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光片磨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5688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镜片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滤光片磨削工艺,包括第一紧固机构、第二紧固机构、第一切削机构、第二切削机构、第一打磨机构和第二打磨机构;第一紧固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两个第一紧固单元,第二紧固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两个第二紧固单元;紧固块内侧壁开有弧形通槽,紧固块中部沿径向开有“Y”形通孔;第一切削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推动杆、两根第一调节杆以及两片切削刀;第二切削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二推动杆、两根第二调节杆以及两片切削刀;第一打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打磨盘;第二打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打磨盘。采用本技术方案时,在对圆形滤光片同时进行双面打磨的同时完成切削操作。

The grinding process of fil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lens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filter grinding process, including a first fastening mechanism, a second fastening mechanism, a first cutting mechanism, a second cutting mechanism, a first grinding mechanism and a second grinding mechanism, and a first fastening mechanism including a first cylinder and two first fastening units, and a second fastening mechanism including a third fastening mechanism. Two cylinders and two second fastening units; the inner wall of the fastening block has a curved channel with a \Y\ hole in the middle of the fastening block; the first cutt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first support rod, the first push rod, two first adjusting rods, and two cutting tools, and the second cutting mechanism includes second braces, second push rods, and two roots. Second adjusting rod and two cutting knife; the first grind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first beating disc, and the second grinding mechanism includes second motors and second dozen grinding discs. When adopting the technical proposal, the circular filter can be simultaneously polished at the same time to complete the cutting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光片磨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光片加工领域,具体涉及滤光片磨削工艺。
技术介绍
滤光片的主要原料是光学玻璃,其折射率比树脂镜片高,因此在同样度数情况下,滤光片要比树脂镜片薄。滤光片的透光率和机械化学性能都比较好,有恒定的折射率、理化性能稳定。在对圆形滤光片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圆形滤光片进行打磨。传统的打磨方式一般是通过人工手持圆形滤光片对其进行打磨,由于圆形滤光片未固定,存在打磨效果差、打磨时间长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目前最常用的打磨方式是通过借助辅助器具将圆形滤光片一面吸附固定,然后对另一面进行打磨,之后吸附固定住打磨完成的一面,再对未打磨一面进行加工。这样的打磨方式提高了打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打磨精度,但是效率未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为了方便后续安装使用,双面打磨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圆形滤光片进行倒角,导致加工程序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对圆形滤光片进行双面打磨,且同时可以对圆形滤光片进行倒角的加工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滤光片磨削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准备一种滤光片磨削设备,包括机架、第一紧固机构、第二紧固机构、第一切削机构、第二切削机构、第一打磨机构和第二打磨机构;所述第一紧固机构位于第二紧固机构上方,第一紧固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紧固单元,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机架上,每个第一紧固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条和圆弧形的紧固块,所述第一支撑条中部铰接于机架上,第一支撑条上端与第一气缸输出轴侧壁铰接,第一支撑条下端与紧固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紧固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紧固单元,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机架上,每个第二紧固单元包括第二支撑条和圆弧形的紧固块,所述第二支撑条中部铰接于机架上,第二支撑条下端与第二气缸输出轴侧壁铰接,第二支撑条上端与紧固块固定连接;所述紧固块内侧壁开有弧形通槽,紧固块中部沿径向开有“Y”形通孔,“Y”形通孔包括主通孔和两个分通孔,分通孔与弧形通槽连通;所述第一切削机构位于第二切削机构上方,第一切削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推动杆、两根第一调节杆以及两片切削刀;所述第一支撑杆中部铰接于机架上,第一支撑杆上端铰接于第一支撑条上部,第一支撑杆下端与第一推动杆一端铰接,第一推动杆另一端位于主通孔内且与第一调节杆一端铰接,第一调节杆位于分通孔内且第一调节杆自由端与切削刀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切削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二推动杆、两根第二调节杆以及两片切削刀;所述第二支撑杆中部铰接于机架上,第二支撑杆下端铰接于第二支撑条下部,第二支撑杆上端与第二推动杆一端铰接,第二推动杆另一端位于主通孔内且与第二调节杆一端铰接,第二调节杆位于分通孔内且第二调节杆自由端与切削刀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打磨盘,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气缸输出轴上,第一打磨盘固定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第二打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打磨盘,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气缸输出轴上,第二打磨盘固定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步骤2:将圆形滤光片放置在第二打磨盘上,然后同时启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输出轴向上收缩,带动第一支撑条绕机架转动,与第一支撑条下端固定连接的两个紧固块逐渐合拢,第一气缸输出轴向上收缩的同时第二气缸输出轴向下收缩,带动第二支撑条绕机架转动,与第二支撑条上端固定连接的两个紧固块逐渐合拢;当四个紧固块合拢后,圆形滤光片的棱边固定在弧形通槽内;步骤3:步骤2中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启动的同时,第一支撑杆在第一支撑条的作用下绕机架转动,从而推动主通孔内的第一推动杆移动,第一推动杆移动的过程中推动分通孔内的第一调节杆移动,当第一调节杆自由端的切削刀与圆形滤光片的棱边接触后,切削刀对圆形滤光片的其中两段棱边进行切削;同时第二支撑杆在第二支撑条的作用下绕机架转动,从而推动主通孔内的第二推动杆移动,第二推动杆移动的过程中推动分通孔内的第二调节杆移动,当第二调节杆自由端的切削刀与圆形滤光片的棱边接触后,切削刀对圆形滤光片的另外两段棱边进行切削;步骤4:当圆形滤光片固定后,同时关闭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然后同时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打磨盘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对圆形滤光片上表面进行打磨,同时第二打磨盘在第人电机的作用下对圆形滤光片下表面进行打磨;步骤5:圆形滤光片上、下表面打磨完成后,同时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然后同时启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输出轴向下伸长,带动第一支撑条绕机架反方向转动,与第一支撑条下端固定连接的两个紧固块逐渐张开,同时第二气缸输出轴向上伸长,带动第二支撑条绕机架反方向转动,与第二支撑条上端固定连接的两个紧固块逐渐张开,圆形滤光片留置在第二打磨盘上,直接将其取下即可。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第一气缸、第一支撑条、第二气缸、第二支撑条、紧固块以及紧固块上的弧形通槽配合,可以对圆形滤光片的棱边进行固定,同时与第一电机、第一打磨盘、第二电机和第二打磨盘配合,可以对圆形滤光片同时进行双面打磨,相对现有的打磨技术而言,提高了打磨的效率,对圆形滤光片的棱边进行固定的同时在第一支撑杆、第一推动杆、第一调节杆、第二支撑杆、第二推动杆、第二调节杆和切削刀的配合下,在对圆形滤光片进行固定的同时完成圆形滤光片棱边的切削,减少了后续单独的切削工艺,同样提高了圆形滤光片的加工效率。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和第二电机输出轴上均固定有收集箱,所述第一打磨盘和第二打磨盘上均开有孔隙,所述收集箱内分别安装有抽吸第一打磨盘和第二打磨盘打磨产生废屑的抽风机。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可以对第一打磨盘和第二打磨盘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避免环境污染,同时可以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第二气缸输出轴上固定有收集盒。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圆形滤光片棱边切削后产生的肥料可以通过收集盒进行收集,减少打扫工作场地的工序。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Y”形通孔内设有石墨层。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确保第一切削机构和第二切削机构的正常运行。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弧形通槽内设有橡胶层。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固定圆形滤光片可以增加稳定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在对圆形滤光片同时进行双面打磨的同时完成切削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滤光片磨削设备主视图(其中第二支撑杆和第二紧固单元未画出);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滤光片磨削设备左视图(其中第一支撑杆和第一紧固单元未画出);图3为紧固块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气缸1、第一支撑条2、紧固块3、第二气缸4、收集盒5、第二支撑条6、弧形通槽7、“Y”形通孔8、第一支撑杆9、第一推动杆10、第一调节杆11、切削刀12、第二支撑杆13、第二推动杆14、第二调节杆15、第一电机16、第一打磨盘17、第二电机18、第二打磨盘19、收集箱20。滤光片磨削工艺的具体磨削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准备一种如图1、2、3所示的滤光片磨削设备,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紧固机构、第一切削机构和第一打磨机构,以及位于下方的第二紧固机构、第二切削机构和第二打磨机构。第一紧固机构包括第一气缸1和左右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紧固单元,第一气缸1固定在机架上;每个第一紧固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条2和圆弧形的紧固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滤光片磨削工艺

【技术保护点】
滤光片磨削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准备一种滤光片磨削设备,包括机架、第一紧固机构、第二紧固机构、第一切削机构、第二切削机构、第一打磨机构和第二打磨机构;所述第一紧固机构位于第二紧固机构上方,第一紧固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紧固单元,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机架上,每个第一紧固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条和圆弧形的紧固块,所述第一支撑条中部铰接于机架上,第一支撑条上端与第一气缸输出轴侧壁铰接,第一支撑条下端与紧固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紧固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紧固单元,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机架上,每个第二紧固单元包括第二支撑条和圆弧形的紧固块,所述第二支撑条中部铰接于机架上,第二支撑条下端与第二气缸输出轴侧壁铰接,第二支撑条上端与紧固块固定连接;所述紧固块内侧壁开有弧形通槽,紧固块中部沿径向开有“Y”形通孔,“Y”形通孔包括主通孔和两个分通孔,分通孔与弧形通槽连通;所述第一切削机构位于第二切削机构上方,第一切削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推动杆、两根第一调节杆以及两片切削刀;所述第一支撑杆中部铰接于机架上,第一支撑杆上端铰接于第一支撑条上部,第一支撑杆下端与第一推动杆一端铰接,第一推动杆另一端位于主通孔内且与第一调节杆一端铰接,第一调节杆位于分通孔内且第一调节杆自由端与切削刀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切削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二推动杆、两根第二调节杆以及两片切削刀;所述第二支撑杆中部铰接于机架上,第二支撑杆下端铰接于第二支撑条下部,第二支撑杆上端与第二推动杆一端铰接,第二推动杆另一端位于主通孔内且与第二调节杆一端铰接,第二调节杆位于分通孔内且第二调节杆自由端与切削刀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打磨盘,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气缸输出轴上,第一打磨盘固定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第二打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打磨盘,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气缸输出轴上,第二打磨盘固定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步骤2:将圆形滤光片放置在第二打磨盘上,然后同时启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输出轴向上收缩,带动第一支撑条绕机架转动,与第一支撑条下端固定连接的两个紧固块逐渐合拢,第一气缸输出轴向上收缩的同时第二气缸输出轴向下收缩,带动第二支撑条绕机架转动,与第二支撑条上端固定连接的两个紧固块逐渐合拢;当四个紧固块合拢后,圆形滤光片的棱边固定在弧形通槽内;步骤3:步骤2中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启动的同时,第一支撑杆在第一支撑条的作用下绕机架转动,从而推动主通孔内的第一推动杆移动,第一推动杆移动的过程中推动分通孔内的第一调节杆移动,当第一调节杆自由端的切削刀与圆形滤光片的棱边接触后,切削刀对圆形滤光片的其中两段棱边进行切削;同时第二支撑杆在第二支撑条的作用下绕机架转动,从而推动主通孔内的第二推动杆移动,第二推动杆移动的过程中推动分通孔内的第二调节杆移动,当第二调节杆自由端的切削刀与圆形滤光片的棱边接触后,切削刀对圆形滤光片的另外两段棱边进行切削;步骤4:当圆形滤光片固定后,同时关闭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然后同时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打磨盘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对圆形滤光片上表面进行打磨,同时第二打磨盘在第人电机的作用下对圆形滤光片下表面进行打磨;步骤5:圆形滤光片上、下表面打磨完成后,同时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然后同时启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输出轴向下伸长,带动第一支撑条绕机架反方向转动,与第一支撑条下端固定连接的两个紧固块逐渐张开,同时第二气缸输出轴向上伸长,带动第二支撑条绕机架反方向转动,与第二支撑条上端固定连接的两个紧固块逐渐张开,圆形滤光片留置在第二打磨盘上,将其取下。...

【技术特征摘要】
1.滤光片磨削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准备一种滤光片磨削设备,包括机架、第一紧固机构、第二紧固机构、第一切削机构、第二切削机构、第一打磨机构和第二打磨机构;所述第一紧固机构位于第二紧固机构上方,第一紧固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紧固单元,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机架上,每个第一紧固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条和圆弧形的紧固块,所述第一支撑条中部铰接于机架上,第一支撑条上端与第一气缸输出轴侧壁铰接,第一支撑条下端与紧固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紧固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紧固单元,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机架上,每个第二紧固单元包括第二支撑条和圆弧形的紧固块,所述第二支撑条中部铰接于机架上,第二支撑条下端与第二气缸输出轴侧壁铰接,第二支撑条上端与紧固块固定连接;所述紧固块内侧壁开有弧形通槽,紧固块中部沿径向开有“Y”形通孔,“Y”形通孔包括主通孔和两个分通孔,分通孔与弧形通槽连通;所述第一切削机构位于第二切削机构上方,第一切削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推动杆、两根第一调节杆以及两片切削刀;所述第一支撑杆中部铰接于机架上,第一支撑杆上端铰接于第一支撑条上部,第一支撑杆下端与第一推动杆一端铰接,第一推动杆另一端位于主通孔内且与第一调节杆一端铰接,第一调节杆位于分通孔内且第一调节杆自由端与切削刀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切削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二推动杆、两根第二调节杆以及两片切削刀;所述第二支撑杆中部铰接于机架上,第二支撑杆下端铰接于第二支撑条下部,第二支撑杆上端与第二推动杆一端铰接,第二推动杆另一端位于主通孔内且与第二调节杆一端铰接,第二调节杆位于分通孔内且第二调节杆自由端与切削刀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打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打磨盘,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气缸输出轴上,第一打磨盘固定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第二打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打磨盘,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气缸输出轴上,第二打磨盘固定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步骤2:将圆形滤光片放置在第二打磨盘上,然后同时启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输出轴向上收缩,带动第一支撑条绕机架转动,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红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江北森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