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714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数据线,包括:第一插头、第二插头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的线缆;其中,所述第一插头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头与待充电的电子产品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头上设置有电源按钮以及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用于在所述电源按钮的控制下发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数据线结构简单,提高了电子产品夜间充电的方便性,以及手机和数据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线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线。
技术介绍
随着行业内技术和工艺不断地升级突破,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得到了有机融合和广泛的普及,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智能产品中各式APP带来方便,电子产品的耗电量也越来越大,每天需要多次充电来满足使用,夜间充电已成为畅玩电子产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在夜晚需要充电时,可以打开照明灯或者摸黑进行,但是打开夜间照明连接数据线会影响家里其他人正常休息;不开夜间照明就需要摸黑对手机与数据线连接,但往往因不能确定数据线接头反正,导致多次连接或不当操作导致手机充电接口损坏,严重影响手机以及数据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夜晚使用数据线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线,包括:第一插头、第二插头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的线缆;其中,所述第一插头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头与待充电的电子产品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头上设置有电源按钮以及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用于在所述电源按钮的控制下发光。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和设置于插头本体一侧表面的插接端;所述插接端与所述待充电的电子产品的充电口相匹配。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源按钮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的一侧表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插接端所在的所述插头本体的一侧表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源按钮为开关,所述发光装置为发光二极管,所述数据线中设置有电源线正极和电源线地线,所述电源线正极通过所述开关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源线地线相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包括微型轻触按钮开关、贴片按钮开关、轻触微动开关中的一种。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可焊灯珠和/或贴片式灯珠。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插头为USB插头。本技术提供数据线,通过第一插头与所述电源相连接,第二插头与待充电的电子产品相连接,第二插头上设置有电源按钮以及发光装置,通过按压电源按钮使所述发光装置发光,以轻松找到电子产品充电接口,方便插接,结构简单,提高了电子产品夜间充电的方便性,以及手机和数据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发光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数据线包括:第一插头1、第二插头3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插头1和所述第二插头3的线缆2。其中,所述第一插头1与所述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头3与待充电的电子产品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头3上设置有电源按钮31以及发光装置32,所述发光装置32用于在所述电源按钮31的控制下发光。具体地,电源按钮31可以为轻触式开关,例如,按下后发光装置32点亮,放手后熄灭,或者为自锁式开关,例如,按下后发光装置32点亮,再次按下后熄灭。当数据线与电源连通后,可通过按压电源按钮31,在黑夜或光线很暗的情况下使发光装置32发光,借助发出的光线,找到电子产品的充电接口。可选的,所述第一插头1为USB插头,通过USB插头与电源插头相连接,提高适用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线不仅可用于充电,在数据传输时此操作功能也同样适用。由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数据线,通过第一插头1与所述电源相连接,第二插头3与待充电的电子产品相连接,第二插头3上设置有电源按钮31以及发光装置32,通过按压电源按钮31使所述发光装置32发光,以轻松找到电子产品充电接口,方便插接,结构简单,高了电子产品夜间充电的方便性,以及手机和数据线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二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头3包括:插头本体34和设置于插头本体一侧表面的插接端33;所述插接端33与所述待充电的电子产品的充电口相匹配。具体地,插头本体一侧表面可以为插头本体的任一侧表面。通过设置第二插头3,该数据线可应用任一需待充电的电子产品或数据传输设备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按钮31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34的一侧表面,以方便按压。发光装置32设置于所述插接端33所在的所述插头本体34的一侧表面。其中,发光装置32可以平行插接端33设置,在夜间只需轻按电源按钮31使发光装置32点亮,亮光与插接口33平行,以便找到电子产品充电接口,松手发光装置将熄灭,设备进入充电状态。由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数据线,通过所述第二插头3包括:插头本体34和设置于插头本体上的插接端33;所述插接端33与所述待充电的电子产品的充电口相匹配,按压电源按钮31使发光装置32点亮,以轻松找到电子产品充电接口,方便插接,结构简单,高了电子产品夜间充电的方便性,以及手机和数据线的使用寿命。实施例三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发光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中,电源按钮31可以为开关311,所述发光装置32可以为发光二极管322。所述数据线中设置有电源线正极和电源线地线,所述电源线正极通过所述开关311与所述发光二极管32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322的负极与电源线地线相连接。具体地,电源线正极为线缆或数据线中的红色电源线,电源线地线为黑色电源线GND,当充电器与市电接通后红色电源线和黑色电源线得电,轻按开关31即可点亮发光二极管322。进一步地,所述开关311包括微型轻触按钮开关、贴片按钮开关、轻触微动开关中的一种。由此,利用点动开关实现LED发光装置的在需要时点亮,提高充电效率,减少电能消耗。可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322包括可焊灯珠和/或贴片式灯珠。由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数据线,通过电源按钮31可以为开关311,所述发光装置32可以为发光二极管322。所述数据线中设置有电源线正极和电源线地线,所述电源线正极通过所述开关311与所述发光二极管32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322的负极与电源线地线相连接,可以实现按压电源按钮31使发光装置32点亮,以轻松找到电子产品充电接口,方便插接,结构简单,高了电子产品夜间充电的方便性,以及手机和数据线的使用寿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数据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头、第二插头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的线缆;其中,所述第一插头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头与待充电的电子产品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头上设置有电源按钮以及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用于在所述电源按钮的控制下发光;所述第二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和设置于插头本体一侧表面的插接端;所述插接端与所述待充电的电子产品的充电口相匹配;所述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插接端所在的所述插头本体的一侧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头、第二插头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的线缆;其中,所述第一插头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头与待充电的电子产品相连接;所述第二插头上设置有电源按钮以及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用于在所述电源按钮的控制下发光;所述第二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和设置于插头本体一侧表面的插接端;所述插接端与所述待充电的电子产品的充电口相匹配;所述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插接端所在的所述插头本体的一侧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按钮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的一侧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伟李建强乔彦彬甘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