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料压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28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收料压辊,包括圆盘轴、圆盘、双联气缸以及胶辊装置;圆盘轴与圆盘固定连接,圆盘绕所述圆盘轴轴线旋转;双联气缸一端与圆盘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胶辊装置连接,并能够带动胶辊装置转动;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得胶辊共有四个停住位置,实现一根胶辊下可以交替着压住两个料轴,有效满足收料压辊在各种工况下实现收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适用于印刷机、涂布机以及复合机等装置,各个部件可以调节、结构紧凑,工作效率较高。

A kind of feed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eed roller, which includes a disc shaft, a disc, a double cylinder and a rubber roller device. The disc shaft is fixed to the disc, and the disc is rotated around the axis of the disc. One end of the double cylinder is fixed to the disc,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by the rotating shaft with the rubber roll device, and it can drive the rubber roller device to rotate. By adopting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the cots have four stopping positions, which can make one roll under one roller and press two axes alternately, and effectively satisfy the charging roller in various working conditions. The schem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printing machine, coating machine and the refolding machine and so on. Each component can be adjusted. The structure is compact and the working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料压辊
本技术属于收料压辊
,具体涉及一种收料压辊。
技术介绍
收料压辊作为印刷机或涂布机等器械收料装置,被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收料压辊结构较为复杂,不容易调节,增大工人的操作强度;并且现有的收料压辊存在胶辊装置无法调节的问题,无法实现各种工况下收料装置的运行。基于上述收料压辊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收料压辊,旨在解决现有收料压辊结构复杂、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收料压辊,包括圆盘轴、圆盘、双联气缸以及胶辊装置;圆盘轴与圆盘固定连接,圆盘绕所述圆盘轴轴线旋转;双联气缸一端与圆盘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转轴与胶辊装置连接,并能够带动胶辊装置转动。进一步地,圆盘轴包括第一圆盘轴和第二圆盘轴,圆盘包括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第一圆盘轴与第一圆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圆盘轴与第二圆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双联气缸包括两个,分别位于胶辊装置的两侧;两个双联气缸通过连接板分别与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固定连接;转轴两端分别可转动设置于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的连接板上。进一步地,双联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上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二气缸上设有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第二气缸行程长于第一气缸;双联气缸通过气缸摆臂与转轴连接。进一步地,当第一接口和第四接口进气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均缩进,气缸摆臂带动转轴转动,使胶辊装置处于第一位置;当第二接口和第四接口进气时,第一气缸活塞杆伸出,第二气缸活塞杆缩进,气缸摆臂带动转轴转动,使胶辊装置处于第二位置;当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进气时,第二气缸活塞杆伸出,第一气缸活塞杆缩进,气缸摆臂带动所述转轴转动,使胶辊装置处于第三位置;当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进气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活塞杆均伸出,气缸摆臂带动所述转轴转动,使胶辊装置处于第四位置。进一步地,胶辊装置包括胶辊、胶辊轴、配重轴、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胶辊通过胶辊轴分别置于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上;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均设有穿孔,转轴穿过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上的穿孔并通过胀紧套紧固;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两侧。进一步地,胶辊装置还包括星形把手和蝶形螺钉;第一摆臂侧边设有支板,星形把手沿竖直方向穿过支板与胶辊轴连接,蝶形螺钉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支板内,并与蝶形螺钉接触。进一步地,胶辊轴与第一摆臂接触处设有水平方向的长槽孔;胶辊轴与第二摆臂接触处上设有竖直方向的长槽孔。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气胀轴和第二气胀轴;第一气胀轴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上端;第二气胀轴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下端。进一步地,转轴两端装有轴承,左右用轴用挡圈限位;轴承通过轴承座设置于连接板上,左右用孔用挡圈限位。进一步地,双联气缸通过气缸接头与气缸摆臂上的挂座相连;气缸摆臂通过销子或螺钉装在转轴上;挂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板上。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得胶辊共有四个停住位置,实现一根胶辊下可以交替着压住两个料轴,有效满足收料压辊在各种工况下实现收料,本技术提供的方案适用于印刷机、涂布机以及复合机等装置,各个部件可以调节、结构紧凑,工作效率较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收料压辊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局部A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双联气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收料压辊四个位置停靠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收料压辊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第一圆盘、2.第二圆盘、3.第一圆盘轴、4.第二圆盘轴、5.连接板、6.撑挡、7.轴承座、8.轴承座、9.轴承、10.转轴、11.气缸摆臂、12.气缸接头、13.双联气缸、14.挂座、15.胶辊、16.胶辊轴、17.轴承、18.挡圈、19.支板、20.星形把手、21.蝶形螺钉、22.第一摆臂、23.第二摆臂、24.胀紧套、25.配重轴、26.撑轴、27.第一气胀轴、28.第二气胀轴、29.螺柱;30.第一接口;31.第二接口;32.第三接口;33.第四接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收料压辊,具体而成可以是印刷机或涂布机的收料压辊,收料压辊包括圆盘轴、圆盘、双联气缸13以及胶辊装置;其中,圆盘轴与圆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且圆盘可绕圆盘轴轴线旋转;双联气缸13一端通过连接板5与圆盘固定连接,双联气缸13另一端通过转轴10与胶辊装置连接,并能够带动胶辊装置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胶辊装置在转轴的作用下由圆盘轴带动旋转,结构较为简单、紧凑。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圆盘轴包括第一圆盘轴3和第二圆盘轴4,圆盘包括第一圆盘1和第二圆盘2;在收料压辊的M侧第一圆盘轴3与第一圆盘通1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收料压辊的G侧第二圆盘轴4与第二圆盘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双联气缸13包括两个,分别位于胶辊装置的两侧;两个双联气缸13通过连接板5分别与第一圆盘1和第二圆盘2固定连接;转轴10两端分别可转动设置于第一圆盘1和第二圆盘2的连接板5上,连接板5上设有轴承座7,轴承座7内设有轴承9,转轴10设置于轴承9内。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双联气缸13包括第一气缸L1和第二气缸L2;第一气缸L1上设有第一接口30和第二接口31;第二气缸L2上设有第三接口32以及第四接口33;第二气缸L2的行程长于第一气缸L1的行程;双联气缸13通过气缸摆臂11与转轴10连接;当第一接口30和第四接口33进气时,第一气缸L1和第二气缸L2的活塞杆均缩进,气缸摆臂11带动转轴10转动,使胶辊装置处于第一位置a;在第一位置a上,气缸摆臂11带动转轴10转动使胶辊压到第二气胀轴28上,第二气胀轴28处于最小卷劲r;当第二接口31和第四接口33进气时,第一气缸L1活塞杆伸出,第二气缸L2活塞杆缩进,气缸摆臂11带动转轴10转动,使胶辊装置处于第二位置b,第二位置b上胶辊15就转到第二位置b,满足第一气胀轴27最大卷径R的脱开位置;当第一接口30和第三接口32进气时,第二气缸L2活塞杆伸出,第一气缸L1活塞杆缩进,气缸摆臂11带动转轴10转动,使胶辊15装置处于第三位置c;第三位置c上胶辊15就转到第三位置c,满足第二气胀轴28最大卷径R的脱开位置;当第二接口31和第三接口32进气时,第一气缸L1和第二气缸L2活塞杆均伸出,气缸摆臂11带动转轴10转动,使胶辊15装置处于第四位置d;第四位置d上胶辊15压到第一气胀轴27上,第一气胀轴27处于最小卷劲r;这样,胶辊共有四个停住位置,实现一根胶辊,可以交替着压住两个料轴,有效满足各种工况。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胶辊装置包括胶辊15、胶辊轴16、配重轴25、撑轴26、第一摆臂22和第二摆臂23;胶辊15通过轴承17装在胶辊轴16上,左右两端分别用轴用挡圈或挡圈18固定,这样可以实现胶辊15通过胶辊轴16设分别置于第一摆臂22和第二摆臂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收料压辊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料压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轴、圆盘、双联气缸以及胶辊装置;所述圆盘轴与所述圆盘固定连接,所述圆盘绕所述圆盘轴轴线旋转;所述双联气缸一端与所述圆盘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胶辊装置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胶辊装置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料压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轴、圆盘、双联气缸以及胶辊装置;所述圆盘轴与所述圆盘固定连接,所述圆盘绕所述圆盘轴轴线旋转;所述双联气缸一端与所述圆盘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胶辊装置连接,并能够带动所述胶辊装置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料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轴包括第一圆盘轴和第二圆盘轴,所述圆盘包括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所述第一圆盘轴与所述第一圆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盘轴与所述第二圆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双联气缸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胶辊装置的两侧;两个所述双联气缸通过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圆盘和所述第二圆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圆盘和所述第二圆盘的连接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料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气缸上设有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所述第二气缸行程长于所述第一气缸;所述双联气缸通过气缸摆臂与所述转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料压辊,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进气时,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均缩进,所述气缸摆臂带动所述转轴转动,使所述胶辊装置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进气时,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伸出,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缩进,所述气缸摆臂带动所述转轴转动,使所述胶辊装置处于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进气时,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伸出,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缩进,所述气缸摆臂带动所述转轴转动,使所述胶辊装置处于第三位置;当所述第二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伟胡纯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欣达印刷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