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管道的集水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1163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管道的集水排水系统,包括第一无缝钢管,所述第一无缝钢管的顶部连接有对焊支管座,所述对焊支管座上安装有管帽,所述管帽与对焊成型三通连接,所述第一无缝钢管上设置有闸阀,所述闸阀的一侧设置有检修旁路阀,所述闸阀的一侧还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远离闸阀的一端侧面设置有钟形浮子式疏液阀。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管道的集水排水系统,有效移除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碳钢管道中产生的液相水溶液,降低管道因水溶液产生的腐蚀,将凝液密闭集中处理,符合环保要求,措施简易,实用性高,适用性广,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投资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管道的集水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管道的集水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关于环氧乙烷/乙二醇清洁生产技术的要求,部分炼厂将环氧乙烷生产装置产生的再生废气以及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由直排大气改为催化氧化焚烧或通至变压吸附装置净化为纯二氧化碳产品。以某炼厂20万吨/年环氧乙烷装置为例,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产出最高约为11000kg/h,其中气相水含量约为3%wt,由于该混合气体产量大,进变压吸附装置前输送压力低,所以管径较粗,在装置间的系统管带长距离运输,考虑到成本问题,一般使用碳钢管道,且因介质含水量大,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气相水凝结现象会使管道产生严重腐蚀,且带出的杂质会对下游回收装置生产产生影响。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含有的气相水长距离运输时会产生凝结现象,并与二氧化碳形成碳酸盐,腐蚀碳钢管道。目前一般依靠人工现场排放低点凝结水,但由于实际操作中水量过大往往排放不及时,导致管道腐蚀严重,且由于是偏酸性水,现场直排不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管道的集水排水系统,具有实用性高、适用性广和符合环保要求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管道的集水排水系统,包括第一无缝钢管,所述第一无缝钢管的顶部连接有对焊支管座,所述对焊支管座上安装有管帽,所述管帽与对焊成型三通连接,所述管帽和对焊成型三通之间设置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位于第一法兰的底部,所述第一无缝钢管上设置有闸阀,所述闸阀的一侧设置有检修旁路阀,所述闸阀的一侧还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远离闸阀的一端侧面设置有钟形浮子式疏液阀,所述钟形浮子式疏液阀远离过滤器的一端侧面设置有卡箍型固定支架,所述卡箍型固定支架远离钟形浮子式疏液阀的一端侧面设置有第二无缝钢管,所述第二无缝钢管上设置有密闭排水地漏。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焊成型三通、第一法兰、第二无缝钢管和密闭排水地漏均为一种碳钢材质制成的构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法兰、管帽、对焊支管座、第一无缝钢管、闸阀、过滤器、钟形浮子式疏液阀和检修旁路阀均为一种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构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焊支管座焊接在管帽上,对焊支管座的尺寸大于等于DN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技术用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管道的集水排水系统,有效移除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碳钢管道中产生的液相水溶液,降低管道因水溶液产生的腐蚀,将凝液密闭集中处理,符合环保要求,措施简易,实用性高,适用性广,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投资成本较低,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对焊成型三通、2第一法兰、3第二法兰、4管帽、5对焊支管座、6第一无缝钢管、7闸阀、8过滤器、9钟形浮子式疏液阀、10检修旁路阀、11卡箍型固定支架、12第二无缝钢管、13密闭排水地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管道的集水排水系统,包括第一无缝钢管6,第一无缝钢管6与对焊支管座5配合使用起排液作用,将液体引至地面安装自动排液设施,第一无缝钢管6的顶部连接有对焊支管座5,对焊支管座5焊接在管帽4上,作为漏液口,对焊支管座5的尺寸大于等于DN25,对焊支管座5上安装有管帽4,管帽4在管道中与对焊成型三通1配合使用,管帽4起集液包的作用,管帽4与对焊成型三通1连接,对焊成型三通1将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管道的弯头改造,使之处于管道低点处,管帽4和对焊成型三通1之间设置有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第二法兰3位于第一法兰2的底部,第一无缝钢管6上设置有闸阀7,闸阀7在排液设施正常使用时,该闸阀7保持常开,闸阀7的一侧设置有检修旁路阀10,检修旁路阀10改为尺寸为DN15,支管与主管采取底平开口焊的形式连接,检修旁路阀10即可作为检测疏液阀是否失效的依据,亦可作为临时措施手工排液,闸阀7的一侧还设置有过滤器8,过滤器8过滤排液管道中的腐蚀铁渣等,过滤器8远离闸阀7的一端侧面设置有钟形浮子式疏液阀9,当阀中蓄液到达一定程度时,钟形浮子式疏液阀9自动打开阀芯排液,第二法兰3、管帽4、对焊支管座5、第一无缝钢管6、闸阀7、过滤器8、钟形浮子式疏液阀9和检修旁路阀10均为一种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构件,钟形浮子式疏液阀9远离过滤器8的一端侧面设置有卡箍型固定支架11,卡箍型固定支架11起固定管线作用,卡箍型固定支架11远离钟形浮子式疏液阀9的一端侧面设置有第二无缝钢管12,第二无缝钢管12将排出的偏酸性液体引至密闭排水地漏13排放,第二无缝钢管12上设置有密闭排水地漏13,密闭排水地漏13将液相水溶液密闭排至污水管网,对焊成型三通1、第一法兰2、第二无缝钢管12和密闭排水地漏13均为一种碳钢材质制成的构件,该技术用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管道的集水排水系统,有效移除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碳钢管道中产生的液相水溶液,降低管道因水溶液产生的腐蚀,将凝液密闭集中处理,符合环保要求,措施简易,实用性高,适用性广,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投资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工作原理:当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产生液相水时,该水溶液跟随气体输送至集液包,并通过集液包底部的漏液口流至地面的疏液阀组,当疏液阀内蓄有一定量水溶液时,阀芯微启,将蓄有的水溶液一部分密闭排出至污水管网集中处理。综上所述:该技术用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管道的集水排水系统,有效移除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碳钢管道中产生的液相水溶液,降低管道因水溶液产生的腐蚀,将凝液密闭集中处理,符合环保要求,措施简易,实用性高,适用性广,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投资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管道的集水排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管道的集水排水系统,包括第一无缝钢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缝钢管(6)的顶部连接有对焊支管座(5),所述对焊支管座(5)上安装有管帽(4),所述管帽(4)与对焊成型三通(1)连接,所述管帽(4)和对焊成型三通(1)之间设置有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所述第二法兰(3)位于第一法兰(2)的底部,所述第一无缝钢管(6)上设置有闸阀(7),所述闸阀(7)的一侧设置有检修旁路阀(10),所述闸阀(7)的一侧还设置有过滤器(8),所述过滤器(8)远离闸阀(7)的一端侧面设置有钟形浮子式疏液阀(9),所述钟形浮子式疏液阀(9)远离过滤器(8)的一端侧面设置有卡箍型固定支架(11),所述卡箍型固定支架(11)远离钟形浮子式疏液阀(9)的一端侧面设置有第二无缝钢管(12),所述第二无缝钢管(12)上设置有密闭排水地漏(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输送管道的集水排水系统,包括第一无缝钢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缝钢管(6)的顶部连接有对焊支管座(5),所述对焊支管座(5)上安装有管帽(4),所述管帽(4)与对焊成型三通(1)连接,所述管帽(4)和对焊成型三通(1)之间设置有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所述第二法兰(3)位于第一法兰(2)的底部,所述第一无缝钢管(6)上设置有闸阀(7),所述闸阀(7)的一侧设置有检修旁路阀(10),所述闸阀(7)的一侧还设置有过滤器(8),所述过滤器(8)远离闸阀(7)的一端侧面设置有钟形浮子式疏液阀(9),所述钟形浮子式疏液阀(9)远离过滤器(8)的一端侧面设置有卡箍型固定支架(11),所述卡箍型固定支架(11)远离钟形浮子式疏液阀(9)的一端侧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裕
申请(专利权)人:茂名瑞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