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泄洪强降雨人工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167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泄洪强降雨的人工测量装置。由雨量桶、水位管、排水管组成,安装架固定雨量桶,雨量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承雨口,下部为储雨器,水位管置于雨量桶外的一侧,水位管下部连通雨量桶底部,排水孔在雨量桶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测试泄水建筑物强降雨区的降雨强度,分析降雨强度变化规律与大小,更好为工程设计、运行提供服务。避免了传统强降雨电测中电缆保护点多、成本高,测点成活率较低的缺点。保证了测点成活率、操作简单灵活、测试准确。装置的量程范围为270mm/h~8000mm/h,是翻斗式雨量计、虹吸式雨量计测量范围的扩展与补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泄洪强降雨人工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用于泄水建筑物泄洪强降雨的人工测量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泄水建筑物水力学原型观测

技术介绍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安全、电力供应,供水安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高坝在坝高、泄流量、泄洪功率都已超过目前世界最高水平,高坝泄洪雾化设计通常是工程的关键技术,泄洪强降雨区的降雨强度测量是水力学原型观测难点。相关观测资料表明,泄水建筑物的泄洪雾化影响范围纵向长度可达1.5km,升腾高度可达300m,强降雨区引起的降雨强度可超过2000mm/h,此区域泄流风非常大,环境恶劣,可能存在山坡滚石、排水不畅引起的积水等因素,给降雨强度的测量工作带来麻烦。强降雨区的降雨强度测量常采用电测法,此方法优点是可以保证测量精度与人员安全,缺点是沿程布置的电缆线极易因泄流风、积水、浮土坍塌而损坏,导致不能观测到数据,因此电缆沿程加固及布置的难度与成本太大。若采用标准人工雨量桶测量,因标准雨量桶容积过小,量程较小,导致在观测过程中雨量桶就接满了雨水,也无法观测到数据。目前翻斗式雨量计具备雨量自动记录功能,但其最大量程仅达300mm/h,远比强雾化区的降雨强度小;虹吸式雨量计具备雨量器内雨水的排放功能,但也存在测量范围较小,虹吸一次的雨量较小,不能及时排放强降雨区雨量器内的雨水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规避上述缺点的泄洪强降雨人工测量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泄洪强降雨的人工测量装置。能测试泄水建筑物强降雨区的降雨强度,分析降雨强度变化规律与大小,更好为工程设计、运行提供服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泄洪强降雨的人工测量装置由雨量桶、水位管、排水管组成,雨量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承雨口,下部为储雨器,水位管置于雨量桶外的一侧,水位管下部连通雨量桶底部,排水孔在雨量桶底部。所述的雨量桶总高度为100cm,上部承雨口的面积为314cm2,内径为20+0.6cm,高10cm,下部储雨器的内径为60cm,高为90cm。所述的水位管的下部距雨量桶底部为3cm。所述的排水管距离雨量桶底部为2cm。各分项装置的主要功能及参数如下:1、雨量桶:泄洪雾化降雨的承雨、储雨装置,2、水位管:测量特制雨量桶内的水位,可沉降泄洪降雨携带的泥沙及杂物,防止水位孔被堵塞。3、排水管:排放特制雨量桶的雨水,可防止水体携带的泥沙、杂物淤积堵塞排水孔。本技术的测量过程如下:在泄水建筑物泄洪前,观测人员检查特制雨量桶是否固定牢固,排放雨量桶内积水,关闭雨量桶排水管闸阀,检查水位管是否连通;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观测人员撤离观测点。泄水建筑物开启泄洪后,特制雨量桶的承雨口承接泄洪降雨,人员不接近测点。泄水建筑物完全关闭,观测人员接近观测点,测读特制雨量桶内的水位,记录观测值。打开排水管的阀门,排放雨量桶内的雨水,准备下一个工况的观测。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⑴测试泄水建筑物强降雨区的降雨强度,分析降雨强度变化规律与大小,更好为工程设计、运行提供服务。⑵避免了传统强降雨电测中电缆保护点多、成本高,测点成活率较低的缺点。保证了测点成活率、操作简单灵活、测试准确。⑶装置的量程范围为270mm/h~8000mm/h,是翻斗式雨量计、虹吸式雨量计测量范围的扩展与补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泄洪强降雨人工测量装置剖面;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1-承雨口,2-储雨器,3-水位管,4-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泄洪强降雨的人工测量装置由雨量桶、水位管3、排水管4组成,雨量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承雨口1,下部为储雨器2。水位管3置于雨量桶外的一侧,水位管下部连通雨量桶底部,水位管的下部距雨量桶底部为3cm。排水孔在雨量桶底部,排水管距离雨量桶底部为2cm。雨量桶用一个安装架固定,防止雨量桶被泄流风或者积水损坏,安装架形式可根据测试现场情况确定。所述的雨量桶总高度为100cm,上部承雨口的面积为314cm2,内径为20+0.6cm,高10cm,下部储雨器的内径为60cm,高为90cm。本装置的降雨强度量程:水位管距特制雨量桶底部为3cm,可避免杂质不堵塞水位孔,但也使水位管下部3cm的容积成为测量盲区,缩小了量程范围,经过计算的降雨强度量程范围为270mm/h~8000mm/h。使用时,首先人工判别泄洪强降雨区,将雨量桶布置于安装架上,雨量桶的上部为标准雨量桶承雨口,下部为大容量的降雨储存器,既可满足降雨测量功能,又不至于测量过程中雨水装满雨量桶。测量过程中,观测人员能较快捷通过水位管,测读雨量桶内的水位。排水管功能是在不拆除雨量桶的前提下,及时排放雨量桶内水体,为下一工况测量准备,因此可进行多个工况的顺序连续降雨强度测量。利用此测量装置对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坝身泄洪的泄洪雾化进行测量。选择坝身泄洪的强溅水区两个测点安装泄洪强降雨人工测量装置,测点分别位于水垫塘左、右两侧的971.000m马道,泄洪工况为2#、4#泄洪深孔同时全开,库水位为1122.710m。实测左侧马道的降雨强度为2327.6mm/h,右侧马道的降雨强度为1815.52mm/h,两个测点均成功获得数据。实测结果表明:此测量装置能有效测量泄水建筑物强降雨区的降雨强度,实测最大降雨强度已超过2000mm/h,具有测点存活率高、观测简单及安全、使用灵活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泄洪强降雨人工测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泄洪强降雨人工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雨量桶、水位管、排水管组成,安装架固定雨量桶,雨量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承雨口,下部为储雨器,水位管置于雨量桶外的一侧,水位管下部连通雨量桶底部,排水孔在雨量桶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洪强降雨人工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雨量桶、水位管、排水管组成,安装架固定雨量桶,雨量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承雨口,下部为储雨器,水位管置于雨量桶外的一侧,水位管下部连通雨量桶底部,排水孔在雨量桶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洪强降雨人工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雨量桶总高度为10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钦杨军陈孝鑫王朋杨德志曹绍武陈兴泽汤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