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限位气囊式管路隔振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1104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限位气囊式管路隔振支架,属于振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该支架包括上部组件、下部组件和底座,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均为半环形结构,上部组件包括上支撑环、上半环形气囊和上卡环,上半环形气囊的内外两侧分别硫化连接上卡环和上支撑环;下部组件包括下卡环、下半环形气囊和下支撑环,下半环形气囊的内外两侧分别硫化连接下卡环和下支撑环,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通过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由紧固螺栓固定,下支撑环与底座固定连接,上半环形气囊和下半环形气囊上均设有充气阀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管路支架的隔振效果,在冲击工况下具有限位功能,满足安全性、可靠性等要求,而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调整拆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限位气囊式管路隔振支架
本技术属于振动噪声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管路隔振支架。
技术介绍
在振动噪声控制
,管路振动和隔振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除应用减振软管、橡胶接头等技术手段之外,采用隔振支架替代普通刚性支架是管路隔振的重要技术途径。目前实际应用的管路隔振支架多为单层隔振,采用橡胶隔振器或橡胶垫实现隔振,但为了保证冲击安全性,橡胶隔振器或橡胶垫的刚度通常远高于隔振需求,导致隔振效果并不理想;为追求隔振效果,有部分管路支架采用了双层隔振,但在使用两层隔振器之后,结构形式较为繁琐,另外为保证隔振器的安装空间,管路支架的尺寸通常较大,在管路布置密集、空间紧张的位置难以布放。因此,客观上需要一种兼具高效隔振和抗冲击性能,且更加简单小巧的管路隔振支架。目前,国内外的管路支架无法满足以上多项功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限位气囊式管路隔振支架,可有效提高管路支架的隔振效果,同时在冲击工况下具有限位功能,满足安全性、可靠性等要求,而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调整拆装方便。一种可限位气囊式管路隔振支架,该支架包括上部组件、下部组件和底座,所述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均为半环形结构,上部组件包括上支撑环、上半环形气囊和上卡环,上半环形气囊的内外两侧分别硫化连接上卡环和上支撑环;下部组件包括下卡环、下半环形气囊和下支撑环,下半环形气囊的内外两侧分别硫化连接下卡环和下支撑环,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通过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由紧固螺栓固定,下支撑环与底座固定连接,上半环形气囊和下半环形气囊上均设有充气阀嘴。进一步地,所述上半环形气囊和下半环形气囊为半圆环式气囊结构,其固有频率和承载能力等性能参数根据不同载荷环境下的隔振效果要求来确定。进一步地,所述上半环形气囊、下半环形气囊的内部气压通过充气阀嘴来调节和控制。进一步地,所述上卡环和下卡环为凸型截面,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为凹型截面,凹凸截面结构配合使用实现限位保护的功能。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上加工的固定孔为长孔。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气囊隔振设计,通过合理控制气囊的充气气压,控制其固有频率远低于传统橡胶隔振器,隔振效果比传统隔振支架更加优越。2、本技术采用上、下卡环和上、下支撑环凹凸截面结构形式的组合设计,管路隔振支架在冲击工况下可以提供有效的限位保护,增强了结构的抗冲击能力。3、本技术在安装底座上的安装孔均设计为长孔,使其在安装过程中局部可调,使本技术对管路布置的位置误差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4、本技术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拆装灵活,维护方便,特别适合舰艇上等狭小的安装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其中,1-上支撑环、2-上半环形气囊、3-上卡环、4-紧固螺栓、5-下卡环、6-下半环形气囊、7-下支撑环、8-安装底座、9-充气阀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附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限位气囊式管路隔振支架,上支撑环1、上半环形气囊2、上卡环3、紧固螺栓4、下卡环5、下半环形气囊6、下支撑环7、安装底座8和充气阀嘴9。上卡环3与下卡环5中间夹持需要隔振的外部管路;上半环形气囊2内侧通过硫化作用与上卡环3连接,外侧通过硫化作用与上支撑环1连接,侧面留有充气口穿过上支撑环1与充气阀嘴9连接,四者一起组成上部模块;下半环形气囊6内侧通过硫化作用与下卡环5连接,外侧通过硫化作用与下支撑环7连接,侧面留有充气口穿过下支撑环7与充气阀嘴9连接,下支撑环7通过焊接与安装底座8连接,五者一起组成下部模块;上部模块和下部模块通过紧固螺栓4连接。上半环形气囊2、下半环形气囊6为半圆环式气囊结构,其固有频率和承载能力根据不同载荷环境下的隔振效果要求来确定;上半环形气囊2、下半环形气囊6的内部气压通过充气阀嘴9来调节和控制;如附图3所示,上卡环3、下卡环5为凸型截面,上支撑环1、下支撑环7为凹型截面;上卡环3、下卡环5、上半环形气囊2、下半环形气囊6、上支撑环1、下支撑环7均为半圆环式结构;如附图4所示,安装底座8底部布置有有长孔,在安装时便于调节安装位置。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限位气囊式管路隔振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限位气囊式管路隔振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上部组件、下部组件和底座,所述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均为半环形结构,上部组件包括上支撑环、上半环形气囊和上卡环,上半环形气囊的内外两侧分别硫化连接上卡环和上支撑环;下部组件包括下卡环、下半环形气囊和下支撑环,下半环形气囊的内外两侧分别硫化连接下卡环和下支撑环,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通过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由紧固螺栓固定,下支撑环与底座固定连接,上半环形气囊和下半环形气囊上均设有充气阀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限位气囊式管路隔振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上部组件、下部组件和底座,所述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均为半环形结构,上部组件包括上支撑环、上半环形气囊和上卡环,上半环形气囊的内外两侧分别硫化连接上卡环和上支撑环;下部组件包括下卡环、下半环形气囊和下支撑环,下半环形气囊的内外两侧分别硫化连接下卡环和下支撑环,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通过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由紧固螺栓固定,下支撑环与底座固定连接,上半环形气囊和下半环形气囊上均设有充气阀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限位气囊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雄程用超夏孟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