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大气腐蚀低合金结构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460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大气腐蚀低合金结构钢,其特征在于各合金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8~0.16、Si0.20~0.40、Mn0.80~1.40、P≤0.035、S≤0.035、Cu0.20~0.40、Cr0.40~0.80、Nb0.015~0.05、Al≤0.02,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它是一种耐大气腐蚀性能良好的高强度钢,生产工艺简单,且具有良好的耐大气腐蚀性能和焊接强度,可满足我国输电或通讯塔架、桥梁、车辆等与大气接触环境中钢结构的需要,可广泛制成各种板、管、型材。(*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钢领域,特别是耐大气腐蚀低合金结构钢,其主要用于制造塔架、桥梁、车辆等长期暴露在大气中使用的金属构件。目前现有技术公开的文献技术中苏联专利(SU1822446A3)、日本专利(特开平9-277083、特开平1-92341)、欧洲专利(EP 0841 409 A1)等对耐大气腐蚀钢进行了介绍,但普遍采用向钢中添加Cu、P、Cr、Ni、Al等元素,有的还加As、Ce等元素。如苏联专利SU1822446A3公开的耐大气腐蚀钢成份为(重量百分比)C0.25-0.40 Si0.02-0.15 Mn1.2-1.8 Cu0.002-0.40 Cr0.02-0.40 Nb0.01-0.06 Ni0.02-0.20 As0.01-0.20。上述虽然提高了钢的性能,但成本太高,工艺过程复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通过Cu、Cr、Nb、Al等合金化途径,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且具有良好的耐大气腐蚀性能、焊接性能的高强度耐大气腐蚀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大气腐蚀低合金结构钢,主要合金成份包括C、Si、Mn、Cu、Cr、Nb、Al,其特征在于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8~0.16、Si0.20~0.40、Mn0.80~1.40、P≤0.035、S≤0.035、Cu0.20~0.40、Cr0.40~0.80、Nb0.015~0.05、Al≤0.02,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见表1。专利技术的耐大气腐蚀低合金结构钢经过优选的各合金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C0.08~0.12、Si0.20~0.35、Mn0.80~1.25、P≤0.030、S≤0.030、Cu0.25~0.40、Cr0.45~0.70、Nb0.015~0.03、Al0.008~0.02,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见表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耐大气腐蚀低合金结构钢的合金机理如下Cu是在低合金耐大气腐蚀钢中耐蚀作用最为有效的合金元素,研究表明,Cu加入后,有助于在钢的表面形成致密的、粘附性好的非晶态氧化层保护膜,使腐蚀过程几乎不能进行,时间越长保护膜越致密,耐蚀作用也越明显。另外,Cu可以抵消钢中S的有害作用,Cu与S生成难溶的硫化物,从而抵消了S对钢耐蚀性的有害作用。Cu还是很强的固溶强化元素。使钢的强度显著提高。Cr一般情况下合金元素Cr在Cu的配合下提高低合金耐大气腐蚀性能。Nb在钢中主要作用是细化晶粒改善钢材的强韧性能,同时晶粒的细化也可提高耐蚀性能。Al在钢中主要作用是细化晶粒,改善钢材的强韧性能和加工性能,通过控制轧制等技术,能显著提高钢的低温冲击韧性。C在钢中以碳化物形式存在,Si、Mn起固溶强化的作用,提高钢的强度。为实现高强度要求,加入适量钝化元素Cr、Al,加入微量的Nb可以细化晶粒,改善钢材的强韧性能,尤其能显著提高钢的低温冲击韧性。生产工艺过程(1)转炉冶炼—脱氧合金化—板坯连铸—板坯精整—板坯加热—除鳞—三辊机轧制—四辊机轧制—矫直—冷却—剪切—中板检验入库。(2)转炉冶炼—脱氧合金化—方坯连铸—方坯精整—方坯加热—轧制—冷却—剪切—型钢检验入库。通过优选化学成份,并在冶炼时,进一步降低钢中含量,净化钢质,以及配合相应的控制轧制工艺,使钢质洁净,晶粒细化,耐大气腐蚀、焊接性能、强韧性优良。本专利技术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晶粒度为7.5~8.5级。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易于焊接。其力学性能见表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Cu、Cr、Nb、Al等合金化途径,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且具有良好的耐大气腐蚀性能、焊接性能的高强度耐大气腐蚀钢。实施例表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各合金成份,即C0.12、Si0.33、Mn1.18、P0.023、S0.016、Cu0.31、Cr0.49、Nb0.02、Al0.01,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该钢种的力学性能见表5;在北京、沈阳、青岛三个地区进行室外静态暴露实验结果见表6。表1、本专利技术的化学成份(重量%) 表2、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化学成份(重量%) 表3、本专利技术的力学性能 表4、实施例的化学成份 表5、实施例的力学性能 表6、实施例在北京(城郊大气)、沈阳(工业大气)、青岛(海洋大气)三个地区进行室外静态暴露实验结果权利要求1.一种耐大气腐蚀低合金结构钢,其主要成份包括Fe、C、Si、Mn、Cu、Cr、Nb、Al,其特征在于各合金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8~0.16、Si0.20~0.40、Mn0.80~1.40、P≤0.035、S≤0.035、Cu0.20~0.40、Cr0.40~0.80、Nb0.015~0.05、Al≤0.02,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大气腐蚀低合金结构钢,其特征在于优选以下的各合金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C0.08~0.12、Si0.20~0.35、Mn0.80~1.25、P≤0.030、S≤0.030、Cu0.25~0.40、Cr0.45~0.70、Nb0.015~0.03、Al0.008~0.02,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大气腐蚀低合金结构钢,其特征在于各合金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 0.08~0.16、Si0.20~0.40、Mn 0.80~1.40、P≤0.035、S≤0.035、Cu 0.20~0.40、Cr 0.40~0.80、Nb 0.015~0.05、Al≤0.02,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它是一种耐大气腐蚀性能良好的高强度钢,生产工艺简单,且具有良好的耐大气腐蚀性能和焊接强度,可满足我国输电或通讯塔架、桥梁、车辆等与大气接触环境中钢结构的需要,可广泛制成各种板、管、型材。文档编号C22C38/12GK1353210SQ00133579公开日2002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4日专利技术者蔡漳平, 夏茂森, 殷汝军, 孙玮, 刘江, 孙卫华, 王钧 申请人: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大气腐蚀低合金结构钢,其主要成份包括Fe、C、Si、Mn、Cu、Cr、Nb、Al,其特征在于各合金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8~0.16、Si:0.20~0.40、Mn:0.80~1.40、P:≤0.035、S:≤0.035、Cu:0.20~0.40、Cr:0.40~0.80、Nb:0.015~0.05、Al:≤0.02,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漳平夏茂森殷汝军孙玮刘江孙卫华王钧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