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639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包括:勘探平台;护孔套管竖直插入海底一定深度;三个辅助固定杆以护孔套管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中心分设在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角位置,三个辅助固定杆的一端焊接在勘探平台的下端面上,另一端插入海底一定深度;至少一个辅助套为环形结构且套设在护孔套管上,任一个辅助套的外侧壁上对应三个辅助固定杆方向分别设置有三个钢索扣;以及多根钢索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护孔套管同侧的锁扣和与其对应的辅助固定杆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克服因水深增加、以及涨落潮高流速的冲击,使得护孔套管能够竖立在海中,从而确保了在该水深海域的地质钻孔工程顺利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海上勘探钻孔
,特别涉及一种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近海风电勘探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我国海洋新能源开发力度深入,对水深20m以上,且小于50m的海域范围,如潮流能的研究开发,已经开始探索性示范研究。但随着水深的增加,以及海洋潮汐流速的加快(4m/s),如果仍然参照海上风电钻探的下管工法,即用套管下入一定深度,并依靠套管自重竖立在海上的方法,由于随着水深的增加,上下潮汐使作用在护孔套管上横向力增大,致使护孔套管无法竖立在海中。为解决用于深入海底土层中的护孔套管的固定问题,需对护孔管固定方法进行研究,以满足高流速、且水深增加的海上钻探施工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其能够对竖直设置在海底的护孔套管进行有效固定,显著提高护孔套管的抗风浪能力,保证海上钻探施工的顺利进行。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包括:勘探平台,其停泊在勘探海面;护孔套管,其竖直插入海底一定深度,且所述护孔套管上端通过导向装置与所述勘探平台连接设置;三个辅助固定杆,其以所述护孔套管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中心分设在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角位置,且所述三个辅助固定杆分别向所述护孔套管侧倾斜一定角度,三个辅助固定杆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勘探平台的下端面上,三个辅助固定杆的另一端插入海底一定深度;至少一个辅助套,其为环形结构,所述至少一个辅助套套设在所述护孔套管上,且任一个辅助套的外侧壁上对应所述三个辅助固定杆方向分别设置有三个钢索扣;以及多根钢索,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所述护孔套管同侧的锁扣和与其对应的辅助固定杆上。优选的是,所述护孔套管竖直插入海底的深度至少为3m。优选的是,三个辅助固定杆中任一固定杆为直径至少为20mm的钢筋。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辅助套套设焊接在所述护孔套管上,且设置在距离海底5-20m高度处。优选的是,一个护孔套管上均匀分散开设置有三个辅助套。优选的是,相邻两个辅助套之间的距离至少为3m,且任一个辅助套的侧壁的宽度为0.4-0.7m。优选的是,任一根钢索的一端绕设在所述辅助套外侧壁上至少一周后再固定至锁扣上。优选的是,三个辅助固定杆中任一辅助固定杆与所述护孔套管的夹角为50-70度。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三个辅助固定杆分设在辅助套管的周围,形成三角形夹势,并且通过钢索从三个方位对护孔套管进行辅助固定,形成稳定的三角牵引支撑结构,保证护孔套管稳定的竖立在海底;辅助套套设在护孔套管上,辅助套上设置有锁扣供钢索连接固定,这样的设置,比现有的直接将锁扣焊接在护孔套管上的方案,进而给护孔套管的管壁提供环抱式锁定和支撑,能够更好的保护护孔套管,使得其侧壁受力更均匀;还能够给护孔套管提供更稳定的钻孔施工环境;综上,采用本技术的护孔套管的固定方法能够有效克服因水深增加、以及涨落潮高流速的冲击,使得护孔套管能够竖立在海中,从而确保了在该水深海域的地质钻孔工程顺利实施。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2、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包括:勘探平台10,其停泊在勘探海面;护孔套管20,其竖直插入海底60一定深度,且所述护孔套管上端通过导向装置与所述勘探平台连接设置;三个辅助固定杆30,其以所述护孔套管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中心分设在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角位置,且所述三个辅助固定杆分别向所述护孔套管侧倾斜一定角度,三个辅助固定杆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勘探平台的下端面上,三个辅助固定杆的另一端插入海底一定深度;至少一个辅助套40,其为环形结构,所述至少一个辅助套套设在所述护孔套管上,且任一个辅助套的外侧壁上对应所述三个辅助固定杆方向分别设置有三个钢索扣401;以及多根钢索50,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所述护孔套管同侧的锁扣和与其对应的辅助固定杆上。三个辅助固定杆分设在辅助套管的周围,形成三角形夹势,并且通过钢索从三个方位对护孔套管进行辅助固定,形成稳定的三角牵引支撑结构,保证护孔套管稳定的竖立在海底;辅助套套设在护孔套管上,辅助套上设置有锁扣供钢索连接固定,这样的设置,比现有的直接将锁扣焊接在护孔套管上的方案,进而给护孔套管的管壁提供环抱式锁定和支撑,能够更好的保护护孔套管,使得其侧壁受力更均匀;还能够给护孔套管提供更稳定的钻孔施工环境;在实际使用中,钢索可平行垂直于护孔套管设置,也可相对与护孔套管倾斜一定角度设置。综上,采用本技术的护孔套管的固定方法能够有效克服因水深增加、以及涨落潮高流速的冲击,使得护孔套管能够竖立在海中,从而确保了在该水深海域的地质钻孔工程顺利实施。如图1所示,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中,所述护孔套管竖直插入海底的深度至少为3m。比如插入深度设置为3m、3.5m、4m等。如图1、2所示,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中,三个辅助固定杆中任一固定杆为直径至少为20mm的钢筋。钢筋的直径要满足承载钢索的牵引力,又要尽量减少整体水阻,因此,在本方案中设置钢筋的直径至少为20mm。如图1、2所示,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中,所述至少一个辅助套套设焊接在所述护孔套管上,且设置在距离海底5-20m高度处。如图1、2所示,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中,一个护孔套管上均匀分散开设置有三个辅助套。三个辅助套相互间隔开套设在护孔套筒上,这样与其对应的要设置三组供九根钢索对护孔套管进行牵引固定,保证护孔套管的中部得到很好的固定。如图1、2所示,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中,相邻两个辅助套之间的距离至少为3m,且任一个辅助套的侧壁的宽度为0.4-0.7m。辅助套的侧壁的宽度需要保持对护孔套管足够大的环抱面积,以提高其对护孔套管的作用力。如图1、2所示,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中,任一根钢索的一端绕设在所述辅助套外侧壁上至少一周后再固定至锁扣上。钢索的一端绕舍在辅助套外后再通过锁扣固定,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了钢索在辅助套的侧壁上的固定面积,还能够降低对锁扣单纯的拉扯力,降低锁扣锈蚀后的易损风险,延长其使用寿命。如图1、2所示,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中,三个辅助固定杆中任一辅助固定杆与所述护孔套管的夹角为50-70度。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勘探平台,其停泊在勘探海面;护孔套管,其竖直插入海底一定深度,且所述护孔套管上端通过导向装置与所述勘探平台连接设置;三个辅助固定杆,其以所述护孔套管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中心分设在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角位置,且所述三个辅助固定杆分别向所述护孔套管侧倾斜一定角度,三个辅助固定杆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勘探平台的下端面上,三个辅助固定杆的另一端插入海底一定深度;至少一个辅助套,其为环形结构,所述至少一个辅助套套设在所述护孔套管上,且任一个辅助套的外侧壁上对应所述三个辅助固定杆方向分别设置有三个钢索扣;以及多根钢索,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所述护孔套管同侧的锁扣和与其对应的辅助固定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勘探平台,其停泊在勘探海面;护孔套管,其竖直插入海底一定深度,且所述护孔套管上端通过导向装置与所述勘探平台连接设置;三个辅助固定杆,其以所述护孔套管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中心分设在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角位置,且所述三个辅助固定杆分别向所述护孔套管侧倾斜一定角度,三个辅助固定杆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勘探平台的下端面上,三个辅助固定杆的另一端插入海底一定深度;至少一个辅助套,其为环形结构,所述至少一个辅助套套设在所述护孔套管上,且任一个辅助套的外侧壁上对应所述三个辅助固定杆方向分别设置有三个钢索扣;以及多根钢索,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所述护孔套管同侧的锁扣和与其对应的辅助固定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孔套管竖直插入海底的深度至少为3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海钻孔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