固定部的一端底板部和分别与固定部的另外两端连接的弹性部;所述固定部、底板部和弹性部组成的结构的横截面为开口矩形;所述底板部的上表面设有卡齿;所述扎条的头部与底板部的端面固接;所述扎条的上表面上设有与卡齿对应的嵌齿;所述扎条的下表面上设有与弹性部位置对应的沿扎条长度方向的两条凸起;所述凸起沿扎条的头部至尾部凸起高度逐渐变高;所述凸起的两端与扎条光滑过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枝条捆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枝条捆扎带包括扎条和捆头;所述扎条与捆头固接;所述捆头包括两个固定部、分别与两个固定部的一端底板部和分别与固定部的另外两端连接的弹性部;所述固定部、底板部和弹性部组成的结构的横截面为开口矩形;所述底板部的上表面设有卡齿;所述扎条的头部与底板部的端面固接;所述扎条的上表面上设有与卡齿对应的嵌齿;所述扎条的下表面上设有与弹性部位置对应的沿扎条长度方向的两条凸起;所述凸起沿扎条的头部至尾部凸起高度逐渐变高;所述凸起的两端与扎条光滑过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枝条捆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指向捆头的自由端;所述卡齿的两边分别与底部板的板面的夹角为A和B;所述A为130°~150°;所述B为100°~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枝条捆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嵌齿和卡齿的齿端均设有倒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凡康德绿色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