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136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方法和系统,其通过算力需求方创建智能合约,并将其部署到区块链网络中;然后算力需求方将计算需求发送至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将所述计算需求分配至两个以上的算力提供方;最后,智能合约接收所述两个以上的算力提供方的计算结果,并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验证;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不仅能够对分布式算力资源进行统筹利用,而且能够极大的缩短分布式算力提供方的报酬结算周期,提高算力资源利用率和结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特别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方法及对应的调用系统。
技术介绍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狭义的区块链是一种数据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先后链接起来,并以密码学算法保证以这种方式存储的数据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且可以方便地进行验证;广义的区块链技术则是指包括这种数据结构以及点对点(P2P)网络、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一系列技术所构成的技术体系的总称。通常我们所称的区块链指的是广义的概念。其中,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基于区块链技术存在和实现。即,智能合约是一种计算机协议。区块链的优势之一就在于能够在决策权高度分散的去中心化系统中使得各个节点高效的针对区块数据的有效性达成共识。早期的比特币区块链采用高度依赖节点算力的工作量证明,即PoW共识机制,以保证比特币网络分布式记账的一致性;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引入分布式节点的算力竞争来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共识的安全性,其近乎完美的整合了比特币系统的货币发行、交易支付和验证功能,通过算力竞争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去中心性,PoW共识机制也存在非常显著的缺陷,其强大算力造成资源浪费,比如电力,长达10分钟的交易确认时间使其相对不适合小额交易的商业应用。并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算力的需求日益上涨,中心化的算力提供商收取高额费用,而一些闲置的算力资源因为太分散无法被利用,正在被浪费。另外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算力提供方提交计算结果后,经过需求方确认以及三方平台漫长的结算期,才能获得应该有的报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方法和系统,其不仅能够对分布式算力资源进行统筹利用,而且能够极大的缩短分布式算力提供方的报酬结算周期,提高算力资源利用率和结算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算力需求方创建智能合约,并将其部署到区块链网络中;b.算力需求方将计算需求发送至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将所述计算需求分配至两个以上的算力提供方;c.智能合约接收所述两个以上的算力提供方的计算结果,并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验证。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算力需求方将智能合约部署到区块链网络中时,还包括将服务报酬存储在智能合约上。优选的,所述的步骤c中,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验证,当验证通过时,则由所述智能合约根据所述计算需求的分配情况向对应的算力提供方分配对应的服务报酬。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计算需求包括校验次数,智能合约根据所述校验次数进行分配对应数量的算力提供方。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智能合约在进行分配算力提供方时,进一步获取所述算力提供方的已签约的智能合约的数量,并判断已签约数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是,则不再向所述算力提供方分配计算需求。优选的,所述的步骤c中,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验证,当验证通过时,则进一步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加盖时间戳进行唯一性标记,并向全网广播。对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系统,其包括:智能合约创建模块,算力需求方创建智能合约,并将其部署到区块链网络中;计算需求分配模块,算力需求方将计算需求发送至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将所述计算需求分配至两个以上的算力提供方;计算结果验证模块,智能合约接收所述两个以上的算力提供方的计算结果,并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验证。优选的,还包括报酬结算模块,算力需求方将智能合约部署到区块链网络中时,还包括将服务报酬存储在智能合约上;智能合约接收算力提供方的计算结果后,进一步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验证,当验证通过时,则由所述智能合约根据所述计算需求的分配情况向对应的算力提供方分配对应的服务报酬。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根据算力需求方设置的计算需求进行分配算力提供方,由多个算力提供方进行协作和分担计算量,然后再将各个算力提供方的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的验证,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从而能够对闲置的算力资源进行统筹分配和充分利用,提高计算效率和算力资源利用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服务报酬存储到智能合约上,当计算结果验证通过时,直接由所述智能合约根据所述计算需求的分配情况向对应的算力提供方分配对应的服务报酬,从而无需再由算力需求方进行确认和结算,能够极大的缩短分布式算力提供方的报酬结算周期,提高结算效率。(3)本专利技术将智能合约的校验次数作为计算需求的制定依据,智能合约根据所述校验次数进行分配对应数量的算力提供方,优选的,一个算力提供方仅提供一次校验次数,通过不同的算力提供方对智能合约进行校验,不仅提高计算效率,而且校验的透明度、公平性更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方法的流程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区块链技术需要耗费巨大的算力,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算力的需求日益上涨,中心化的算力提供商收取高额费用,而一些闲置的算力资源因为太分散无法被利用,正在被浪费。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该问题,使闲置算力资源能够充分利用起来,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方法。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算力需求方创建智能合约,并将其部署到区块链网络中;b.算力需求方将计算需求发送至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将所述计算需求分配至两个以上的算力提供方;c.智能合约接收所述两个以上的算力提供方的计算结果,并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验证。所述的步骤a中,算力需求方将智能合约部署到区块链网络中时,还包括将服务报酬存储在智能合约上。所述的步骤c中,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验证,当验证通过时,则由所述智能合约根据所述计算需求的分配情况向对应的算力提供方分配对应的服务报酬。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计算需求包括校验次数,智能合约根据所述校验次数进行分配对应数量的算力提供方。例如,算力需求方设定的校验次数为3,则发往3个签约的算力提供方。需要说明的是,当算力需求方设定的校验次数为3时,则这个智能合约需要与3个不同的算力提供方签约才能生效。并且,3个算力提供方分别提供3个不同的计算结果,智能合约通过对3个计算结果的一致性验证来判断计算的准确性。如果验证通过,则合约完成,算力提供方获得报酬,由智能合约分配给算力提供方。对于算力提供方而言,他可以在全网进行选择智能合约进行签约,但是,为了保证算力提供,算力需求方可以在发布智能合约的时候限制算力提供方不可同时签约多个有效的智能合约。具体的: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智能合约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方法和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算力需求方创建智能合约,并将其部署到区块链网络中;b.算力需求方将计算需求发送至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将所述计算需求分配至两个以上的算力提供方;c.智能合约接收所述两个以上的算力提供方的计算结果,并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验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算力需求方创建智能合约,并将其部署到区块链网络中;b.算力需求方将计算需求发送至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将所述计算需求分配至两个以上的算力提供方;c.智能合约接收所述两个以上的算力提供方的计算结果,并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验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算力需求方将智能合约部署到区块链网络中时,还包括将服务报酬存储在智能合约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对所述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验证,当验证通过时,则由所述智能合约根据所述计算需求的分配情况向对应的算力提供方分配对应的服务报酬。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计算需求包括校验次数,智能合约根据所述校验次数进行分配对应数量的算力提供方。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分布式算力资源的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智能合约在进行分配算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晓捷肖龙源刘晓葳李稀敏蔡振华谭玉坤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快商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