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立式连接器及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505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侧立式连接器及其组件,其包括具有插接孔的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及数个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绝缘本体设有位于插接孔内的舌板,舌板包括左右相对的第一、第二侧面,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具有前后延伸的接触段、竖直延伸的焊接段及连接在接触段和焊接段之间的连接段,第一端子的接触段上下间隔排布在第一侧面,第二端子的接触段上下间隔排布在第二侧面,第一、第二端子的焊接段排成左右间隔开的四排,第一、第二端子分别包括上端子组和下端子组,上端子组和下端子组的焊接段各自排成一排,从而使得连接器在满足高频要求的前提下,大大减小了连接器在前后方向上的整体长度,满足了小型化发展的需求。

Side vertical connector and its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de vertical connector and its component, which comprises a metal shell, an insulating body and a number of first terminals and second terminals with an inserting hole. The insulat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ongue plate in the socket. The tongue plate includes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ides of the left and right opposite sides,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terminals have the front and back front and the back, respectively. An extended contact section, a vertical extension welding section and a connection section between the contact section and the welding section are arranged on the first side, and the contact section of the first terminal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ide, and the contact section of the second terminal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ide, and the welding sec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terminals is arranged into four rows of left and right intervals. The two terminals include the upper terminal group and the lower terminal group, and the welding segments of the upper terminal group and the lower terminal group are arranged in a row, so that the connector can greatly reduce the overall length of the connector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front and back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high frequency, and meet the needs of the miniaturization develo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立式连接器及其组件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侧立式连接器及其组件。
技术介绍
一般电连接器界面为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其普遍为大众所使用,并以USB2.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传输规格。现有USBType-C电连接器的外型、结构、端子接触方式、端子数目、各端子的距离及各端子的分配都和目前的USB电连接器截然不同。目前的USBType-C插座电连接器包含有设置在胶芯上的上下排平板端子,胶芯外部覆盖有外铁壳等结构,其通常为卧式结构且水平横置的焊接在电路板上,占用横向空间大,安装时易与其它电子组件发生干涉,不利于其它电子组件的排布,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为了克服卧式结构的USB电连接器的使用缺陷,侧立式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在电连接器领域中应用的越来越多。常见的USBType-C侧立式连接器包含有左右两排端子,每一根端子均呈倒L形状,每一排端子皆从下往上从前往后排列在一竖直面内。然而,上述侧立式连接器仅在产品装置结构布局的高度上达到要求,连接器的整体长度仍不能满足目前日趋小型化的发展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侧立式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利于小型化发展的侧立式连接器及其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侧立式连接器,其适于焊接在一电路板上,包括具有插接孔的金属壳体、装设于金属壳体内的绝缘本体及数个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插接孔内的舌板,舌板包括左右相对的第一、第二侧面,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具有前后延伸的接触段、竖直延伸的焊接段及连接在接触段和焊接段之间的连接段,第一端子的接触段上下间隔排布在第一侧面,第二端子的接触段上下间隔排布在第二侧面,第一、第二端子的焊接段排成左右间隔开的四排,第一、第二端子分别包括上端子组和下端子组,上端子组的接触段排布在下端子组的接触段上方,上端子组和下端子组的焊接段各自排成一排。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端子组的焊接段位于上端子组的焊接段的外侧。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的上端子组的连接段呈开口倾斜朝下的“〕”形状,其上臂水平与接触段的后端相连,其下臂竖直与焊接段的上端相连,所述各上端子组的连接段与焊接段位于一竖直面内。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端子组的连接段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长。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的下端子组的连接段具有与接触段后端水平垂直相连的L形第一连接臂及与第一连接臂后端相连的开口倾斜朝前的多折段“∩”形第二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的末端竖直连接有所述焊接段,所述各下端子组的第二连接臂与焊接段位于一竖直面内。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端子组的第二连接臂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长。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内嵌设一金属中隔片,所述中隔片位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第二端子外各注塑成型有一绝缘块,两绝缘块左右扣合在一起,其外侧套设固持一由金属板折弯而成的环形固持件,所述绝缘本体注塑包覆于固持件、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绝缘块外侧。本技术另提供一种侧立式连接器组件,其适于焊接在一电路板上,包括机盒,所述机盒前后贯穿开设有数个左右排列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槽底壁的后部开设有窗口,数个上述侧立式连接器分别朝前装设于容置槽内,侧立式连接器的底部后端固持在窗口内,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焊接段凸伸在机盒下,所述机盒的后端盖设有一后盖。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机盒左右两侧竖直向下插设有一对锁扣片,所述锁扣片的下端凸伸出机盒的下表面锁扣在电路板上。综上所述,本技术侧立式连接器通过将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焊接段排成左右间隔开的四排,且第一、第二端子分别包括上端子组和下端子组,上端子组的接触段排布在下端子组的接触段上方,上端子组和下端子组的焊接段各自排成一排,从而使得连接器在满足高频要求的前提下,大大减小了连接器在前后方向上的整体长度,满足了小型化发展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侧立式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其中,连接器组装在一电路板上。图2为图1所示侧立式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侧立式连接器除却金属壳体和绝缘本体后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图1所示侧立式连接器除却金属壳体和绝缘本体后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5为图3所示侧立式连接器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前视图。图6为图3所示侧立式连接器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侧立式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其中,连接器组件组装在一电路板上。图8为图7所示侧立式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图7所示侧立式连接器组件的机盒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侧立式连接器100,其适于焊接在一电路板200上,包括具有插接孔101的金属壳体10、装设于金属壳体10内的绝缘本体20及数个第一端子30a和第二端子30b,绝缘本体20设有位于插接孔101内的舌板21,舌板21包括左右相对的第一、第二侧面211、212,第一端子30a和第二端子30b分别具有前后延伸的接触段31、竖直延伸的焊接段32及连接在接触段31和焊接段32之间的连接段33,第一端子30a的接触段31上下间隔排布在第一侧面211,第二端子30b的接触段31上下间隔排布在第二侧面212,第一、第二端子30a、30b的焊接段32排成左右间隔开的四排,第一、第二端子30a、30b分别包括上端子组301和下端子组302,上端子组301的接触段31排布在下端子组302的接触段31上方,上端子组301和下端子组302的焊接段32各自排成一排,由此使得连接器在满足高频要求的前提下,大大减小了连接器在前后方向上的整体长度,满足了小型化发展的需求。在本实施例中,下端子组302的焊接段32位于上端子组301的焊接段32的外侧,第一、第二端子30a、30b的上端子组301的连接段33呈开口倾斜朝下的“〕”形状,其上臂331水平与接触段31的后端相连,其下臂332竖直与焊接段32的上端相连,各上端子组301的连接段33与焊接段32位于一竖直面内,上端子组301的连接段33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长;第一、第二端子30a、30b的下端子组302的连接段33具有与接触段31后端水平垂直相连的L形第一连接臂333及与第一连接臂333后端相连的开口倾斜朝前的多折段“∩”形第二连接臂334,第二连接臂334的末端竖直连接有所述焊接段32,各下端子组302的第二连接臂334与焊接段32位于一竖直面内,下端子组302的第二连接臂334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长。在本技术中,绝缘本体20内嵌设一金属中隔片40,中隔片40位于第一端子30a和第二端子30b之间。第一、第二端子30a、30b外各注塑成型有一绝缘块50,两绝缘块50左右扣合在一起,其外侧套设固持一由金属板折弯而成的环形固持件60,固持件60左右两侧后边缘向外延伸向后弯折形成固持片61,中隔片40夹设在两绝缘块50之间,绝缘本体20注塑包覆于固持件60、第一端子30a、第二端子30b、绝缘块5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侧立式连接器及其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立式连接器,适于焊接在一电路板上,其包括具有插接孔的金属壳体、装设于金属壳体内的绝缘本体及数个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插接孔内的舌板,舌板包括左右相对的第一、第二侧面,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具有前后延伸的接触段、竖直延伸的焊接段及连接在接触段和焊接段之间的连接段,第一端子的接触段上下间隔排布在第一侧面,第二端子的接触段上下间隔排布在第二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的焊接段排成左右间隔开的四排,第一、第二端子分别包括上端子组和下端子组,上端子组的接触段排布在下端子组的接触段上方,上端子组和下端子组的焊接段各自排成一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立式连接器,适于焊接在一电路板上,其包括具有插接孔的金属壳体、装设于金属壳体内的绝缘本体及数个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位于插接孔内的舌板,舌板包括左右相对的第一、第二侧面,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具有前后延伸的接触段、竖直延伸的焊接段及连接在接触段和焊接段之间的连接段,第一端子的接触段上下间隔排布在第一侧面,第二端子的接触段上下间隔排布在第二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的焊接段排成左右间隔开的四排,第一、第二端子分别包括上端子组和下端子组,上端子组的接触段排布在下端子组的接触段上方,上端子组和下端子组的焊接段各自排成一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立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子组的焊接段位于上端子组的焊接段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立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的上端子组的连接段呈开口倾斜朝下的“〕”形状,其上臂水平与接触段的后端相连,其下臂竖直与焊接段的上端相连,所述各上端子组的连接段与焊接段位于一竖直面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立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子组的连接段长度由前向后逐渐增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立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的下端子组的连接段具有与接触段后端水平垂直相连的L形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云许立军范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