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用Cr钢和它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222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温韧性和耐冲击性能优良、比不锈钢便宜、耐蚀性能也足够的结构用Cr钢。具体说,是一种结构用Cr钢和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结构用Cr钢特征在于,含有C:0.002~0.02%、N:0.002~0.02%、Si:0.05~1.0%、Mn:0.05~1.0%、P:0.04%以下、S:0.02%以下、Al:0.001~0.1%、Cr:6.0~10.0%,还含有Cu:0.1~1.0%,或还含有从Ni:0.1~1.0%、Mo:0.1~1.0%中选择的1种或2种以上,或还含有从Nb:0.005~0.10%、V:0.005~0.20%中选择的1种或2种以上,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而且钢板表面的Cr浓度是钢板内部Cr浓度-1%以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用Cr钢,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冻集装箱用Cr钢,低温韧性和冲击性能优良,而且比奥氏体系不锈钢便宜,耐蚀性能也足够的结构用Cr钢。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人们的饮食生活提高,对冷冻集装箱的需要急剧增加。由于冷冻集装箱主要是远距离输送食品,作为它的结构部件使用的钢材,要求耐蚀性能和低温韧性好,受到冲击时难以打开孔洞,不产生绝热性能降低。冷冻集装箱使用的部件大致分成骨架材料、外壳材料、内衬材料几大类。内衬材料是冷轧退火板,几乎都是不涂装而使用,可是由于希望有高的低温韧性,作为钢材大多使用奥氏体系不锈钢的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日本工业标准,以下简称为JIS)G 4305规定的SUS304。此SUS304低温韧性优良,延伸率大,屈服比(屈服应力/抗拉强度)小,此外由于加工硬化指数大,因而是冲击时难以打开孔洞,冲击特性优良的不锈钢。可是价格高是一个大的缺点。与此相反,骨架材料和外壳材料用途的钢材以进行涂装为前提。作为外壳材料使用冷轧退火板,高级的冷冻集装箱使用奥氏体系不锈钢的SUS304,但是由于成本高,也使用JIS G 4305规定的,称为SUS410L和SUS410S的约含11%Cr的铁素体系和马氏体系的不锈钢。骨架使用热轧退火板,大多使用降低C和N的11%Cr的马氏体系不锈钢。作为集装箱使用的11%Cr钢,例如在特公昭51-13463号公报中公开了焊接结构用马氏体系不锈钢,含Cr10~18重量%、Ni0.1~3.4%、Si1.0重量%以下和Mn4.0重量%以下,还把C减低到0.03重量%以下,把N降低到0.02重量%以下,利用在焊接热影响区生成粗大马氏体组织,使焊接热影响区的延展性和韧性提高。此外在特公昭57-2873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结构用马氏体系不锈钢,含Cr10~13.5重量%、Si0.5重量%以下和Mn1.0~3.5重量%,把C减低到0.02重量%以下,把N降低到0.02重量%以下,而且限制Ni在小于0.1重量%,由此在焊接前后无须预热、后热处理,焊接部位的韧性和加工性能优良。如焊接学会志vol.57(1988)、No.6、P.432中所述,此钢适合用于以海上集装箱骨架材料为代表的各种结构用部件。这样的11%Cr不锈钢比较便宜,大多作为集装箱的骨架材料或外壳材料用的钢材而使用。希望通过克服与奥氏体系不锈钢的SUS304相比,低温韧性和耐冲击性能差的缺点,降低Cr含量和省略热轧板的退火等,开发可以降低成本的技术。针对这样的课题,在特开平11-30279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建筑用结构用铁素体系不锈钢,含Cr8~16%、Si0.05~1.5%、Mn0.05~1.5%,还使C为0.005~0.1%,N在0.05%以下,(C+N)在0.1%以下,而且调整成分以使在焊接热影响区形成体积率为50%以上的马氏体。可是在特开平11-302795号公报中公开的钢,除了不能得到用于冷冻集装箱所需的足够的低温韧性外,还以热轧下或在再进行热处理、酸洗的状态下的使用为前提,没有考虑进行涂装后的耐蚀性能。此外在特开平11-302737号公报中公开了把含Cr8~16%、Si0.05~1.5%、Mn0.05~1.5%和Ni0.05~1%,还使C为0.005~0.1%、N在0.05%以下,(C+N)在0.1%以下的钢加热到1100~1250℃,在800℃以上完成热轧,在700℃以下卷取、使此后的冷却速度在以5℃/分以下,由此省略热轧板退火的技术,此技术也以热轧或在再进行热处理、酸洗的状态下的使用为前提,没有考虑进行涂装后的耐蚀性能。此外在特愿2003-141462号(对应欧洲专利的申请号03015110.4、申请日2003年7月3日)是由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开发的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用钢板,把含Cr8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下、Si0.01~1.0质量%、Mn0.01~0.30质量%、Cu0.01~1.0质量%、Ni0.01~1.0质量%和V0.01~0.20质量%的钢加热到1100~1280℃,在超过930℃温度下完成热轧,在超过810℃的温度下进行卷取后,使800~400℃的冷却速度为2℃/分以下,可以省略热轧板退火。可是既然特愿2003-141462号的钢是在热轧后进行酸洗的状态下,不涂装而使用为前提的技术,所以不能得到本专利技术中重要的通过控制酸洗量改善表面状态、以及与此相伴的改善涂装后的耐蚀性能的效果。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把提供低温韧性和耐冲击性能优良、而且比奥氏体系不锈钢便宜、耐蚀性能足够的结构用Cr钢、特别是冷冻集装箱用Cr钢作为目的。冷冻集装箱用钢材,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从提高耐蚀性能的观点,特别是从外观设计的观点出发,在表面进行各种涂装。因此涂装后的耐蚀性能变得重要,本专利技术人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需要有在涂装后进行交叉划痕试验片的盐雾试验中1000小时不产生明显锈流的耐蚀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为解决上述课题、以Cr钢为基础大量研究了添加元素对上述各特性的影响,其结果发现通过使Cr含量为6.0~10.0%、使C、N在0.02%以下,对于结构用Cr钢、特别是冷冻集装箱用钢可以兼顾需要的耐蚀性能和韧性·耐冲击性能,可以以比奥氏体系不锈钢更低廉的价格地进行制造,而且可以省略热轧板退火,可以更便宜地进行制造。还认识到作为改善涂装后的耐蚀性能的方法,控制伴随热轧板除去锈皮的钢板表面除去量,兼顾除去锈皮后钢板表面的性状和耐蚀性能是重要的。以这样的认识为基础,达成由以下要点构成的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以质量%计含有C0.002~0.02%、N0.002~0.02%、Si0.05~1.0%、Mn0.05~1.0%、P0.04%以下、S0.02%以下、Al0.001~0.1%、Cr6.0~10.0%,其余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钢板表面的Cr浓度是钢板内部Cr浓度-1%以上的结构用Cr钢。此外本专利技术是在上述专利技术钢中以质量%计还含有Cu0.1~1.0%的结构用Cr钢。此外本专利技术是在上述专利技术钢中以质量%计还含有从Ni0.1~1.0%、Mo0.1~1.0%中选择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结构用Cr钢。此外本专利技术是在上述专利技术钢中以质量%计还含有从Nb0.005~0.10%、V0.005~0.20%中选择的1种或2种的结构用Cr钢。此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用Cr钢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在把以质量%计含有C0.002~0.02%、N0.002~0.02%、Si0.05~1.0%、Mn0.05~1.0%、P0.04%以下、S0.02%以下、Al0.001~0.1%、Cr6.0~10.0%,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钢原料,在再加热后通过热轧制成钢带,然后进行除锈皮处理的热轧钢板的制造工序中,其特征在于,利用除锈皮处理把钢板表面除去10~200μm。此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用Cr钢冷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在上述专利技术钢板的制造方法中,在进行上述除锈皮处理后,进行冷轧、冷轧板退火、酸洗。此外本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用Cr钢板的制造方法,在上述专利技术钢板的制造方法中,上述钢原料还含Cu0.1~1.0%。。此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用Cr钢板的制造方法,在上述专利技术钢板的制造方法中,上述钢原料还含有从Ni0.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用Cr钢,以质量%计含有C:0.002~0.02%、N:0.002~0.02%、Si:0.05~1.0%、Mn:0.05~1.0%、P:0.04%以下、S:0.02%以下、Al:0.001~0.1%、Cr:6.0~10.0%,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钢板表面的Cr浓度是钢板内部Cr浓度-1%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城工太田裕树古君修盐川隆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