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90/X100钢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1123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X90/X100钢弯管,其采用X90/X100钢级的直缝埋弧焊母管制成,该弯管的管端坡口结构由外圈至内圈依次为第一斜面段、第二斜面段和垂直面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弯制工艺参数设定;将直缝埋弧焊母管放置到中频感应弯管机上;通过感应加热线圈对管体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50‑1050℃;钢管推进行走,弯曲成型为10°‑90°弯管,同时对管体进行喷水冷却;中频加热温度与推进速度控制。本弯管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克服了外弧减薄超差缺陷,弯曲部分横截面圆度高,特别是在低温环境具有很好的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X90/X100钢弯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气输送用管件,具体为一种X90/X100钢弯管。
技术介绍
在石化、电力、冶金、锅炉等工业生产装置中为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大量地应用管道。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增大输量并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随着我国与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签订的油气供应协议,需要建设输量为450亿~600亿m3/a的天然气管道。第2代(X70和X80)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超大输量的需求,需发展新一代(第3代)管道工程技术(钢级X90/X100,管径1219~1422mm,压力不低于12MPa)。弯管是油气输送管路的重要构件,由于服役过程中受力条件复杂,特别是中俄东线气候寒冷,其质量情况将直接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因此弯管的生产及质量控制备受重视。目前,国内大输量高等级加热弯管制造工艺仍不成熟、性能尚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一步改善其综合力学性能,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我国的西气东输项目中,主线管道采用1200mm的大口径管道。但是,目前油气输送用的1200mm以上高等级油气输送管线用的弯管国内目前仍未开发,主要依靠进口,而中俄东线天然气输送采用的口径1422mm的弯管尚属空白。长期以来,受环境条件、原材料及加工工艺的困扰,低温地带油气输送弯管一直采用电或蒸汽伴热保温,无形中增加施工难度及运行成本,并且增加大量检修任务。为了满足上述需求,需要对弯管的合金成分进行微调及组织控制,提高弯管耐低温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满足低温地区超大输量的输气管线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X90/X100钢弯管及其制造方法,使得弯管具有优异综合力学性能和耐低温性能。本技术所述的X90/X100钢弯管,其采用X90/X100钢级的直缝埋弧焊母管制成,该弯管的管端坡口结构由外圈至内圈依次为第一斜面段、第二斜面段和垂直面段,其中,垂直面段高度为1.6±0.8mm,第二斜面段顶端距坡口底端19mm,且第二斜面段与垂直面段夹角为37.5±2.5°,第一斜面段夹角为10±1°。进一步的,弯管的公称直径DN:1400mm,外径D:1422mm,公称壁厚t:30.1mm,最小壁厚tmin:28.0mm,弯曲半径R=6D,直管段长度L:1000mm。进一步的,弯管的弯管段部分的内弧侧起皱高度h≤1.3mm,且相邻两起皱波峰间距f与所述起皱高度h之比f/h大于150,其中h=(D2+D4)/2-D3,D2,D4为两个相邻波峰的外径,D3为所述两相邻波峰之间的波谷外径。本技术的制造方法,利用中频感应弯管机,包括如下步骤:1)弯制工艺参数设定;2)将直缝埋弧焊母管放置到中频感应弯管机上;3)通过感应加热线圈对管体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50-1050℃;4)钢管推进行走,弯曲成型为10°-90°弯管,同时对管体进行喷水冷却;5)中频加热温度与推进速度控制;6)弯管结束。进一步的,预先对中缝埋弧焊母管进行预变形,使母管略为椭圆形,其长径方向对应弯管的内外弧侧。进一步的,对加热弯管的内外弧两点分别测温,通过实时调整感应加热线圈的位置,保证内弧处温度和外弧处温度之差小于10℃。进一步的,采用非接触式光纤传感红外测温仪,利用递推平均滤波方法获得测量温度,其实把连续取得的多个采样温度值排成一个队列,每次采到一个新数据即放入队尾,并挤出队首原来的一个数据,每次取队列中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即获得所需的高平滑度的测量温度值。进一步的,在步骤5)中,在设定速度的基础上调节线圈移动速度或主推速度,实现管体温度的恒定。进一步的,在温度闭环内,通过速度内环,实现加热线圈移动速度、推进速度匹配温度;将加热线圈驱动变频器、主推驱动变频器的斜坡上升时间、斜坡下降时间等参数设置一致,使加热线圈、主推速度平稳切换。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大口径弯管口径达1422mm,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中俄东线天然气输送项目的超大输量要求。本弯管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克服了外弧减薄超差缺陷,弯曲部分横截面圆度高,特别是在低温环境具有很好的韧性。本制造方法是在中频感应弯管机基础上,采用智能控制,采用PLC全程监控加热温度、弯曲速度和角度,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了产品性能和质量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弯管管端坡口结构;图2为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弯曲段起皱示意图;图4为温度调节闭环控制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弯管采用X90/X100钢级的直缝埋弧焊母管制成,参见图1,管端坡口结构由外圈至内圈依次为第一斜面段1、第二斜面段2和垂直面段3,其中,垂直面段高度为1.6mm,第二斜面段顶端距坡口底端19mm,且第二斜面段与垂直面段夹角为37.5°,第一斜面段夹角为10°,上述坡口是针对1422mm大口径并根据低温环境所进行优化设计,其能够更好的满足施工工艺,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参见图2,弯管的公称直径DN:1400mm,外径D:1422mm,公称壁厚t:30.1mm,最小壁厚tmin:28.0mm,弯曲半径R=6D,直管段长度L:1000mm。参见图3,弯管的弯管段部分的内弧侧起皱高度h≤1.3mm,且相邻两起皱波峰间距f与所述起皱高度h之比f/h大于150;其中h=(D2+D4)/2-D3,D2,D4为两个相邻波峰的外径,D3为所述两相邻波峰之间的波谷外径。另外,本弯管的减薄率=(tmin-t1min)/tmin,其中,tmin直管段壁厚的最小值,t1min为弯管外弧最薄壁厚,本弯管的减薄率小于9%。本技术所述制造方法,利用中频感应弯管机,包括如下步骤:1)弯制工艺参数设定;2)将直缝埋弧焊母管放置到中频感应弯管机上;3)通过感应加热线圈对管体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50-1050℃;4)钢管以0.2-0.8mm/s速度推进行走,弯曲成型为10°-90°弯管,同时对管体进行喷水冷却;5)中频加热温度与推进速度控制;6)弯管结束。由于在弯曲过程中,弯管段成型后会细微变形呈竖向的椭圆形。因此,预先对中缝埋弧焊母管进行预变形,使母管略为椭圆形,其长径方向对应弯管的内外弧侧。通过对母管进行预变形,能够提高成型弯管的圆度。其中,对加热弯管的内外弧两点分别测温,通过实时调整感应加热线圈的位置,保证内弧处温度和外弧处温度之差小于10℃,防止温差不一致带来的变形和性质不一。中频弯管加热区温度测量是加工工艺中的重点,其对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方法中采用非接触式光纤传感红外测温仪,利用递推平均滤波方法获得测量温度,其实把连续取得的多个采样温度值排成一个队列,每次采到一个新数据即放入队尾,并挤出队首原来的一个数据,每次取队列中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即获得所需的高平滑度的测量温度值。中频弯管过程中,加热区透热状态、加热区宽度、温度、冷却方式及推弯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X90/X100钢弯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X90/X100钢弯管,其特征在于:其采用X90/X100钢级的直缝埋弧焊母管制成,该弯管的管端坡口结构由外圈至内圈依次为第一斜面段、第二斜面段和垂直面段,其中,垂直面段高度为1.6±0.8mm,第二斜面段顶端距坡口底端19mm,且第二斜面段与垂直面段夹角为37.5±2.5°,第一斜面段夹角为1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X90/X100钢弯管,其特征在于:其采用X90/X100钢级的直缝埋弧焊母管制成,该弯管的管端坡口结构由外圈至内圈依次为第一斜面段、第二斜面段和垂直面段,其中,垂直面段高度为1.6±0.8mm,第二斜面段顶端距坡口底端19mm,且第二斜面段与垂直面段夹角为37.5±2.5°,第一斜面段夹角为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90/X100钢弯管,其特征在于:弯管的公称直径DN:1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恒平问林先周家峰赵永庆刘澄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管件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