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蒸汽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4140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蒸汽锅炉,包括箱体,箱体中设置有加热控制器和炉体,所述的炉体外裹设有保温层,炉体的底部为平底结构、顶部为弧形结构,炉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炉体的底部进行加热的底盘加热器,箱体内设置有支架,炉体及底盘加热器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的底盘加热器包括底盘座,底盘座上设置有一凹腔,凹腔中设置有盘式电感线圈;炉体外的保温层上缠绕设置有由下至上的第一加热线圈、第二加热线圈和第三加热线圈,保温层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加热线圈的凹槽结构,第一加热线圈、第二加热线圈和第三加热线圈的缠绕密度依次降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磁蒸汽锅炉,能够将水转换高温蒸汽,转换速度快。

An electromagnetic steam boi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omagnetic steam boiler, which includes a heating controller and a furnace body in the box. The furnace body is covered with an insulation layer in vitro,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body is a flat bottom structure, the top is an arc structure, and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is provided with a chassis heater for heating the bottom of the furnace body and the box body. The furnace body and the chassis heater are set on the bracket. The chassis heater comprises a chassis seat, a concave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chassis seat, a coil inductance coil is arranged in the concave cavity, and the first heating coil, the second heating coil and the third heating coil are arranged on the heat insulation layer of the furnace in the outside of the furnace. The surface of the temperatur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structure for holding the heating coil, and the winding density of the first heating coil, the second heating coil and the third heating coil decreases in turn. The electromagnetic steam boil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vert water to high temperature steam, and the conversion speed is fa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蒸汽锅炉
本技术属于电磁加热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蒸汽锅炉。
技术介绍
熔盐储能清洁供热技术是利用弃风弃光时段或晚上低谷时段内的低谷电加热熔盐,利用熔盐蓄热技术将热量储存起来,在其它时段进行供热的新型的绿色供暖技术。熔盐储存的热量通过换热器而将热量转换到客户端的热水管或者蒸汽管道使用,从而实现一个热传递的过程,但是熔盐储能设备在停止运行后,换热器中的熔盐冷却,然后在换热器中熔盐板结,再次启动时,则容易形成堵塞,需要通过预热装置对换热器进行预热,保证板结的熔盐再次融化,保证顺畅流通,但是现有的预热装置通过为电阻丝作为加热主体,然后将水加热成热水,但是加热温度低,很难将熔盐融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磁蒸汽锅炉,利用电磁加热的原理,提供高温蒸汽作为加热热源,温度高,能够实现对板结熔盐的快速融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蒸汽锅炉,包括箱体,箱体中设置有加热控制器和炉体,所述的炉体外裹设有保温层,炉体的底部为平底结构、顶部为弧形结构,炉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炉体的底部进行加热的底盘加热器,箱体内设置有支架,炉体及底盘加热器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的底盘加热器包括底盘座,底盘座上设置有一凹腔,凹腔中设置有盘式电感线圈;炉体外的保温层上缠绕设置有由下至上的第一加热线圈、第二加热线圈和第三加热线圈,保温层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加热线圈的凹槽结构,第一加热线圈、第二加热线圈和第三加热线圈的缠绕密度依次降低,第一加热线圈、第二加热线圈、第三加热线圈和盘式电感线圈均与加热控制器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加热线圈、第二加热线圈和第三加热线圈的缠绕圈数依次减少。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加热线圈、第二加热线圈和第三加热线圈的缠绕位置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优选地,所述的炉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炉体的固定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炉体一侧的定位部件、以及设置在炉体另外一侧的可调节锁定部件,所述的其中一个固定机构设置在支架上、另一个固定机构设置在箱体的顶壁上。优选地,所述的炉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液面高度的液位计。优选地,所述的箱体内还设置有用于隔开炉体与加热控制器的隔板。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电磁蒸汽锅炉,通过在炉体上设置有多个电磁加热的加热机构对炉体内的水进行加热,包括底部的底盘加热器以及缠绕在炉体上的多级加热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分为多级加热,保证炉体的内的水能够快速的形成水蒸气,同时每级感应线圈的缠绕密度不同,下部的密度密,提供的热量高,加热快,上部的密度稀,能够起到辅助加热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磁蒸汽锅炉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盘加热器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箱体,2-加热控制器,3-隔板,4-炉体,5-支架,6-底盘加热器,6a-底盘座,6b-盘式电感线圈,7-第一加热线圈,8-第二加热线圈,9-第三加热线圈,10-温度传感器,11-液位计,12-定位部件,13-可调节锁定部件,14-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本技术的电磁蒸汽锅炉,包括箱体1,箱体1中设置有加热控制器2和炉体4,所述的炉体4外裹设有保温层14,炉体4的底部为平底结构、顶部为弧形结构,炉体4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炉体4的底部进行加热的底盘加热器6,箱体1内设置有支架5,炉体4及底盘加热器6设置在支架5上,所述的底盘加热器6包括底盘座6a,底盘座6a上设置有一凹腔,凹腔中设置有盘式电感线圈6b。炉体4外的保温层14上缠绕设置有由下至上的第一加热线圈7、第二加热线圈8和第三加热线圈9,保温层14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加热线圈的凹槽结构,通过设置有凹槽结构,能够方便对线圈进行绕制,第一加热线圈7、第二加热线圈8和第三加热线圈9的缠绕密度依次降低,第一加热线圈7、第二加热线圈8、第三加热线圈9和盘式电感线圈6b均与加热控制器2电连接。炉体4的底部为平底结构,能够与底盘加热器6贴合,便于底盘加热,顶部为弧形结构,能够便于蒸汽从顶部排出。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线圈7、第二加热线圈8和第三加热线圈9的缠绕圈数依次减少,通过从缠绕圈数上依次减少,进一步保证加热温度逐级降低的目的。第一加热线圈7、第二加热线圈8和第三加热线圈9的缠绕位置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来实时监测三个加热线圈处的温度值。炉体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炉体4的固定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炉体4一侧的定位部件12、以及设置在炉体4另外一侧的可调节锁定部件13,所述的其中一个固定机构设置在支架5上、另一个固定机构设置在箱体1的顶壁上。在进行炉体4装配时,可分别在炉体4上下两端通过固定机构进行固定安装,其原理为定位部件12实现定位,将炉体4紧贴定位部件12,通过可调节锁定部件13对另一侧进行锁紧固定,保证炉体4的上下两端均牢固固定。定位部件12和可调节锁定部件13的定位部分,均采用与炉体4贴合的结构,例如炉体4为圆柱状炉体4,则定位部件12和可调节锁定部件13的定位部分均采用弧形面结构,保证安装牢固。炉体4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液面高度的液位计11,实时监测炉体4内的液面高度,从而控制加入的水量。箱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隔开炉体4与加热控制器2的隔板3,通过隔板3将炉体4与加热控制器2隔离开,保证电气安全性。本技术的电磁蒸汽锅炉,通过在炉体4底部和炉体4上均设置电磁感应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能够实现对炉体4的全方位加热,保证水能够快速的转换为蒸汽,转换速度快,加热温度高。炉体4上设置的多级加热线圈,能够根据炉体4内加热情况进行合理分配,例如炉体4下部需要的加热温度较高,则采用底盘加热器6,以及缠绕密度较密以及缠绕圈数较多的缠绕线圈,而上部则采用缠绕密度较稀和缠绕圈数较少的缠绕线圈,保证温度合理分配,水能够快速转换为水蒸气。利用该电磁蒸汽锅炉对熔盐换热器进行预热时,能够通过水蒸气的高温实现对板结的熔盐快速融化,顺畅流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磁蒸汽锅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中设置有加热控制器(2)和炉体(4),所述的炉体(4)外裹设有保温层(14),炉体(4)的底部为平底结构、顶部为弧形结构,炉体(4)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炉体(4)的底部进行加热的底盘加热器(6),箱体(1)内设置有支架(5),炉体(4)及底盘加热器(6)设置在支架(5)上,所述的底盘加热器(6)包括底盘座(6a),底盘座(6a)上设置有一凹腔,凹腔中设置有盘式电感线圈(6b);炉体(4)外的保温层(14)上缠绕设置有由下至上的第一加热线圈(7)、第二加热线圈(8)和第三加热线圈(9),保温层(14)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加热线圈的凹槽结构,第一加热线圈(7)、第二加热线圈(8)和第三加热线圈(9)的缠绕密度依次降低,第一加热线圈(7)、第二加热线圈(8)、第三加热线圈(9)和盘式电感线圈(6b)均与加热控制器(2)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中设置有加热控制器(2)和炉体(4),所述的炉体(4)外裹设有保温层(14),炉体(4)的底部为平底结构、顶部为弧形结构,炉体(4)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炉体(4)的底部进行加热的底盘加热器(6),箱体(1)内设置有支架(5),炉体(4)及底盘加热器(6)设置在支架(5)上,所述的底盘加热器(6)包括底盘座(6a),底盘座(6a)上设置有一凹腔,凹腔中设置有盘式电感线圈(6b);炉体(4)外的保温层(14)上缠绕设置有由下至上的第一加热线圈(7)、第二加热线圈(8)和第三加热线圈(9),保温层(14)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加热线圈的凹槽结构,第一加热线圈(7)、第二加热线圈(8)和第三加热线圈(9)的缠绕密度依次降低,第一加热线圈(7)、第二加热线圈(8)、第三加热线圈(9)和盘式电感线圈(6b)均与加热控制器(2)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斌吴燕杜晓静陈光亚王艳波周本汉
申请(专利权)人:中投亿星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