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阻燃电动汽车用电缆
本技术涉及阻燃电缆的
,尤其涉及高阻燃电动汽车用电缆。
技术介绍
自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之后,国内外都在积极研制新能源汽车,由于新能源汽车是纯电力驱动,与传统的燃油汽车要求不同,传统的汽车线只具有良好的耐环境性和机械性能,但是却很难满足电动汽车的使用,电力驱动装置需要电缆具有大电流、高电压等特殊性能,同时,将多条线路集中在一起可更好的解决由于汽车线路较多、布线复杂的问题,线缆的各种高科技含量检测设施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在复杂恶劣的境地,湿度大、易燃易爆以及强电磁幅射等恶劣环境不断出现,不安全因素日趋增多,事故频发,为此,我们急需设计出一种高阻燃电动汽车用电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高阻燃电动汽车用电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高阻燃电动汽车用电缆,包括低烟无卤护套,所述低烟无卤护套内设置沿其环形方向设置有绝缘层,且绝缘层与低烟无卤护套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绝缘层上远离低烟无卤护套的一侧设置有阻燃网格,且阻燃网格由多组碳纤维和三聚氰胺纤维,多组所述碳纤维和三聚氰胺纤维,且碳纤维和三聚氰胺纤维之间呈十字交叉排列,多组所述碳纤维和三聚氰胺纤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绝缘层上远离低烟无卤护套的一侧壁上,多组所述碳纤维和三聚氰胺纤维交叉编织的网层之间等距离设置有屏蔽层,且屏蔽层穿过碳纤维和三聚氰胺纤维交叉编织的网层,所述屏蔽层内设置有三块吸热软板,且吸热软板在屏蔽层内呈圆周阵列设置,所述吸热软板与屏蔽层之间设置有缆芯,且缆芯的外侧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设置在吸热软板与屏蔽层之间 ...
【技术保护点】
高阻燃电动汽车用电缆,包括低烟无卤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烟无卤护套(1)内设置沿其环形方向设置有绝缘层(3),且绝缘层(3)与低烟无卤护套(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绝缘层(3)上远离低烟无卤护套(1)的一侧设置有阻燃网格,且阻燃网格由多组碳纤维(4)和三聚氰胺纤维(6),多组所述碳纤维(4)和三聚氰胺纤维(6),且碳纤维(4)和三聚氰胺纤维(6)之间呈十字交叉排列,多组所述碳纤维(4)和三聚氰胺纤维(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绝缘层(3)上远离低烟无卤护套(1)的一侧壁上,多组所述碳纤维(4)和三聚氰胺纤维(6)交叉编织的网层之间等距离设置有屏蔽层(5),且屏蔽层(5)穿过碳纤维(4)和三聚氰胺纤维(6)交叉编织的网层,所述屏蔽层(5)内设置有三块吸热软板(9),且吸热软板(9)在屏蔽层(5)内呈圆周阵列设置,所述吸热软板(9)与屏蔽层(5)之间设置有缆芯(7),且缆芯(7)的外侧设置有填充层(8),所述填充层(8)设置在吸热软板(9)与屏蔽层(5)之间的空隙处。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阻燃电动汽车用电缆,包括低烟无卤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烟无卤护套(1)内设置沿其环形方向设置有绝缘层(3),且绝缘层(3)与低烟无卤护套(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绝缘层(3)上远离低烟无卤护套(1)的一侧设置有阻燃网格,且阻燃网格由多组碳纤维(4)和三聚氰胺纤维(6),多组所述碳纤维(4)和三聚氰胺纤维(6),且碳纤维(4)和三聚氰胺纤维(6)之间呈十字交叉排列,多组所述碳纤维(4)和三聚氰胺纤维(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绝缘层(3)上远离低烟无卤护套(1)的一侧壁上,多组所述碳纤维(4)和三聚氰胺纤维(6)交叉编织的网层之间等距离设置有屏蔽层(5),且屏蔽层(5)穿过碳纤维(4)和三聚氰胺纤维(6)交叉编织的网层,所述屏蔽层(5)内设置有三块吸热软板(9),且吸热软板(9)在屏蔽层(5)内呈圆周阵列设置,所述吸热软板(9)与屏蔽层(5)之间设置有缆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强,祝关平,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铜泉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