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铁基坑中的降水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65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基坑中的降水井结构,包括地铁基坑、桥式滤水管、倒钩、沉砂盒、支架和PVC管,桥式滤水管布设在地铁基坑的土体内,桥式滤水管底部设有沉砂盒,沉砂盒侧壁上设有翼缘,沉砂盒的翼缘顶部设有倒钩,倒钩朝向沉砂盒的盒内;沉砂盒的盒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PVC管放置于支架顶部,PVC管位于桥式滤水管的管内,PVC管上开有若干个与PVC管的管内腔相连通的透水孔,PVC管外部包裹设有尼龙网纱,尼龙网纱开有若干个透水网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利用了桥式滤水管进水点布局均匀、透水性强、阻砂效果好的优点,又利用了内置的PVC管和尼龙网纱赋予降水井以二次过滤功能,避免了细小粉砂土颗粒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铁基坑中的降水井结构
本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铁基坑中的降水井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粉细砂地层条件下地铁基坑的降水井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工程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地铁工程的规模和数量显著增加;然而随着地铁工程的不断建设,地铁车站基坑逐步向大规模、大埋深的趋势发展,其面临的工程降水问题越来越复杂。目前,常用的基坑降水井主要有水泥砾石滤水管,其外敷设滤布或棕网片,但其在粉细砂地层条件下的降水过程中,细小粉砂土颗粒极易堵塞棕网片间隙,降水效果较差;尤其是在地铁车站的大规模基坑降水中,由于其降水周期较长,滤布或棕网片后期堵塞、腐烂,严重降低了水泥砾石滤水管的降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铁基坑中的降水井结构,利用了桥式滤水管进水点布局均匀、透水性强、阻砂效果好的优点,又利用内置的PVC管和尼龙网纱赋予降水井以二次过滤功能,避免细小粉砂土颗粒的堵塞,并利用沉砂盒对管底的沉砂进行收集、清理,极大地提高了降水效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地铁基坑中的降水井结构,包括地铁基坑、桥式滤水管、倒钩、沉砂盒、支架和PVC管,所述桥式滤水管布设在地铁基坑的土体内,所述桥式滤水管底部设有沉砂盒,所述沉砂盒侧壁上设有翼缘,所述沉砂盒的翼缘顶部设有倒钩,所述倒钩朝向沉砂盒的盒内;所述沉砂盒的盒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PVC管放置于支架顶部,所述PVC管位于桥式滤水管的管内,所述PVC管上开有若干个与PVC管的管内腔相连通的透水孔,所述PVC管外部包裹设有尼龙网纱,所述尼龙网纱开有若干个透水网孔。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桥式滤水管由DN300钢管制造而成,所述桥式滤水管上均匀开有桥形孔眼,所述桥式滤水管的桥形孔眼的孔径为3mm。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为圆柱体形状的支撑架,所述支架的底部焊接于沉砂盒的盒内底部,所述支架顶部设有圆环支撑台面,所述PVC管底部放置于支架的圆环支撑台面上。作为优选,所有透水孔在PVC管上均匀排列布置,所述PVC管的直径为250mm,所述PVC管的透水孔的直径为1mm。作为优选,所述尼龙网纱的透水网孔直径为2mm,所有透水网孔在尼龙网纱上均匀排列布置。作为优选,所述沉砂盒整体呈圆柱体形状,所述桥式滤水管整体呈圆柱体形状,所述沉砂盒的直径小于桥式滤水管的直径,所述沉砂盒的翼缘直径为280mm。本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既利用了桥式滤水管进水点布局均匀、透水性强、阻砂效果好的优点,又利用了内置的PVC管和尼龙网纱赋予降水井以二次过滤功能,避免了细小粉砂土颗粒的堵塞。(2)本技术利用沉砂盒对管底的沉砂进行收集、清理;本技术施工步骤简单,成本较低,可操作性强,降水性能较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桥式滤水管,2-倒钩,3-沉砂盒,31-翼缘,4-支架,5-PVC管,6-透水孔,7-尼龙网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地铁基坑中的降水井结构,包括地铁基坑、桥式滤水管1、倒钩2、沉砂盒3、支架4和PVC管5,桥式滤水管1布设在地铁基坑的土体内,本技术优选的桥式滤水管1由DN300钢管制造而成,桥式滤水管1上均匀开有桥形孔眼,桥式滤水管1的桥形孔眼的孔径为3mm。桥式滤水管1底部设有沉砂盒3,沉砂盒3侧壁上设有翼缘31,沉砂盒3的翼缘31顶部设有倒钩2,倒钩2朝向沉砂盒3的盒内。沉砂盒3的盒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4;沉砂盒3整体呈圆柱体形状,桥式滤水管1整体呈圆柱体形状,沉砂盒3的直径小于桥式滤水管1的直径,沉砂盒3的翼缘31直径为280mm。PVC管5放置于支架4顶部;本技术优选的支架4为圆柱体形状的支撑架,支架4的底部焊接于沉砂盒3的盒内底部,支架4顶部设有圆环支撑台面,PVC管5底部放置于支架4的圆环支撑台面上。PVC管5位于桥式滤水管1的管内,PVC管5上开有若干个与PVC管5的管内腔相连通的透水孔6,所有透水孔6在PVC管5上均匀排列布置,PVC管5的直径为250mm,PVC管5的透水孔6的直径为1mm。如图1所示,PVC管5外部包裹设有尼龙网纱7,尼龙网纱7开有若干个透水网孔。尼龙网纱7的透水网孔直径为2mm,所有透水网孔在尼龙网纱7上均匀排列布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所示,将沉砂盒3布设于地铁基坑的土体内的基坑底部,然后将桥式滤水管1布设于地铁基坑的土体内,使得沉砂盒3位于桥式滤水管1底部管口底部,在沉砂盒3的盒内焊接有支架4,在支架4的顶部设有圆环支撑台面。将PVC管5放置于桥式滤水管1内部,让PVC管5底部放置于支架4的顶部并通过圆环支撑台面支撑住PVC管5。PVC管5上开有若干个透水孔6,PVC管5外部包裹设有尼龙网纱7,尼龙网纱7开有若干个透水网孔。这样,地铁基坑的土体内中的水首先经过桥式滤水管1的桥形孔眼过滤作用(第一次过滤)进入到桥式滤水管1的管内,第一次过滤后的水进入到桥式滤水管1内管壁与PVC管5外管壁之间的空间中,然后第一次过滤后的水经过尼龙网纱7的透水网孔、PVC管5的透水孔6过滤作用(第二次过滤)进入到PVC管5中,第二次过滤所剩余的杂质会沉积在沉砂盒3中,在PVC管5中设置抽水机,将PVC管5中经过两次过滤的水抽出。定期取出沉砂盒3,并对沉砂盒3中沉积下来沙土进行清理。清理操作时,将PVC管5取出,通过钢绳挂住倒钩2将沉砂盒3整体拉出,然后倒掉沉砂盒3中沙土即可,倒钩2可以方便对沉砂盒3进行快捷清理操作。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与权利范围的,凡依据本技术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近似替换,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地铁基坑中的降水井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地铁基坑中的降水井结构,包括地铁基坑和桥式滤水管(1),所述桥式滤水管(1)布设在地铁基坑的土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倒钩(2)、沉砂盒(3)、支架(4)和PVC管(5),所述桥式滤水管(1)底部设有沉砂盒(3),所述沉砂盒(3)侧壁上设有翼缘(31),所述沉砂盒(3)的翼缘(31)顶部设有倒钩(2),所述倒钩(2)朝向沉砂盒(3)的盒内;所述沉砂盒(3)的盒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4),所述PVC管(5)放置于支架(4)顶部,所述PVC管(5)位于桥式滤水管(1)的管内,所述PVC管(5)上开有若干个与PVC管(5)的管内腔相连通的透水孔(6),所述PVC管(5)外部包裹设有尼龙网纱(7),所述尼龙网纱(7)开有若干个透水网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铁基坑中的降水井结构,包括地铁基坑和桥式滤水管(1),所述桥式滤水管(1)布设在地铁基坑的土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倒钩(2)、沉砂盒(3)、支架(4)和PVC管(5),所述桥式滤水管(1)底部设有沉砂盒(3),所述沉砂盒(3)侧壁上设有翼缘(31),所述沉砂盒(3)的翼缘(31)顶部设有倒钩(2),所述倒钩(2)朝向沉砂盒(3)的盒内;所述沉砂盒(3)的盒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4),所述PVC管(5)放置于支架(4)顶部,所述PVC管(5)位于桥式滤水管(1)的管内,所述PVC管(5)上开有若干个与PVC管(5)的管内腔相连通的透水孔(6),所述PVC管(5)外部包裹设有尼龙网纱(7),所述尼龙网纱(7)开有若干个透水网孔。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基坑中的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式滤水管(1)由DN300钢管制造而成,所述桥式滤水管(1)上均匀开有桥形孔眼,所述桥式滤水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晓辉张军姚广高一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