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速收费站超宽车辆称量的称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1806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收费站超宽车辆称量的称重装置,计算机Ⅰ设置在收费岛Ⅰ上,计算机Ⅱ设置在收费岛Ⅱ上,收费岛Ⅰ和收费岛Ⅱ相互平行设置,还包括中间凸台,中间凸台设置在收费岛Ⅰ和收费岛Ⅱ之间且与收费岛Ⅰ平行,收费岛Ⅰ与中间凸台之间形成车道Ⅰ,收费岛Ⅱ与中间凸台之间形成车道Ⅱ,所述中间凸台的高度不超过0.3米;称重平台Ⅰ固定在车道Ⅰ内,称重平台Ⅱ固定在车道Ⅱ内;光栅发射端Ⅰ和光栅接收端Ⅰ相对且分别设置在收费岛Ⅰ和中间凸台上,光栅发射端Ⅱ和光栅接收端Ⅱ相对且分别设置在中间凸台和收费岛Ⅱ上。不仅能保证普通车道的数量,而且能对超宽车辆进行整体称重,从而便于收费人员对各种车辆重量的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速收费站超宽车辆称量的称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速收费站的称重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高速收费站超宽车辆称量的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确定驶入高速公路的车辆重量,目前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每个车道均设有一个称重装置,从而对经过收费站的每个车辆进行称重检测。目前的称重装置主要由称重平台和车辆分离器组成,称重平台嵌入在车道的道路面且与道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车辆分离器由相对设置在车道两侧的光栅发射端和光栅接收端组成。在没有车辆通过时,光栅接收端正常接收光栅发射端发出的光信号,此时称重平台的称重数据归零,当有车进入车道内时,此时光栅发射端和光栅接收端之间的光线被遮挡,光栅接收端反馈信号给计算机,此时称重平台对车辆进行称重,并将称重数值反馈给计算机后通过其显示屏进行显示,收费员可知晓该车重量。由于车辆的种类不同,因此其宽度也各有不同,由于小型车辆较多,因此目前收费站为了保证车辆通行效率,一般收费站会设置一条较宽车道和若干普通车道,从而尽可能的设置多条车道便于车辆的通行,由于为了节约空间现有的超宽车道一般为4米,但是有些超宽车辆,其宽度大于4米,如运输风电设备的特宽车辆、重型装载车辆、大型工程车辆、军用特性装配车辆等车体,这样现有收费站中的超宽车道和普通车道均不能满足其正常通过;为了使这些特大型车辆能通过收费站,一般借助超宽车道和周围无称重的道路临时使特大型车辆通过,但是这种通过方式无法对超宽车辆进行整体称重,不利于车辆的管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速收费站超宽车辆称量的称重装置,不仅能保证普通车道的数量,而且能对超宽车辆进行整体称重,从而便于收费人员对各种车辆重量的监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速收费站超宽车辆称量的称重装置,包括称重平台Ⅰ、称重平台Ⅱ、计算机Ⅰ、计算机Ⅱ、光栅发射端Ⅰ、光栅接收端Ⅰ、光栅发射端Ⅱ和光栅接收端Ⅱ,计算机Ⅰ设置在收费岛Ⅰ上,计算机Ⅱ设置在收费岛Ⅱ上,收费岛Ⅰ和收费岛Ⅱ相互平行设置,还包括中间凸台,中间凸台设置在收费岛Ⅰ和收费岛Ⅱ之间且与收费岛Ⅰ平行,收费岛Ⅰ与中间凸台之间形成车道Ⅰ,收费岛Ⅱ与中间凸台之间形成车道Ⅱ,所述中间凸台的高度不超过0.3米;称重平台Ⅰ固定在车道Ⅰ内,称重平台Ⅱ固定在车道Ⅱ内;光栅发射端Ⅰ和光栅接收端Ⅰ相对且分别设置在收费岛Ⅰ和中间凸台上,光栅发射端Ⅱ和光栅接收端Ⅱ相对且分别设置在中间凸台和收费岛Ⅱ上;所述称重平台Ⅱ与计算机Ⅰ和计算机Ⅱ连接,计算机Ⅰ与称重平台Ⅰ、光栅发射端Ⅰ和光栅接收端Ⅰ连接,计算机Ⅱ与光栅发射端Ⅱ和光栅接收端Ⅱ连接。进一步,所述中间凸台的高度为0.2米。进一步,所述中间凸台为长方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称重平台Ⅰ、称重平台Ⅱ、计算机Ⅰ、计算机Ⅱ、光栅发射端Ⅰ、光栅接收端Ⅰ、光栅发射端Ⅱ、光栅接收端Ⅱ和中间凸台相结合的方式,小型车辆经过收费站时可任意选择车道Ⅰ或车道Ⅱ进行称重通过,此时光栅发射端Ⅰ和光栅接收端Ⅰ以及光栅发射端Ⅱ和光栅接收端Ⅱ分别起到车辆分离的作用,也即可同时通过两辆小型车辆,从而有效保证小型车辆的车道数量,当有超宽车辆经过时,先将处于中间凸台的光栅接收端Ⅰ和光栅发射端Ⅱ倾倒,此时超宽车辆横跨中间凸台同时经过车道Ⅰ和车道Ⅱ,光栅发射端Ⅰ和光栅接收端Ⅱ起到车辆分离的作用,称重平台Ⅰ和称重平台Ⅱ同时进行称重,从而使超宽车辆通过收费站时进行整体称重,从而便于收费人员对各种车辆重量的监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原理框图。图中:1、收费岛Ⅰ,2、光栅发射端Ⅰ,3、光栅接收端Ⅰ,4、光栅发射端Ⅱ,5、光栅接收端Ⅱ,6、车道Ⅰ,7、称重平台Ⅰ,8、中间凸台,9、称重平台Ⅱ,10、车道Ⅱ,11、收费岛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称重平台Ⅰ7、称重平台Ⅱ9、计算机Ⅰ、计算机Ⅱ、光栅发射端Ⅰ2、光栅接收端Ⅰ3、光栅发射端Ⅱ4和光栅接收端Ⅱ5,计算机Ⅰ设置在收费岛Ⅰ1上,计算机Ⅱ设置在收费岛Ⅱ11上,收费岛Ⅰ1和收费岛Ⅱ11相互平行设置,还包括中间凸台8,中间凸台8设置在收费岛Ⅰ1和收费岛Ⅱ11之间且与收费岛Ⅰ1平行,收费岛Ⅰ1与中间凸台8之间形成车道Ⅰ6,收费岛Ⅱ11与中间凸台8之间形成车道Ⅱ10,所述中间凸台8的高度不超过0.3米;称重平台Ⅰ7固定在车道Ⅰ6内,称重平台Ⅱ9固定在车道Ⅱ10内;光栅发射端Ⅰ2和光栅接收端Ⅰ3相对且分别设置在收费岛Ⅰ1和中间凸台8上,光栅发射端Ⅱ4和光栅接收端Ⅱ5相对且分别设置在中间凸台8和收费岛Ⅱ11上;所述称重平台Ⅱ9与计算机Ⅰ和计算机Ⅱ连接,计算机Ⅰ与称重平台Ⅰ7、光栅发射端Ⅰ2和光栅接收端Ⅰ3连接,计算机Ⅱ与光栅发射端Ⅱ4和光栅接收端Ⅱ5连接。优选中间凸台8的高度为0.2米,这个高度既能使小型车辆驾驶员识别车道Ⅰ6和车道Ⅱ10,从而防止由于驾驶员未识别造成小型车辆单侧车轮压在中间凸台8上发生危险,另外该高度在不影响大型货车横跨通过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用料,从而降低制造成本。进一步,所述中间凸台8为长方体。在所需设立收费站的地点,设置本技术的收费站,当有小型车辆经过时可任意选择收费站中的车道Ⅰ6或车道Ⅱ10进行称重通过,此时在车辆经过车道Ⅰ6时,光栅发射端Ⅰ2和光栅接收端Ⅰ3之间的光线被遮挡,光栅接收端Ⅰ3反馈信号给计算机Ⅰ,计算机Ⅰ接收到反馈的信号控制称重平台Ⅰ7开始称重并将称重值反馈给计算机Ⅰ进行显示,或者在车辆经过车道Ⅱ10时,光栅发射端Ⅱ4和光栅接收端Ⅱ5之间的光线被遮挡,光栅接收端Ⅱ5反馈信号给计算机Ⅱ,计算机Ⅱ接收到反馈的信号控制称重平台Ⅱ9开始称重并将称重值反馈给计算机Ⅰ和计算机Ⅱ分别进行显示;也即在同一收费站内车道Ⅰ6和车道Ⅱ10可同时通过两辆小型车辆分别进行称重,从而有效保证小型车辆所需的车道数量,当有特宽车辆经过时,先将处于中间凸台的光栅接收端Ⅰ3和光栅发射端Ⅱ4倾倒或拆卸,使光栅接收端Ⅰ4和光栅发射端Ⅱ5的高度低于特宽车辆的底盘,此时超宽车辆横跨中间凸台,其两侧车轮分别经过车道Ⅰ6和车道Ⅱ10,此时光栅接收端Ⅱ5接收不到光线进行反馈信号,同时由于光栅接收端Ⅰ3已经倾倒因此其也接收不到光线故反馈信号,此时称重平台Ⅰ7和称重平台Ⅱ9开始称重,称重平台Ⅰ7将称重值反馈给计算机Ⅰ进行显示,同时称重平台Ⅱ9将称重值分别传递给计算机Ⅰ和计算机Ⅱ进行显示,此时处于收费岛Ⅰ1的收费员通过计算机Ⅰ即可知晓称重平台Ⅰ7和称重平台Ⅱ9的称重值,两者相加后得到超宽车辆的整体重量;完成超宽车辆的称重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高速收费站超宽车辆称量的称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速收费站超宽车辆称量的称重装置,包括称重平台Ⅰ(7)、称重平台Ⅱ(9)、计算机Ⅰ、计算机Ⅱ、光栅发射端Ⅰ(2)、光栅接收端Ⅰ(3)、光栅发射端Ⅱ(4)和光栅接收端Ⅱ(5),计算机Ⅰ设置在收费岛Ⅰ(1)上,计算机Ⅱ设置在收费岛Ⅱ(11)上,收费岛Ⅰ(1)和收费岛Ⅱ(11)相互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凸台(8),中间凸台(8)设置在收费岛Ⅰ(1)和收费岛Ⅱ(11)之间且与收费岛Ⅰ(1)平行,收费岛Ⅰ(1)与中间凸台(8)之间形成车道Ⅰ(6),收费岛Ⅱ(11)与中间凸台(8)之间形成车道Ⅱ(10),所述中间凸台(8)的高度不超过0.3米;称重平台Ⅰ(7)固定在车道Ⅰ(6)内,称重平台Ⅱ(9)固定在车道Ⅱ(10)内;光栅发射端Ⅰ(2)和光栅接收端Ⅰ(3)相对且分别设置在收费岛Ⅰ(1)和中间凸台(8)上,光栅发射端Ⅱ(4)和光栅接收端Ⅱ(5)相对且分别设置在中间凸台(8)和收费岛Ⅱ(11)上;所述称重平台Ⅱ(9)与计算机Ⅰ和计算机Ⅱ连接,计算机Ⅰ与称重平台Ⅰ(7)、光栅发射端Ⅰ(2)和光栅接收端Ⅰ(3)连接,计算机Ⅱ与光栅发射端Ⅱ(4)和光栅接收端Ⅱ(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速收费站超宽车辆称量的称重装置,包括称重平台Ⅰ(7)、称重平台Ⅱ(9)、计算机Ⅰ、计算机Ⅱ、光栅发射端Ⅰ(2)、光栅接收端Ⅰ(3)、光栅发射端Ⅱ(4)和光栅接收端Ⅱ(5),计算机Ⅰ设置在收费岛Ⅰ(1)上,计算机Ⅱ设置在收费岛Ⅱ(11)上,收费岛Ⅰ(1)和收费岛Ⅱ(11)相互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凸台(8),中间凸台(8)设置在收费岛Ⅰ(1)和收费岛Ⅱ(11)之间且与收费岛Ⅰ(1)平行,收费岛Ⅰ(1)与中间凸台(8)之间形成车道Ⅰ(6),收费岛Ⅱ(11)与中间凸台(8)之间形成车道Ⅱ(10),所述中间凸台(8)的高度不超过0.3米;称重平台Ⅰ(7)固定在车道Ⅰ(6)内,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小春王克群王珏罗建房佳张朝柱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康大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徐州派特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