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制作首饰及医疗器件的非晶态合金,特别高含量贵金属基非晶态合金。
技术介绍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Ln-Al-(Ni,Cu)和Zr-Al-(Ni,Cu)系大块非晶研制成功后,非晶态合金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广泛应用于科学与工程技术上。在金属—类金属非晶态合金中,典型的有简单金属基和过渡金属基非晶态合金,此外又出现了Pd-Cu-Si,Pt-Cu-Si,Pd-Ni-P,Pd-Cu-Ni-P,Pt-Cu-P,Pt-Co-Ni-Cu-P等一系列贵金属一类金属非晶态合金。这些非晶态合金都具有较高的非晶形成能力,适用于电极材料,首饰和医疗器件。但是它们都有一定的缺点,有的临界尺寸小,有的贵金属含量低,表面光泽暗,韧性差,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形成大块非晶,贵金属含量高,表面光泽亮度好,又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非晶态合金。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高含量贵金属基非晶态合金,其具体的化学成分(原子个数%)为TM1(a)TM2(b)M(c)。其中,TM1=Pd,Pt,Au中的一个或多个;TM2=Fe,Co,Ni,Cu,Zr,Ti,Ag中的一个或多个;M=Si,P,Al,Sn,B,Ga中的一个或多个; a45-85,b5-40,c10-25。在纯的贵金属中添加适当(10-25at%)的类金属元素,合金的成分接近共晶成分,能显著地降低其熔点,缩短了熔点与玻璃转变温度之间的距离,使液体在冷却过程中能保持过冷液体状态快速通过Tl与Tg之间的区域,避免晶化,从而使合 ...
【技术保护点】
高含量贵金属基非晶态合金,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原子个数%)为:TM↓[1](a)TM↓[2](b)M(c);其中,TM↓[1]=Pd,Pt,Au中的一个或多个;TM↓[2]=Fe,Co,Ni,Cu,Zr,Ti,Ag中的一个或多个;M=Si,P,Al,Sn,B,Ga中的一个或多个;a:45-85,b:5-40,c:10-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刘丽,章安玉,门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