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务便携式轨道测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326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务便携式轨道测试车,包括车体、驱动机构以及控制机构,车体分为之间通过合页进行连接的左车体和右车体;所述左车体和右车体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左车体上方设置有控制机构,位于控制机构后方的左车体上还设置有用于为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提供电能的电池以及用于对装置整体起制动作用的制动手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拆卸、携带方便、装置整体重量很轻,将小车整体作为代步工具,充分利用天窗点轨道上无列车的既有条件,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可搭载轨道电路及应答器等产品的测试工装,对轨旁信号设备进行系统性检测,还能够实现在夜间作业,大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Electric vehicle portable track test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locomotive portable track test car, which includes a car body, a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control mechanism. The car body is divided into a left car body and a right car body connected by a hinge. The left car body and the right car body are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mechanism under the left body, and the control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car body and is located in the control machine. The left car body in the rear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battery for providing electric energy for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control mechanism, and a brake handbrake for the overall braking of th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disassembled, convenient to carry and light the whole weight of the device, and take the whole car as a step tool, make full use of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of the train without train in the skylight point track, shorten the working time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carry the test tooling of the track circuit and the transponder and so on. Systematic testing can also achieve night work, greatly reducing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务便携式轨道测试车
本技术涉及轨道测试装置
,特别是一种电务便携式轨道测试车。
技术介绍
随着铁路提速、客运专线、既有线路改造和重大工程大面积的实施,大量铁路电务新技术、新设备开始上道使用(如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补偿电容、应答器等),这些产品的运行质量和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为保证产品的安全性能,必然要定期对其进行巡检,因此用于测试这些设备的电务测试装置便在铁路运输生产中体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对这些设备进行测试的方式主要是靠人工步行和搬运来对设备进行简单的维护和保养,由于维护保养需要在有限的天窗点进行,人员在天窗点步行巡查和进行设备的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夜间作业时也会存在诸多不便,使得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能够在轨道上行进的装置作为代步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电务便携式轨道测试车,以解决靠人工步行搬运来进行设备维护的方式浪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以及该方式在夜间作业不便的问题,以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电务便携式轨道测试车,包括用于承载人员和测试设备的车体,车体分为之间通过合页进行连接的左车体和右车体;所述左车体和右车体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装置整体在天窗点轨道上行进的驱动机构,所述左车体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驱动机构行驶状态的控制机构,位于控制机构后方的左车体上还设置有用于为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提供电能的电池以及用于对装置整体起制动作用的制动手刹。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左车体和右车体采用轻质铝合金型材和防滑板组焊而成。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轴承设置在车体下端面底板上的驱动轴以及位于驱动轴后方的左车体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为驱动轴提供动力的电动机;所述驱动轴的两轴端分别连接一驱动轮,位于驱动轮后方的底板上通过轴承连接有与驱动轮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从动轮;位于左车体下方的驱动轴上设置有链轮一,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联接有链轮二,链轮一和链轮二通过链条连接。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轴分为左右两段且两段之间通过连接法兰连接。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垂直设置于车体上的Y型支架、设置在Y型支架上的控制器、设置在控制器左右两端的Y型支架上用于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旋转手柄以及设置在控制器前方的照明灯;所述旋转手柄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动机的输入端和照明灯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车体的上端面前方设置有用于在装置整体行驶过程中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扶手,Y型支架与扶手之间通过卡箍连接。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电池放置在设置于左车体上端面上的电池箱座椅内部。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本技术可以拆卸、携带方便、装置整体重量很轻,将小车整体作为代步工具,充分利用天窗点轨道上无列车的既有条件,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可搭载轨道电路及应答器等产品的测试工装,对轨旁信号设备进行系统性检测,还能够实现在夜间作业,大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所述链轮一与链轮二通过链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左车体,2、右车体,3、电池箱座椅,4、制动手刹,5、扶手,6、Y型支架,7、控制器,8、照明灯,9、旋转手柄,10、驱动轮,11、驱动轴,12、底板,13、链轮一,14、链条,15、链轮二,16、电动机,17、从动轮,18、连接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电务便携式轨道测试车,结合图1至图3所示,包括车体、驱动机构、扶手5、控制机构、电池和制动手刹4。车体分为左车体1和右车体2,左车体1和右车体2之间通过合页进行连接,用于承载人员、轨道电路及应答器等产品测试设备,左车体1和右车体2采用轻质铝合金型材和防滑板组焊而成,极大减少车体重量的同时保证了车体结构的稳固性;驱动机构设置在左车体1和右车体2下方,用于驱动装置整体在天窗点轨道上行进;控制机构设置在左车体1上方,用于控制驱动机构行驶状态;电池设置在控制机构后方的左车体1上,用于为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提供电能;制动手刹4设置在控制机构后方的左车体1上,位于电池的左侧,用于对装置整体起制动作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11、连接法兰18、驱动轮10、从动轮17、链轮一13、链条14、链轮二15和电动机16。车体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多块底板12,驱动轴11通过轴承设置在底板12上,驱动轴11分为左右两段且两段之间通过连接法兰18连接,使得驱动轴11可以拆卸成两段;两个驱动轮10分别设置在驱动轴11的轴端,两个从动轮17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位于驱动轮10后方的底板12上,从动轮17与驱动轮10处于同一直线上,驱动轮10和从动轮17共同作用实现在轨道上行进,两个驱动轮10和两个从动轮17均采用尼龙材质配装摩擦系数小的滚动轴承,减少了重量;链轮一13设置在位于左车体1下方的驱动轴11上,链轮二15通过联轴器联接于电动机16的输出轴,链轮一13与链轮二15之间通过链条14连接;电动机16固定设置在位于驱动轴11后方的左车体1下端面上,电动机16采用专业的48VDC永磁直流电机,用于为驱动轴11提供动力。控制机构具有前进、倒车、调速、照明、刹车等功能,包括Y型支架6、控制器7、旋转手柄9和照明灯8。Y型支架6垂直设置于车体上;控制器7通过Y型支架6设置在左车体1上;旋转手柄9位于控制器7左右两端设置在Y型支架6上用于调节电动机16转速,旋转手柄9的输出端接于控制器7的输入端,工作人员通过旋转手柄9可以实现小车的前进、倒车和调速等功能;照明灯8设置在控制器7的前方,照明灯8的输入端连接于控制器7的输出端,用于实现装置整体的照明功能。车体的上端面前方还设置有扶手5,扶手5通过螺钉设置在车体上,材质为轻质铝管,不仅能够方便拆卸,重量还轻,用于在装置整体在行驶过程中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Y型支架6与扶手5之间通过卡箍连接。电池放置在便携的电池箱座椅3内部,电池采用轻质容量大的48V锂电池;电池箱座椅3除了能够放置容纳电池外,还能作为座椅供工作人员使用。本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工作人员坐到电池箱座椅3上,同时将需要用到的轨道电路及应答器等产品的测试工装放置到右车体2上。工作人员打开控制器7的开关,转动旋转手柄9,控制器7控制驱动机构中的电动机16工作,电动机16带动链轮二15转动,链轮二15通过链条14带动链轮一13以及驱动轴11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机构中的驱动轮10和从动轮17在天窗点轨道上行进。旋转手柄9可以实现本装置的前进、倒车和调速。当需要停车时,松开旋转手柄9同时操作制动手刹4即可。当本技术在夜间作业时,只需打开照明灯8,使得本装置能够在夜间持续作业,且本装置采用的电池续航能力很强,使得本装置能够持续地进行作业。本技术中的各个部位的组件材质重量很轻,且各个组件均可拆卸下来,使得本装置拆卸携带十分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务便携式轨道测试车

【技术保护点】
电务便携式轨道测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人员和测试设备的车体,车体分为之间通过合页进行连接的左车体(1)和右车体(2);所述左车体(1)和右车体(2)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装置整体在天窗点轨道上行进的驱动机构,所述左车体(1)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驱动机构行驶状态的控制机构,位于控制机构后方的左车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为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提供电能的电池以及用于对装置整体起制动作用的制动手刹(4)。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务便携式轨道测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人员和测试设备的车体,车体分为之间通过合页进行连接的左车体(1)和右车体(2);所述左车体(1)和右车体(2)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装置整体在天窗点轨道上行进的驱动机构,所述左车体(1)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驱动机构行驶状态的控制机构,位于控制机构后方的左车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为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提供电能的电池以及用于对装置整体起制动作用的制动手刹(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务便携式轨道测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体(1)和右车体(2)采用轻质铝合金型材和防滑板组焊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务便携式轨道测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轴承设置在车体下端面底板(12)上的驱动轴(11)以及位于驱动轴(11)后方的左车体(1)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为驱动轴(11)提供动力的电动机(16);所述驱动轴(11)的两轴端分别连接一驱动轮(10),位于驱动轮(10)后方的底板(12)上通过轴承连接有与驱动轮(10)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从动轮(17);位于左车体(1)下方的驱动轴(11)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愿邸庆辉徐建雄赵宝全张婷婷马鑫辛春娟朱明英
申请(专利权)人:固安信通信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