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艳丽专利>正文

一种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24704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双腔引流管,所述双腔引流管包括左腔道和右腔道,所述左腔道通过第一导流管连通引流装置,所述右腔道通过第二导流管连通清洗液瓶,且右腔道内设有单向阀,通过左腔道和右腔道,可以分别进行引流和清洗操作,通过引流装置将患者体内积液排出,通过交叉支撑条可以支撑引流管,通过辅助引流装置可以单次手动的加强引流的效果,通过第二导流管连通的清洗液瓶,可以向病患体内输入清洗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腔引流管可以减少引流管内的积血重新回到患者体内,造成二次污染,而且通过向患者体内输入清洗液可以稀释积血的效果,减少堵塞。

A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for nurs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for nursing, including a double cavity drainage tube. The double cavity drainage tube includes a left cavity canal and a right cavity channel. The left cavity passage is connected by a first diversion tube, the right cavity passage is connected to the cleaning liquid bottle through the second diversion pipe, and a one-way valve is provided in the right cavity passage through the left cavity channel. The drainage and cleaning operation can be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The drainage device can discharge the fluid in the patient's body and support the drainage tube through the cross support bar. Through the auxiliary drainage device, the drainage effect can be strengthened by a single hand. The cleaning liquid bottle connected by the second diversion pipe can be used for the cleaning of the patient. The utility model uses a double cavity drainage tube to reduce the blood accumulation in the drainage tube back to the patient and cause two pollution, and the effect of the blood accumulation can be diluted by the input of the cleaning fluid into the patient's body, and the blockage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上医生给患者做完手术后,在患者手术部位内,如脑腔、腹腔或胸腔内会有血液和脓液浸出,体内残留的积血积液会引起患者的继发性感染,因此需对患者体内的积血积液进行引流排出工作。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手术中向患者体内植入一根硅胶引流管,硅胶管的一端留着体外,从而引导体内积血积液的排出,在患者痊愈后再将硅胶引流管拔除。但是这样操作存在如下问题:1、有时积血积液十分粘稠,易堵塞引流管,不利于其排出;2、当患者体内残留了为数不多的积血积液时,由于数量过少,也不利于其排出;3、如果想通过这根引流管向患者体内注入其它药物溶液时,会将黏着在引流管内壁的积血积液重新带入到患者体内,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双腔引流管,所述双腔引流管包括左腔道和右腔道,所述左腔道通过第一导流管连通引流装置,所述左腔道的内壁均匀设有交叉支撑条,所述左腔道的外侧壁贯穿安装有辅助引流装置,所述右腔道通过第二导流管连通清洗液瓶,且右腔道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引流装置包括积液瓶,所述积液瓶的底端设有控制球阀,所述积液瓶的顶端外壁贯通安装有微型负压泵,所述微型负压泵的进气端设有防水透气膜,且微型负压泵的外端面设有蓄电池,所述微型负压泵通过电导体连接蓄电池,所述辅助引流装置包括引流气囊,所述引流气囊的底部设有排气开关。优选的,所述左腔道的顶端内壁设有瓣膜。优选的,所述左腔道和辅助引流装置通过8字形固定带紧固连接。优选的,所述交叉支撑条的外壁设有锯齿。优选的,所述积液瓶的底端为倒圆锥形。优选的,所述积液瓶的外侧壁设有荧光刻度线,且荧光刻度线的外表面覆盖有透明胶膜。优选的,所述辅助引流装置的顶端设有防水透气膜。优选的,所述右腔道的顶端内壁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形状为倒梯形,且活动槽内安装有和活动槽配合使用的防护塞。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流管上设有流速调节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通过左腔道和右腔道,可以分别进行引流和清洗操作,通过引流装置将患者体内积液排出,通过交叉支撑条可以支撑引流管,通过辅助引流装置可以单次手动的加强引流的效果,通过第二导流管连通的清洗液瓶,可以向病患体内输入清洗液,本技术采用双腔引流管可以减少引流管内的积血重新回到患者体内造成二次污染,而且通过向患者体内输入清洗液可以稀释积血的效果,减少堵塞,一旦积血过少或造成堵塞,利用辅助引流装置可以加大腔道内的负压吸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双腔引流管的横截面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双腔引流管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中:1-双腔引流管、11-左腔道、12-右腔道、13-活动槽、14-防护塞、2-引流装置、21-积液瓶、22-控制球阀、23-微型负压泵、24-蓄电池、3-交叉支撑条、4-辅助引流装置、41-引流气囊、42-排气开关、5-清洗瓶、6-瓣膜、7-8字形固定带、8-荧光刻度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双腔引流管1,所述双腔引流管包括左腔道11和右腔道12,双腔道的引流管可以同时进行引流和清洗,减少更换软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所述左腔道通过第一导流管连通引流装置2,引流装置可以保证相对稳定的引流频率和流速,所述左腔道的内壁均匀设有交叉支撑条3,防止在引流过程中引流管出现扁管的状态,造成引流不畅,影响引流的效果,所述左腔道的外侧壁贯穿安装有辅助引流装置4,当引流过程中出现堵塞或积液过少不便引流时,可以按压辅助引流装置进行引流强度的加大,所述右腔道通过第二导流管连通清洗液瓶5,且右腔道内设有单向阀,防止积液进入清洗液瓶造成腔道污染;所述引流装置包括积液瓶21,所述积液瓶的底端设有控制球阀22,控制球阀相对于传统的拔插式阀门更稳定,而且可以控制积液流出的速度,减少积液喷溅,所述积液瓶的顶端外壁贯通安装有微型负压泵23,所述微型负压泵的进气端设有防水透气膜,防止积液沾染到微型负压泵,且微型负压泵的外端面设有蓄电池24,所述微型负压泵通过电导体连接蓄电池,通过微型负压泵内的电机的圆周运动,在抽气口处与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将气体吸入泵腔,再从排气口排出,使积液瓶形成负压状态,所述辅助引流装置包括引流气囊41,所述引流气囊的底部设有排气开关42,使用时先打开排气开关,使空气从排气开关流出。具体而言,所述左腔道的顶端内壁设有瓣膜6,防止使用辅助引流装置时气体进入到患者体内,同时防止左腔道内的积液反流到患者体内。具体而言,所述左腔道和辅助引流装置通过8字形固定带7紧固连接,防止辅助引流装置从引流管上脱落。具体而言,所述交叉支撑条的外壁设有锯齿,可以将粘稠度高的积液进行分离,减少堵塞。具体而言,所述积液瓶的底端为倒圆锥形,可以使瓶内积液清理的更彻底。具体而言,所述积液瓶的外侧壁设有荧光刻度线8,且荧光刻度线的外表面覆盖有透明胶膜,可以使医护人员在灯光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也能直观的看出瓶内积液量,透明胶膜可以延长荧光刻度线的使用寿命。具体而言,所述辅助引流装置的顶端设有防水透气膜,防止积液进入到引流气囊内。请参阅图3,具体而言,所述右腔道的顶端内壁设有活动槽13,所述活动槽的形状为倒梯形,且活动槽内安装有和活动槽配合使用的防护塞14,倒梯形的活动槽因为形状特点上大下小,当腔道内没有清洗液流出时,可以防止积液进入到腔道内。具体而言,所述第二导流管上设有流速调节器,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调节清洗液的流出速度。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双枪引流管插入患者患处,通过双腔道的引流管可以同时进行引流和清洗,减少更换软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引流装置可以保证相对稳定的引流频率和流速,而交叉支撑条可以防止在引流过程中引流管出现扁管的状态,造成引流不畅,影响引流的效果,当引流过程中出现堵塞或积液过少不便引流时,可以按压辅助引流装置进行引流强度的加大,通过旋转控制球阀可以控制积液流出的速度,减少积液喷溅,通过微型负压泵内的电机的圆周运动,在抽气口处与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将气体吸入泵腔,再从排气口排出,使积液瓶形成负压状态辅助引流装置使用时先打开排气开关,使空气从排气开关流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双腔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引流管(1)包括左腔道(11)和右腔道(12),所述左腔道(11)通过第一导流管连通引流装置(2),所述左腔道(11)的内壁均匀设有交叉支撑条(3),所述左腔道(11)的外侧壁贯穿安装有辅助引流装置(4),所述右腔道(12)通过第二导流管连通清洗液瓶(5),且右腔道(12)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引流装置(2)包括积液瓶(21),所述积液瓶(21)的底端设有控制球阀(22),所述积液瓶(21)的顶端外壁贯通安装有微型负压泵(23),所述微型负压泵(23)的进气端设有防水透气膜,且微型负压泵(23)的外端面设有蓄电池(24),所述微型负压泵(23)通过电导体连接蓄电池(24),所述辅助引流装置(4)包括引流气囊(41),所述引流气囊(41)的底部设有排气开关(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双腔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引流管(1)包括左腔道(11)和右腔道(12),所述左腔道(11)通过第一导流管连通引流装置(2),所述左腔道(11)的内壁均匀设有交叉支撑条(3),所述左腔道(11)的外侧壁贯穿安装有辅助引流装置(4),所述右腔道(12)通过第二导流管连通清洗液瓶(5),且右腔道(12)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引流装置(2)包括积液瓶(21),所述积液瓶(21)的底端设有控制球阀(22),所述积液瓶(21)的顶端外壁贯通安装有微型负压泵(23),所述微型负压泵(23)的进气端设有防水透气膜,且微型负压泵(23)的外端面设有蓄电池(24),所述微型负压泵(23)通过电导体连接蓄电池(24),所述辅助引流装置(4)包括引流气囊(41),所述引流气囊(41)的底部设有排气开关(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腔道(11)的顶端内壁设有瓣膜(6)。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艳丽邓春红袁梅
申请(专利权)人:谭艳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