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引流砂灌砂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2836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包引流砂灌砂平台,包括设于钢包上方的操作平台、T形支架、定滑轮、滑绳、卷扬机、灌砂管、灌砂斗、距离传感器、控制装置,所述的T形支架设于操作平台上,所述的定滑轮分别设于T形支架顶部的两端,所述的灌砂斗设于灌砂管的顶端,所述的T形支架顶部一端的下方的地面上设有卷扬机,另一端的下方设有灌砂斗,所述的滑绳的一端与卷扬机连接,另一端与灌砂斗连接,且滑绳跨设于两个定滑轮上,所述的操作平台设有灌砂管通孔,所述的灌砂管的下端穿过灌砂管通孔,所述的灌砂管的下部套设有倒梯形配重,所述的灌砂管的上部侧面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的距离传感器相对的操作平台上设有通孔。

A ladle sand drainage sand filling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dle sand drainage sand filling platform, which includes an operation platform, a T shaped bracket, a fixed pulley, a sliding rope, a hoist, a sanding pipe, a sand filling bucket, a distance sensor, a control device, and a T shaped bracket on the operating platform, and the fixed pulley on the top of the T shaped bracket respectively. At both ends, the sand filling hopper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sand filling pipe. A windlass is arranged on the ground below the top end of the T shaped bracket, and a sand filling bucket is provided below the other end. One end of the sliding rope is connected with a hoist,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and filling bucket, and the sliding rope is straddled on two fixed pulleys. The operating platform described is set up. The upper end of the sand fill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n inverted trapezium. The upper side of the sand fill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distance sensor, and a hole is provided on the operating platform relative to the distance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包引流砂灌砂平台
本技术属于炼钢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钢包引流砂灌砂平台。
技术介绍
引流砂作为钢包底部水口填充材料,用于钢包自动开浇,防止钢水冻结而堵塞水口。现有的灌砂平台距钢包底落差达通常可达4m以上,如在操作平台上直接人工投掷引流砂,不仅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且操作麻烦,投放精度低,引流砂浪费大,甚至还会造成渣子带入到钢包水口座砖而出现堵塞无法自引的问题,非常的麻烦;虽然目前已有了灌砂管式引流设备,但是其一是人工操作不便于控制灌砂位置,二是灌砂管容易出现摆动而造成灌偏的现象。为此,研发一种灌砂精度高,操作方便,便于控制灌砂位置,防止灌偏的钢包引流砂灌砂平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引流砂灌砂平台。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设于钢包上方的操作平台、T形支架、定滑轮、滑绳、卷扬机、灌砂管、灌砂斗、距离传感器、控制装置,所述的T形支架设于操作平台上,所述的定滑轮分别设于T形支架顶部的两端,所述的灌砂斗设于灌砂管的顶端,所述的T形支架顶部一端的下方的地面上设有卷扬机,另一端的下方设有灌砂斗,所述的滑绳的一端与卷扬机连接,另一端与灌砂斗连接,且滑绳跨设于两个定滑轮上,使滑绳与两个定滑轮滑动配合,所述的操作平台设有灌砂管通孔,所述的灌砂管的下端穿过灌砂管通孔,所述的灌砂管的下部套设有倒梯形配重,所述的灌砂管的上部侧面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的距离传感器相对的操作平台上设有通孔,所述的操作平台与地面之间设有隔墙,且隔墙位于卷扬机与灌砂管之间,所述的控制装置分别与卷扬机、距离传感器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自动控制的方式,能够自动将灌砂管送至钢包,同时距离传感器能够实时测量距离,便于工人调整灌砂位置,不仅有效提高灌砂精度,而且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灌砂管穿过操作平台的灌砂管通孔,灌砂管通孔对灌砂管起稳定作用,有效防止灌砂管摆动跑偏;倒梯形配重进一步增强灌砂管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操作平台,2-T形支架,3-定滑轮,4-滑绳,5-卷扬机,6-灌砂管,7-灌砂斗,8-距离传感器,9-地面,10-倒梯形配重,11-通孔,12-隔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设于钢包上方的操作平台1、T形支架2、定滑轮3、滑绳4、卷扬机5、灌砂管6、灌砂斗7、距离传感器8、控制装置,所述的T形支架2设于操作平台1上,所述的定滑轮3分别设于T形支架2顶部的两端,所述的灌砂斗7设于灌砂管6的顶端,所述的T形支架2顶部一端的下方的地面9上设有卷扬机5,另一端的下方设有灌砂斗7,所述的滑绳4的一端与卷扬机5连接,另一端与灌砂斗7连接,且滑绳4跨设于两个定滑轮3上,使滑绳4与两个定滑轮3滑动配合,所述的操作平台1设有灌砂管通孔,所述的灌砂管6的下端穿过灌砂管通孔,所述的灌砂管6的下部套设有倒梯形配重10,所述的灌砂管6的上部侧面设有距离传感器8,所述的距离传感器8相对的操作平台1上设有通孔11,所述的操作平台1与地面9之间设有隔墙12,且隔墙12位于卷扬机5与灌砂管6之间,所述的控制装置分别与卷扬机5、距离传感器8电连接。所述的滑绳4为钢丝绳。所述的灌砂斗7内设有杂物滤网。所述的距离传感器8为红外距离传感器或激光距离传感器。所述的T形支架2为刚性支架。所述的通孔11内设有耐高温防雾透光片。所述的隔墙12为挡火墙。所述的控制装置为PLC控制器。本技术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首先钢包位于灌砂管6下方的地面9的预定位置;然后控制卷扬机5,使滑绳4在定滑轮3的滑动配合下将灌砂管6缓慢放下,下放过程中,距离传感器8通过通孔11将灌砂管底端出砂口与钢包之间的距离测出,便于操作工人实时控制下降距离,当灌砂管6下降至指定位置时即可开始灌砂操作;当灌砂完毕后,控制卷扬机5使滑绳4收回,将灌砂管提升至起始位置。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采用自动控制的方式,能够自动将灌砂管送至钢包,同时距离传感器能够实时测量距离,便于工人调整灌砂位置,不仅有效提高灌砂精度,而且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灌砂管穿过操作平台的灌砂管通孔,灌砂管通孔对灌砂管起稳定作用,有效防止灌砂管摆动跑偏;倒梯形配重进一步增强灌砂管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包引流砂灌砂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包引流砂灌砂平台,其特征是:包括设于钢包上方的操作平台(1)、T形支架(2)、定滑轮(3)、滑绳(4)、卷扬机(5)、灌砂管(6)、灌砂斗(7)、距离传感器(8)、控制装置,所述的T形支架(2)设于操作平台(1)上,所述的定滑轮(3)分别设于T形支架(2)顶部的两端,所述的灌砂斗(7)设于灌砂管(6)的顶端,所述的T形支架(2)顶部一端的下方的地面(9)上设有卷扬机(5),另一端的下方设有灌砂斗(7),所述的滑绳(4)的一端与卷扬机(5)连接,另一端与灌砂斗(7)连接,且滑绳(4)跨设于两个定滑轮(3)上,使滑绳(4)与两个定滑轮(3)滑动配合,所述的操作平台(1)设有灌砂管通孔,所述的灌砂管(6)的下端穿过灌砂管通孔,所述的灌砂管(6)的下部套设有倒梯形配重(10),所述的灌砂管(6)的上部侧面设有距离传感器(8),所述的距离传感器(8)相对的操作平台(1)上设有通孔(11),所述的操作平台(1)与地面(9)之间设有隔墙(12),且隔墙(12)位于卷扬机(5)与灌砂管(6)之间,所述的控制装置分别与卷扬机(5)、距离传感器(8)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引流砂灌砂平台,其特征是:包括设于钢包上方的操作平台(1)、T形支架(2)、定滑轮(3)、滑绳(4)、卷扬机(5)、灌砂管(6)、灌砂斗(7)、距离传感器(8)、控制装置,所述的T形支架(2)设于操作平台(1)上,所述的定滑轮(3)分别设于T形支架(2)顶部的两端,所述的灌砂斗(7)设于灌砂管(6)的顶端,所述的T形支架(2)顶部一端的下方的地面(9)上设有卷扬机(5),另一端的下方设有灌砂斗(7),所述的滑绳(4)的一端与卷扬机(5)连接,另一端与灌砂斗(7)连接,且滑绳(4)跨设于两个定滑轮(3)上,使滑绳(4)与两个定滑轮(3)滑动配合,所述的操作平台(1)设有灌砂管通孔,所述的灌砂管(6)的下端穿过灌砂管通孔,所述的灌砂管(6)的下部套设有倒梯形配重(10),所述的灌砂管(6)的上部侧面设有距离传感器(8),所述的距离传感器(8)相对的操作平台(1)上设有通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杨龙刘国龙何春云许国方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濮耐昆钢高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