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基铸造耐磨耐蚀合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5296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铁基铸造耐磨耐蚀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成分范围在(重量百分数)C1.5~3.0,Cr10~20,Mo1~3,Si0.5~2.0,Mn0.5~3.0,Ni2~4,Fe余。本发明专利技术兼具较高耐磨耐蚀性及较低的脆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耐磨耐蚀合金,特别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锤式碎煤机锤头、球磨机磨球、制砖机模板、采矿、选矿、泥土装卸等机械上的耐磨蚀部件,以及泵阀等过流部件的耐磨耐蚀合金。碎煤机易损件锤头等部件,在与硬物料强烈冲击状态下工作,其线速度可达70米/秒,不单要求材料具有足够的硬度,还要求材料具有足够的韧性,但二者往往是不相容的,要同时满足是相当困难的。又因为物料首先要经过水洗,含10%左右的水份,部件表面附有薄层水膜和腐蚀组分,所以材料还需具备一定的耐蚀性。目前,国内焦化产业,多采用锤式粉碎机,锤头主要采用45#钢或高锰钢,也有在45#钢上再堆焊耐磨材料的。其使用寿命大部分在15天左右,短的只有3、4天,最长不过20几天。锤头寿命普遍如此之短,需要频繁更换,不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也使粉碎质量下降,由于锤头磨损量不匀,也给设备运行和生产操作带来不少困难。曾从国外进口过锤头,寿命也不理想,且价格很高。面对需求量很大的易损件锤头等材料,必须立足国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耐磨耐蚀合金,其兼具较高耐磨耐蚀性及较低的脆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铁基铸造耐磨耐蚀合金。在合金设计上,根据工况特点,克服了单纯追求高硬度的传统观念,采用骨架状第二相强化韧性基体的技术途径,该合金选择硬度很高的粗大M7C3骨架作强化相,以韧性很好的奥氏体作基体,达到了既提高合金耐磨耐蚀性能,又降低了合金脆性的目的,其特征在于合金成分范围在(重量百分数)C 1.5~3.0,Cr 10~20,Mo 1~3,Si 0.5~2.0,Mn 0.5~3.0,Ni 2~4,Fe余。合金中加入C、Cr、Mo一是强化基体,二是保证形成足够数量的粗大碳化物骨架C和Mn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可扩大奥氏体区,以保持奥氏体在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一定量的Si,一方面起到强化基体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使铸造性能得到改善,合金中Cr和Mo的存在也大大地改善了合金的耐蚀性。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常规的工艺路线,如该合金可采用真空感应--精密铸造或常压感应--砂型铸造工艺,铸件可不经热处理直接使用,也可在850℃时效处理,炉冷或空冷。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附附图说明图1合金的组织(第1炉号),100×。附图2合金的组织(第1炉号时数),2000×。附图3合金的组织(第2炉号),100×。附图4合金的组织(第3炉号),100×。实施例1~6化学成份合金炉号 CCrMoSiMnNiFe1 313 2.5 2 1.5 3余23.114 1 1.8 2 4余32.912 2.1 1.0 1 2.5余4 210 1.5 0.8 1 2.0余52.513 2.4 1.5 2.3 2.9余62.4 12.5 2.3 1.7 2.1 2.8余合金性能和组织合金热处理金相组织 机械性能 冲刷腐蚀率*炉号 HRC ak(J/cm2) g/M2·h1铸态 附图1 41.133 20.6850℃/2h炉冷 附图2 56.2352铸态 附图3 42 33.821.0850℃/2h炉冷 58 343铸态 附图4 40.832 20.3850℃/2h炉冷 55.7334铸态 35 37850℃/2h空冷50 365 铸态40 34850℃/2h空冷52 336 铸态39 35850℃/2h空冷51 35*冲刷腐蚀试验条件介质为含12%(重量百分数)刚五砂水介质。刚玉砂尺寸为60目~90目即160~280μm。试样线速度为9.5米/秒。试验温度为30℃。试验周期为3小时。权利要求1.一种铁基铸造耐磨耐蚀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成分范围在(重量百分数)C 1.5~3.0,Cr 10~20,Mo 1~3,Si 0.5~2.0,Mn 0.5~3.0,Ni 2~4,Fe余。全文摘要一种铁基铸造耐磨耐蚀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成分范围在(重量百分数)C1.5~3.0,Cr10~20,Mo1~3,Si0.5~2.0,Mn0.5~3.0,Ni2~4,Fe余。本专利技术兼具较高耐磨耐蚀性及较低的脆性。文档编号C22C38/44GK1249357SQ98114350公开日2000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魏翔云, 张雅东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基铸造耐磨耐蚀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成分范围在(重量百分数):C 1.5~3.0,Cr 10~20,Mo 1~3,Si 0.5~2.0,Mn 0.5~3.0,Ni 2~4,Fe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翔云张雅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