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升降机构的全过流可分拆隔网套装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406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升降机构的全过流可分拆隔网套装组,包括设置在污水处理池内的导轨、可分拆隔网套装组以及横跨设置在污水处理池上方的升降机构;所述可分拆隔网套装组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中;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吊起设置在所述导轨中的可分拆隔网套装;极大的提高了对单片隔网的更换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分拆隔网套装组,将氧化池划分为前后两部分,有效地将前后两部分投放的不同填料进行分隔,同时能够保证水流顺畅流过,且该套装组通过设置的挂钩安装或者拆卸都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入口处设置有便于可分拆隔网套装组入轨的导向槽,极大的提升了安装的准确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升降机构的全过流可分拆隔网套装组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升降机构的全过流可分拆隔网套装组。
技术介绍
老工业园区内企业建污水处理设施的少,且工艺比较落后,而新工业园区虽建有污水处理厂,由于工业园区内企业的引进不能一次到位的实际状况导致污水厂投运前期进水达到设计值运行的少,且废水来源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企业引进的不确定性导致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工艺选择只能选用常规设计方案,不具有针对性。工业园区引进的工业企业,按要求对自己单位产生的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后排放至园区内污水处理厂。园区内污水处理厂所承接的各企业来水,主要有三种情况:1、符合进水指标的污水;2、远高于进水指标的高负荷污水;3、远低于进水指标的低负荷污水。过高浓度或过低浓度的进水指标都会对污水处理厂造成工艺上的冲击,导致其常规化设计的处理设施无法达到去除一定量污染物的作用,致使污染物排放指标不合格工业园区无法验收达标,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目前由于园区建设远未达到规模,入住企业及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仅约为1300m3/d,污水厂收集的污水远远达不到设计负荷的水量及水质,致使污水处理厂无法达到75%的环保验收试车标准。面对北京地区对水污染物排放指标的严格监控,污水处理厂不达标排放的直接后果就是引进的上游企业被迫停产,对地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产生严重影响。针对新工业园区污水排放总量远远达不到设计负荷的水量,致使污水处理厂无法达到75%的环保验收试车标准这一情况,同时由于园区污水处理厂收集的居民生活污水很少,使该处理厂进水水质主要指标COD小于100mg/l,来水浓度过低直接导致微生物营养物质的不足,菌群无法正常繁殖,失去分解污染物能力,造成最终出水多项指标超标。虽然该污水厂运营单位努力想办法、尝试各种运行优化方案,仍然无法使污水厂正常运行,给园区发展及地区环保工作带来不小压力。污水厂的达标排放工作成为产业基地内重点企业环保验收及发展的制约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针对新工业园区污水排放总量远远达不到设计负荷的水量这一情况,申请人对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良,在原有流程的好氧池内设置格网,将氧化池分为两部分,前后两部分采用不同的生化处理方式,由于前后两部分需要投放不同的填料,故此需要一种自由灵活、多种尺寸组合,可分拆的网格来将前后两部分进行分隔但又必须保证水流顺畅流过的可分拆隔网套装组。但问题是,现在可分拆隔网套装组的龙骨架是直接焊接在好氧池内的,单片隔网需要单次的一片一片的放入设置的好氧池内的可分拆隔网套装组。需要在池子上方采用吊具来进行整体的安装拆卸,特别是只需要更换某一单片隔网时,需要先把池子中的待处理污水排空才能进行更换,十分不方便,且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为此,本技术针对目前现状的不足,提供一种有升降机构的全过流可分拆隔网套装组,该装置不需要排空待处理的污水,即可快速有效的对单片隔网进行更换。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升降机构的全过流可分拆隔网套装组,该可分拆隔网套装组应用在污水处理池上,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污水处理池内的导轨、可分拆隔网套装组以及横跨设置在污水处理池上方的升降机构;所述导轨由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构成,所述第一导轨垂直固定设置在污水处理池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导轨相对于所述第一导轨垂直设置在污水处理池另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采用工字钢轨道,所述第一导轨的工字钢开口与所述第二导轨的工字钢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可分拆隔网套装组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中;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吊起设置放在所述导轨中的可分拆隔网套装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支架、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滑轨以及滑动设置在滑轨上的滑板;所述滑板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设置有钢绳;所述钢绳一端绕制在所述绕线盘上,另一端能够延伸固定在可分拆隔网套装组上;所述电机转动从而带动可分拆隔网套装组上升或者下降;所述可分拆隔网套装组,包括第一道横梁、第二道横梁、第三道横梁、第一道纵梁、第二道纵梁、第三道纵梁、第四道纵梁和两片以上的单片隔网;所述第一道纵梁、所述第二道纵梁、所述第三道纵梁和所述第四道纵梁均为工字钢轨道;横梁和纵梁垂直交叉设置,四道纵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三道横梁上;所述第二道纵梁和所述第三道纵梁背靠背设置;所述第一道纵梁上的工字钢开口与所述第二道纵梁上的工字钢开口相对设置形成第一轨道,所述第三道纵梁上的工字钢开口与所述第四道纵梁上的工字钢开口相对设置形成第二轨道,一片以上的单片隔网从第一轨道滑入设置在所述第一道纵梁和所述第二道纵梁之间;一片以上的单片隔网从第二轨道滑入设置在所述第三道纵梁和所述第四道纵梁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入口处设置有便于可分拆隔网套装组入轨的导向槽。进一步的,第一轨道中设置有三片单片隔网,所述第二轨道中设置有三片隔网。进一步的,所述单片隔网包括矩形边框、第一道纵向支撑、第二道纵向支撑、第一道横向支撑、第二道横向支撑、平板网格和挂钩;所述第一道纵向支撑和所述第二道纵向支撑平行固定设置的所述矩形边框内部的纵向方向上;所述第一道横向支撑和所述第二道横向支撑平行固定设置的所述矩形边框内部的横向方向上;所述第一道纵向支撑、所述第二道纵向支撑、所述第一道横向支撑和所述第二道横向支撑将所述矩形边框划分为九个矩形框,所述平板网格的数量为九个,九个所述平板网格分别对应的设置在九个矩形框中;所述矩形边框由两条纵向边框和两条横向边框组成,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矩形边框的一纵向边框上。进一步的,九个所述矩形框所围成的面积相等。进一步的,所述挂钩是椭圆挂钩或者三角挂钩。进一步的,所述矩形边框上与所述挂钩相对的另一纵向边框上开设有开孔。进一步的,所述开孔的宽度大于挂钩底边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矩形边框、所述第一道纵向支撑、所述第二道纵向支持、所述第一道横向支撑、所述第二道横向支撑、所述平板网格和所述挂钩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系统水平设置在好氧池的底部,该可分拆隔网套装组垂直设置在好氧池底部的曝气系统上;可分拆隔网套装组的底部靠近所述曝气系统上的曝气盘设置。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不需要事先将污水处理池上中的待处理污水排空,只需要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升降机构即可吊起设置在所述导轨中的可分拆隔网套装;极大的提高了对单片隔网的更换效率,本技术提供的可分拆隔网套装组,将氧化池划分为前后两部分,有效地将前后两部分投放的不同填料进行分隔,同时能够保证水流顺畅流过,且该套装组通过设置的挂钩安装或者拆卸都非常方便。本技术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入口处设置有便于可分拆隔网套装组入轨的导向槽,极大的提升了安装的准确性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带有升降机构的全过流可分拆隔网套装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分拆隔网套装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带有导向槽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单片隔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单片隔网开孔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道横梁;2、第二道横梁;3、第三道横梁;4、第一道纵梁;5、第二道纵梁;6、第三道纵梁;7、第四道纵梁;8、单片隔网;9、曝气盘;10、第一道纵向支撑;11、第二道纵向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带有升降机构的全过流可分拆隔网套装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升降机构的全过流可分拆隔网套装组,该可分拆隔网套装组应用在污水处理池上,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污水处理池内的导轨、可分拆隔网套装组以及横跨设置在污水处理池上方的升降机构;所述导轨由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构成,所述第一导轨垂直固定设置在污水处理池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导轨相对于所述第一导轨垂直设置在污水处理池另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采用工字钢轨道,所述第一导轨的工字钢开口与所述第二导轨的工字钢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可分拆隔网套装组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中;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吊起设置在所述导轨中的可分拆隔网套装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支架、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滑轨以及滑动设置在滑轨上的滑板;所述滑板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设置有钢绳;所述钢绳一端绕制在所述绕线盘上,另一端能够延伸固定在可分拆隔网套装组上;所述电机转动从而带动可分拆隔网套装组上升或者下降;所述可分拆隔网套装组,包括第一道横梁、第二道横梁、第三道横梁、第一道纵梁、第二道纵梁、第三道纵梁、第四道纵梁和两片以上的单片隔网;所述第一道纵梁、所述第二道纵梁、所述第三道纵梁和所述第四道纵梁均为工字钢轨道;横梁和纵梁垂直交叉设置,四道纵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三道横梁上;所述第二道纵梁和所述第三道纵梁背靠背设置;所述第一道纵梁上的工字钢开口与所述第二道纵梁上的工字钢开口相对设置形成第一轨道,所述第三道纵梁上的工字钢开口与所述第四道纵梁上的工字钢开口相对设置形成第二轨道,一片以上的单片隔网从第一轨道滑入设置在所述第一道纵梁和所述第二道纵梁之间;一片以上的单片隔网从第二轨道滑入设置在所述第三道纵梁和所述第四道纵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升降机构的全过流可分拆隔网套装组,该可分拆隔网套装组应用在污水处理池上,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污水处理池内的导轨、可分拆隔网套装组以及横跨设置在污水处理池上方的升降机构;所述导轨由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构成,所述第一导轨垂直固定设置在污水处理池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导轨相对于所述第一导轨垂直设置在污水处理池另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采用工字钢轨道,所述第一导轨的工字钢开口与所述第二导轨的工字钢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可分拆隔网套装组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中;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吊起设置在所述导轨中的可分拆隔网套装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支架、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滑轨以及滑动设置在滑轨上的滑板;所述滑板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设置有钢绳;所述钢绳一端绕制在所述绕线盘上,另一端能够延伸固定在可分拆隔网套装组上;所述电机转动从而带动可分拆隔网套装组上升或者下降;所述可分拆隔网套装组,包括第一道横梁、第二道横梁、第三道横梁、第一道纵梁、第二道纵梁、第三道纵梁、第四道纵梁和两片以上的单片隔网;所述第一道纵梁、所述第二道纵梁、所述第三道纵梁和所述第四道纵梁均为工字钢轨道;横梁和纵梁垂直交叉设置,四道纵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三道横梁上;所述第二道纵梁和所述第三道纵梁背靠背设置;所述第一道纵梁上的工字钢开口与所述第二道纵梁上的工字钢开口相对设置形成第一轨道,所述第三道纵梁上的工字钢开口与所述第四道纵梁上的工字钢开口相对设置形成第二轨道,一片以上的单片隔网从第一轨道滑入设置在所述第一道纵梁和所述第二道纵梁之间;一片以上的单片隔网从第二轨道滑入设置在所述第三道纵梁和所述第四道纵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升降机构的全过流可分拆隔网套装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入口处设置有便于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凯谢令史立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成信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