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它由稀土金属丝及金属包覆层构成。该包芯线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不会断裂,而且在插入钢水中时,不会因软化而上浮,从而能将稀土金属顺利地加入钢水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尤其是涉及用作炼钢添加剂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另外,所用的稀土金属丝的截面直径越小,则越有利于提高喂丝速度和有利于所加入的稀土金属在钢水中均匀分布,以及提高稀土金属的收得率,从而减少了结晶器水口结瘤事故。此外,在连铸中间包中喂稀土金属丝时,由于稀土和夹杂物的分布状况和夹杂物的球化效果均优于在结晶器中喂入稀土金属丝,因此连铸中间包喂稀土金属丝已成为新的技术方向。然而过细的稀土金属丝在喂入钢水时因受热变软而不能喂入或不能喂至指定的深度。因此需要一种绝对不会断裂的及在直径截面很小的情况下仍能进行有效喂入的稀土金属丝。通过提供一种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实现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由稀土金属丝的芯及包覆在该稀土金属丝的外表面上的金属包覆层构成。所述的金属包覆层为钢包覆层;所述的金属包覆层为铝包覆层;所述的钢包覆层为低碳或超低碳钢包覆层;所述的钢包覆层为含碳≤0.05%的钢包覆层;所述的钢包覆层为含碳≤0.1%的钢包覆层;所述的钢包覆层的厚度为0.5-0.1mm;所述的钢包覆层的厚度为0.4-0.2mm;所述的钢包覆层的厚度为0.35-0.25mm;所述的铝包覆层的厚度为0.6-0.1mm;所述的铝包覆层的厚度为0.5-0.2mm;所述的铝包覆层的厚度为0.4-0.2mm;所述的稀土金属丝的芯的截面直径为φ1.0-5.5mm。本专利技术对被用作芯的稀土金属丝的成份无特殊规定,一般只要该成份符合GB/T4153-93的规定即可,所述的稀土金属丝包括单一稀土金属丝和稀土合金丝。根据炼钢工艺要求可采用铝或钢包覆层,优先选用钢包覆层,尤其是低碳或超低碳钢包覆层,以使成品钢的成份尽可能少地被所述钢包覆层中的碳所干扰。本专利技术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在制备、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绝无断裂,甚至已断裂的稀土金属丝通过将其包在金属包覆层中而得以正常使用。金属包覆层的厚度和材质要与被处理的钢水量、钢水温度、喂丝速度相匹配,推荐用薄钢带包覆的包芯线,因为它既可以顺利地插入钢水中,还不会因软化而上浮。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炼钢过程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由稀土金属丝的芯及包在该芯外表面上的金属包覆层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包覆层为钢包覆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包覆层为铝包覆层。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包覆层为低碳或超低碳钢包覆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包覆层为含碳≤0.05%的超低碳钢包覆层。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包覆层为含碳≤0.10%的低碳钢包覆层。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包覆层的厚度为0.5-0.1mm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包覆层的厚度为0.4-0.2mm。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包覆层的厚度为0.35-0.25mm。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包覆层的厚度为0.6-0.1mm。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包覆层厚度为0.5-0.2mm。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包覆层厚度为0.4-0.25mm。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金属丝的芯的截面直径为φ1.0-5.5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它由稀土金属丝及金属包覆层构成。该包芯线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不会断裂,而且在插入钢水中时,不会因软化而上浮,从而能将稀土金属顺利地加入钢水中。文档编号C22C33/00GK1410577SQ01133539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8日专利技术者左生华 申请人:左生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炼钢过程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金属丝包芯线由稀土金属丝的芯及包在该芯外表面上的金属包覆层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生华,
申请(专利权)人:左生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