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编织铜带物理散热的汽车LED灯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4094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编织铜带物理散热的汽车LED灯泡,包括LED灯体、灯罩、若干条编织铜带与散热底座,所述散热底座包括安装层与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为中空结构,其内设有第一吸热层与驱动风轮,所述LED灯体位于在安装层上,且罩于灯罩内,所述灯罩与安装层相连接,所述灯罩内壁设有第二吸热层,所述编织铜带一端与第一吸热层相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吸热层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设计利用了编织铜带的金属散热性与很强的柔韧性,能够及时的将LED灯泡产生的热量散出,另外在整个散热的过程中很好的利用了编织铜带的物理性质,整体设计简洁实用,散热效果好,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便于推广。

A car LED bulb using physical heat dissipation of braiding copper stri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LED bulb which uses a woven copper belt in physical heat dissipation, including a LED lamp body, a lamp shade, a number of braided copper belts and a heat dissipation base. The heat dissipation base comprises an installation layer and a cooling layer. The heat dissipation layer is a hollow structure with a first heat absorbing layer and a driving wind wheel, and the LED lamp body is located in the air. The lamp cov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stallation layer,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lamp cover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heat absorbing layers, one end of the braided copper b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heat absorbing layer,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heat absorbing layer, and the whole design of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metal heat dissipation and the strong flexibility of the braided copper belt. In time, the heat generated by LED bulbs can be dispersed. In additi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braided copper strip are well used in the whole heat dissipation process. The overall design is concise and practical,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is good. It has a broad market prospect and is easy to populariz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编织铜带物理散热的汽车LED灯泡
本技术涉及汽车照明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编织铜带物理散热的汽车LED灯泡。
技术介绍
汽车在夜间行驶时需要使用照明灯管观察路况,汽车的LED灯泡往往都是密封在灯罩内,灯罩的作用虽然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但是由于其密封性导致LED灯泡产生的热量也不易散出,时间久了会对LED灯泡产生损坏,目前市场上采用的散热片大多为刚性结构,在一些空间有限的区域内不易操作,编织铜带由于其金属性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同时也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因此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利用编织铜带物理散热的汽车LED灯泡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编织铜带物理散热的汽车LED灯泡,本技术整体设计利用了编织铜带的金属散热性与很强的柔韧性,能够及时的将LED灯泡产生的热量散出,另外在整个散热的过程中很好的利用了编织铜带的物理性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编织铜带物理散热的汽车LED灯泡,包括LED灯体、灯罩、若干条编织铜带与散热底座,所述散热底座包括安装层与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为中空结构,其内设有第一吸热层与驱动风轮,所述LED灯体位于在安装层上,且罩于灯罩内,所述灯罩与安装层相连接,所述灯罩内壁设有第二吸热层,所述编织铜带一端与第一吸热层相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吸热层相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罩内壁设有固定夹,所述编织铜带夹在固定夹上且紧贴第二吸热层。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层上设有散热网孔。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吸热层与第二吸热层为金属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罩与安装层呈螺旋结构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灯罩内设有的第二吸热层,将LED灯体产生的热量先吸附进来,通过连接的编织铜带将吸附的热量进行传导,编织铜带将灯罩内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层内的第一吸热层,通过散热层内的驱动风轮工作,将热量散发出去,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吸热层在灯罩内的分布仅限于四周,灯罩的顶层并没设有吸热层,其目的是防止遮挡LED灯泡发出的光亮,本技术整体设计利用了编织铜带的金属散热性与很强的柔韧性,能够及时的将LED灯泡产生的热量散出,另外在整个散热的过程中很好的利用了编织铜带的物理性质,整体设计简洁实用,散热效果好,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灯罩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层结构俯视图;图中:1-LED灯体;2-灯罩;3-编织铜带;4-散热底座;5-安装层;6-散热层;7-第一吸热层;8-驱动风轮;9-第二吸热层;10-固定夹;11-散热网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编织铜带物理散热的汽车LED灯泡,包括LED灯体1、灯罩2、若干条编织铜带3与散热底座4,所述散热底座4包括安装层5与散热层6,所述散热层6为中空结构,其内设有第一吸热层7与驱动风轮8,所述LED灯体1位于在安装层5上,且罩于灯罩2内,所述灯罩2与安装层5相连接,所述灯罩2内壁设有第二吸热层9,所述编织铜带3一端与第一吸热层7相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吸热层9相连接;所述灯罩2内壁设有固定夹10,所述编织铜带3夹在固定夹10上且紧贴第二吸热层9;所述散热层6上设有散热网孔11;所述第一吸热层7与第二吸热层9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灯罩2与安装层5呈螺旋结构相连接。本技术通过在灯罩2内设有的第二吸热层9,将LED灯体1产生的热量先吸附进来,通过连接的编织铜带3将吸附的热量进行传导,编织铜带3将灯罩2内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层6内的第一吸热层7,通过散热层6内的驱动风轮8工作,将热量散发出去,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吸热层9在灯罩2内的分布仅限于四周,灯罩2的顶层并没设有吸热层,其目的是防止遮挡LED灯泡1发出的光亮。基于上述,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整体设计利用了编织铜带3的金属散热性与很强的柔韧性,能够及时的将LED灯泡1产生的热量散出,另外在整个散热的过程中很好的利用了编织铜带3的物理性质,整体设计简洁实用,散热效果好,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便于推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利用编织铜带物理散热的汽车LED灯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编织铜带物理散热的汽车LED灯泡,其特征在于:包括LED灯体(1)、灯罩(2)、若干条编织铜带(3)与散热底座(4),所述散热底座(4)包括安装层(5)与散热层(6),所述散热层(6)为中空结构,其内设有第一吸热层(7)与驱动风轮(8),所述LED灯体(1)位于在安装层(5)上,且罩于灯罩(2)内,所述灯罩(2)与安装层(5)相连接,所述灯罩(2)内壁设有第二吸热层(9),所述编织铜带(3)一端与第一吸热层(7)相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吸热层(9)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编织铜带物理散热的汽车LED灯泡,其特征在于:包括LED灯体(1)、灯罩(2)、若干条编织铜带(3)与散热底座(4),所述散热底座(4)包括安装层(5)与散热层(6),所述散热层(6)为中空结构,其内设有第一吸热层(7)与驱动风轮(8),所述LED灯体(1)位于在安装层(5)上,且罩于灯罩(2)内,所述灯罩(2)与安装层(5)相连接,所述灯罩(2)内壁设有第二吸热层(9),所述编织铜带(3)一端与第一吸热层(7)相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吸热层(9)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编织铜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凤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智钜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