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lamp device and a shield structure. The shield structure includes a front cut-off edge, a rear edge cut-off edge and a top side surface. The rear cut-off edge should be set with the front cut-off edge. The top side surfac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ront edge and the rear edge. The direction of the cut-off edge of the front side is defined as an inclined direction. A part of the top side is inclined along the inclined direction. The part of the top surface has a predetermined angle between the horizontal surface or the lens axis, and the angle of the predetermined angle is larger than 0 degrees and less than 30 degrees. At least one light forms a dark and dark cut-off line through the occlusion of the front edge. Therefore, the utility model achieves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light collect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灯装置及其遮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切换远近灯状态的车灯装置及其遮板结构。
技术介绍
首先,在现有车灯装置的设计中,远光灯与近光灯的诉求及规范要求不同,远光灯是要求聚光,以达到远距离照射的目的,而近光灯则要求扩光,以求在近距离中,达到视觉宽广的目的。因此,在车灯装置的设计概念中,通常是将远光灯及近光灯分开设计,也就是各有其专用的灯杯,以分别负责远光灯及近光灯的照明。例如,TWM353845号的“行车照明之车灯结构”,是通过各自分开的近灯及远灯模块,以达到近灯及远灯的切换功能。接着,现有车灯装置的发光模块,可分为卤钨灯及HID灯(气体放电式灯,HighIntensityDischargeLamp),其中卤钨灯的电弧长为5.6毫米(millimeter,mm),HID灯的电弧长为4.3毫米,其集光系统大多采用PES(ProjectorEllipsoidSystem)。而HID灯的主要发光型态是集中在两个电极处,因此,远光灯的聚光可以由靠近光强极高的光点进行配光,而近光灯则可由远离高光强的电弧进行配光。然而,由于发光二极体(Light-emittingdiode,LED)的发光型态为均匀面光源,并没有特别突出的高光强区域,因此也较难在单一透镜的架构下设计出远近合一的车灯装置。另外,现有车灯装置若是要在单一透镜架构下设计出远近合一的车灯装置,其整体的体积将会较大,且发光强度也仅能达到符合法规规范的门槛值。接着,现有设置于车用前照灯的发光二极体模块为了要模仿卤钨灯丝及HID灯的电弧长度及大小,都是采用连续式的连晶式发光二极体封装态样,且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结构包括:一前侧截止边缘;一后侧截止边缘,所述后侧截止边缘与所述前侧截止边缘彼此相对应设置;以及一顶侧表面,所述顶侧表面连接于所述前侧截止边缘与所述后侧截止边缘之间,其中,所述前侧截止边缘朝向所述后侧截止边缘延伸的方向定义为一倾斜方向,所述顶侧表面的一部分沿着所述倾斜方向倾斜,所述顶侧表面的所述一部分与一水平面或一透镜光轴之间具有一预定倾角,所述预定倾角的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30度;其中,至少一光线通过所述前侧截止边缘的遮挡而形成一明暗截止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结构包括:一前侧截止边缘;一后侧截止边缘,所述后侧截止边缘与所述前侧截止边缘彼此相对应设置;以及一顶侧表面,所述顶侧表面连接于所述前侧截止边缘与所述后侧截止边缘之间,其中,所述前侧截止边缘朝向所述后侧截止边缘延伸的方向定义为一倾斜方向,所述顶侧表面的一部分沿着所述倾斜方向倾斜,所述顶侧表面的所述一部分与一水平面或一透镜光轴之间具有一预定倾角,所述预定倾角的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30度;其中,至少一光线通过所述前侧截止边缘的遮挡而形成一明暗截止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结构还包括:一前侧表面以及对应于所述前侧表面的一后侧表面,其中,所述前侧截止边缘包括一第一前侧线段、一第二前侧线段以及连接于或位于所述第一前侧线段与所述第二前侧线段之间的一前侧转折线段,所述后侧截止边缘包括一第一后侧线段、一第二后侧线段以及连接于或位于所述第一后侧线段与所述第二后侧线段之间的一后侧转折线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侧表面包括一第一反射面、一第二反射面以及连接于或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的一转折反射面,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前侧线段与所述第一后侧线段之间,所述第二反射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前侧线段与所述第二后侧线段之间,所述转折反射面设置于所述前侧转折线段与所述后侧转折线段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侧表面还包括一第一连接线段以及一第二连接线段,所述第一连接线段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线段都设置于所述前侧截止边缘与所述后侧截止边缘之间,且所述转折反射面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线段与所述第二连接线段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线段与所述第二连接线段两者呈非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截止边缘呈一弧形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转折线段的长度小于所述后侧转折线段的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截止边缘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前侧线段的一第三前侧线段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前侧线段的一第四前侧线段,所述后侧截止边缘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后侧线段的一第三后侧线段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后侧线段的一第四后侧线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侧表面包括一第一反射面、一第二反射面以及连接于或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的一转折反射面,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设置于所述第三前侧线段与所述第三后侧线段之间,所述第二反射面设置于所述第四前侧线段与所述第四后侧线段之间,所述转折反射面设置于所述前侧转折线段与所述后侧转折线段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结构还包括:一第三反射面以及一第四反射面,所述第三反射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转折反射面之间,所述第四反射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转折反射面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以及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水平面或所述透镜光轴呈平行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结构还包括:一余光反射板,所述余光反射板设置于所述前侧表面上,且所述余光反射板具有一余光反射面,其中,所述余光反射面与所述水平面或所述透镜光轴之间具有一介于10度至50度之间的角度。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结构还包括:两个光型修整板,两个所述光型修整板都设置于所述前侧表面上,且两个所述光型修整板分别位于所述余光反射板的两个相反侧边。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结构还包括:一光型修整板,其中,所述光型修整板设置于所述前侧表面上。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明暗截止线为符合一汽车前照灯近灯法规的光型。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侧表面的所述第三反射面、所述第四反射面以及所述转折反射面相对于所述遮板结构呈一凹槽状结构。15.一种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装置包括:一承载基座;一第一反射结构,所述第一反射结构设置在所述承载基座上,所述第一反射结构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焦点以及对应于所述第一反射结构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焦点的至少一个第二焦点;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
申请(专利权)人:诚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