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25793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填埋气体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气体处理系统,包括进气装置和燃烧室,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和缓冲罐,所述缓冲罐通过输气管连接有一生物滴滤装置,所述生物滴滤装置包括塔体喷淋组件和位于塔体内腔的生物填料板,所述塔体内腔顶部位置还套设有活性炭板,所述活性炭板上还设有透气吸附层,所述塔体顶端出气口通过输气管与一火炬筒连接,所述火炬筒位于燃烧室内腔底部,所述燃烧室还包括内置桶体和壳体,通过设置生物滴滤装置和可叠加放置的活性炭板,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减少空气污染,设置壳体和内置桶体所形成的间隙套设有热交换管使气体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得到回收利用。

A gas treatmen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as treatment system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andfill gas treatment, including an air intake device and a combustion chamber. The intake device includes an intake pipe and a buffer tank. The buffer tank is connected by a gas transmission to a biological trickling device. The biological trickling device includes a tower spray component and an inner chamber of the tower body. The top position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tower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active carbon plate. The activated carbon plat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breathable adsorption layer. The air outlet of the tower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torch through a gas transmission tube, the torch tube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nd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lso includes a built-in barrel body and a shell. The biological trickling filter and the superimposed active carbon plate can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harmful substances and reduce the air pollution. The gap sets formed by the shell and the built-in bucket body are set up with the heat exchange tube to make the heat generated by the gas bur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气体处理
,具体为一种气体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填埋气体中的甲烷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由于甲烷爆炸时需要与空气混合,占到空气中的5%~15%才会发生爆炸,因此在封闭的填埋场内几乎没有爆炸的危险。但是,当填埋气体通过土壤的空隙转移到填埋场以外,并与空气混合时,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填埋气体还含有微量的氨、一氧化碳、二硫化氢、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等物质,会产生恶臭问题和空气污染。填埋气体的两种主要成分(甲烷和二氧化碳)都属于温室气体。但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IPCC)相关规定,未经过处理的填埋气体中二氧化碳为生物质分解的结果,属于自然碳循环的一部分,不计入温室气体。填埋气体中甲烷被列入大气温室气体清单,其温室效应是同体积二氧化碳的20倍,但在处理填埋气体的过程中由于含有甲烷等易燃易爆的气体安全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在燃烧过程中因为装置本身的不足造成能源的浪费和有害物质泄漏造成空气的污染,由此设计出一种合理的气体处理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气体处理系统资源浪费和有害物质泄漏造成空气污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处理系统包括进气装置和燃烧室,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和缓冲罐,所述进气管连接在缓冲罐一侧,所述缓冲罐通过输气管连接有一生物滴滤装置,所述生物滴滤装置包括塔体、喷淋组件和位于塔体内腔的生物填料板,所述塔体顶部设有支撑环,所述塔体内腔顶部位置还套设有活性炭板,所述活性炭板为圆板状,所述活性炭板板面均布有透气孔,所述活性炭板上还设有透气吸附层,所述透气吸附层隔断透气孔,所述塔体顶端出气口通过输气管与一火炬筒连接,所述火炬筒位于燃烧室内腔底部,所述燃烧室还包括内置桶体和壳体,所述内置桶体和壳体均为圆形桶状结构,所述内置桶体套设在火炬筒外侧,所述壳体位于内置桶体外侧,所述壳体和内置桶体所形成的间隙套设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出水口通过热水管与一储水箱连接。优选的,所述储水箱顶部设有自动泄压阀,所述储水箱内腔设有水位水温传感器,所述水位水温传感器与位于储水箱一表面的水位水温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循环水管和位于塔体内腔的喷淋头,所述循环水管一端与喷淋头连接,所述循环水管另一端通过循环泵与塔体下方的出水口连接优选的,所述热交换管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连接有流量控制阀,所述热交换管进水口位于壳体上端,所述热交换管出水口位于壳体下方,所述热交换管出水口与储水箱之间还设有单向阀,所述储水箱和热水管外壁表面均安装有保温层。优选的,所述壳体左侧靠近底座的位置还设有排污管,且排污管连通所述内置桶体内腔。优选的,所述塔体顶端出气口与火炬筒之间还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火炬筒之间设有阻火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缓冲罐出气口处连接有生物滴滤装置吸收填埋气体中的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设置可叠加放置的活性炭板,可根据填埋气体中的有害物浓度,增加或减少活性炭板在支撑环上的叠放数量,进而更高效减少有害物质浓度;通过设置壳体和内置桶体所形成的间隙套设有热交换管使气体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得到回收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热交换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塔体剖视图。图中:1进气装置、2燃烧室、3进气管、4缓冲罐、5输气管、6生物滴滤装置、7塔体、701支撑环、8喷淋组件、81循环水管、82喷淋头、9生物填料板、10活性炭板、101透气孔、102透气吸附层、11火炬筒、12内置桶体、13壳体、14热交换管、15热水管、16储水箱、161自动泄压阀、162水位水温表、17循环泵、18流量控制阀、19排污管、20鼓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种包括进气装置1和燃烧室2,所述进气装置1包括进气管3和缓冲罐4,所述进气管3连接在缓冲罐4一侧,所述缓冲罐4通过输气管5连接有一生物滴滤装置6,所述生物滴滤装置6包括塔体7、喷淋组件8和位于塔体7内腔的生物填料板9,所述塔体7顶部设有支撑环701,所述塔体7内腔顶部位置还套设有活性炭板10,所述活性炭板10为圆板状,所述活性炭板10板面均布有透气孔101,所述活性炭板10上还设有透气吸附层102,所述透气吸附层102隔断透气孔101,所述塔体7顶端出气口通过输气管4与一火炬筒11连接,所述火炬筒11位于燃烧室2内腔底部,所述燃烧室2还包括内置桶体12和壳体13,所述内置桶体12和壳体13均为圆形桶状结构,所述内置桶体12套设在火炬筒11外侧,所述壳体13位于内置桶体12外侧,所述壳体13和内置桶体12所形成的间隙套设有热交换管14,所述热交换管14出水口通过热水管15与一储水箱16连接。其中,所述储水箱16顶部设有自动泄压阀161,所述储水箱16内腔设有水位水温传感器162,所述水位水温传感器162与位于储水箱16一表面的水位水温表163电性连接.所述喷淋组件8包括循环水管81和位于塔体7内腔的喷淋头82,所述循环水管81一端与喷淋头82连接,所述循环水管81另一端通过循环泵17与塔体7下方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热交换管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连接有流量控制阀18,所述热交换管14进水口位于壳体13上端,所述热交换管14出水口位于壳体13下方,所述热交换管14出水口与储水箱16之间还设有单向阀19,所述储水箱16和热水管15外壁表面均安装有保温层。所述壳体13左侧靠近底座的位置还设有排污管19,且排污管19连通所述内置桶体12内腔。所述塔体7顶端出气口与火炬筒11之间还设有鼓风机20。所述鼓风机20与火炬筒11之间设有阻火器21。工作原理:垃圾填埋气体通过缓冲罐4顶部的出气口进入生物滴滤装置6,生物滴滤装置6包括塔体7、喷淋组件8和位于塔体7内腔的生物填料板9,塔体7内腔顶部位置还套设有活性炭板10,活性炭板10为圆板状,活性炭板10板面均布有透气孔101,活性炭板10上还设有透气吸附层102,透气吸附层102隔断透气孔101,喷淋组件8包括循环水管81和位于塔体7内腔的喷淋头82,所述循环水管81一端与喷淋头82连接,所述循环水管81另一端通过循环泵17与塔体7下方的出水口连接,填埋气体中的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在流过生物填料板9过程中被生物填料板9上附着的脱硫菌降解吸收,生物填料板9上的有害物质在喷淋头82喷淋营养液的作用下流入塔体7内腔底部,并且喷淋头82喷射的营养液可调节生物填料板9上的PH值,提高脱硫菌活性,增加降解效率,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设置可叠加放置的活性炭板10,可根据填埋气体中的有害物物质浓度,增加或减少活性炭板10叠放数量,进而更高效减少有害物质浓度;塔体7内腔气体通过输气管5在鼓风机20的作用下流向位于燃烧室2内腔底部的火炬筒11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体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处理系统,包括进气装置(1)和燃烧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1)包括进气管(3)和缓冲罐(4),所述进气管(3)连接在缓冲罐(4)一侧,所述缓冲罐(4)通过输气管(5)连接有一生物滴滤装置(6),所述生物滴滤装置(6)包括塔体(7)、喷淋组件(8)和位于塔体(7)内腔的生物填料板(9),所述塔体(7)顶部设有支撑环(701),所述塔体(7)内腔顶部位置还套设有活性炭板(10),所述活性炭板(10)为圆板状,所述活性炭板(10)板面均布有透气孔(101),所述活性炭板(10)上还设有透气吸附层(102),所述透气吸附层(102)隔断透气孔(101),所述塔体(7)顶端出气口通过输气管(5)与一火炬筒(11)连接,所述火炬筒(11)位于燃烧室(2)内腔底部,所述燃烧室(2)还包括内置桶体(12)和壳体(13),所述内置桶体(12)和壳体(13)均为圆形桶状结构,所述内置桶体(12)套设在火炬筒(11)外侧,所述壳体(13)位于内置桶体(12)外侧,所述壳体(13)和内置桶体(12)所形成的间隙套设有热交换管(14),所述热交换管(14)出水口通过热水管(15)与一储水箱(1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处理系统,包括进气装置(1)和燃烧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1)包括进气管(3)和缓冲罐(4),所述进气管(3)连接在缓冲罐(4)一侧,所述缓冲罐(4)通过输气管(5)连接有一生物滴滤装置(6),所述生物滴滤装置(6)包括塔体(7)、喷淋组件(8)和位于塔体(7)内腔的生物填料板(9),所述塔体(7)顶部设有支撑环(701),所述塔体(7)内腔顶部位置还套设有活性炭板(10),所述活性炭板(10)为圆板状,所述活性炭板(10)板面均布有透气孔(101),所述活性炭板(10)上还设有透气吸附层(102),所述透气吸附层(102)隔断透气孔(101),所述塔体(7)顶端出气口通过输气管(5)与一火炬筒(11)连接,所述火炬筒(11)位于燃烧室(2)内腔底部,所述燃烧室(2)还包括内置桶体(12)和壳体(13),所述内置桶体(12)和壳体(13)均为圆形桶状结构,所述内置桶体(12)套设在火炬筒(11)外侧,所述壳体(13)位于内置桶体(12)外侧,所述壳体(13)和内置桶体(12)所形成的间隙套设有热交换管(14),所述热交换管(14)出水口通过热水管(15)与一储水箱(1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孟辉杨仲云张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飞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