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0233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2:57
公开了一种微藻培养装置,微藻培养装置包括长方体的培养主体(1)和布置在所述培养主体(1)内部的长方体盒(2),所述长方体盒(2)与所述培养主体(1)共用顶壁(3),所述培养主体(1)的顶壁(3)设有第一圆孔(4)和第二圆孔(5),所述培养主体(1)的底壁(6)上围绕长方体盒(2)布置大致环形的纳米管(7),插入第一圆孔(4)的第一管(8)连接异径三通(9)的上口,所述异径三通(9)的左口和右口连通纳米管(7),插入第二圆孔(5)的第二管(10)固定在培养主体(1)的侧壁上,所述纳米管(7)和所述第二管(10)上设有多个微孔,所述长方体盒(2)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LED灯管(11)。

Microalgae culture device

A microalgae culture device is disclosed. The microalgae culture device includes a culture body (1) of a rectangular body (1) and a rectangular body box (2) arranged in the training body (1). The rectangular body box (2) shares a top wall (3) with the culture body (1), and the top wall (3) of the culture body (3)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ound hole (4) and second circular holes (5),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ulture body (3) is provided with the culture of the top wall (4) and second circular holes (5). The bottom wall (6) of the body (1) is arranged around a rectangular tube (7) around the rectangular body box (2), inserting the first tube (8) of the first round hole (4) to connect the upper port of the different diameter three (9), and the left and right connecting nanotubes (7) of the different diameter three (9) are attached to the side wall of the culture body. A plurality of micropores are arranged on the tube (7) and the second tube (10), and at least one LED lamp tube (11)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uboid box (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藻培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藻领域,特别是一种微藻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微藻是指那些个体微小,介于微生物和植物之间,能进行放氧光合作用的藻类类群。通过光合作用,微藻细胞能有效地利用光能,将H2O,CO2和无机盐类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从而为其它生物的生存创造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微藻是地球生命的重要源泉。此外,微藻细胞由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抗生素、高不饱和脂肪酸、多糖和色素等多种高附加值的生物物质,是人类食品、医药、燃料、精细化工材料等的重要资源。在水产育苗行业中,虾蟹苗和鱼苗在培育的过程中主要使用植物饵料(微藻)和动物饵料(轮虫、丰年虫等),其中动物饵料所用的饵料也是微藻。微藻作为初级生产者,是水产动物苗种培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饵料。特别是微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给苗种初期提供足够的营养。有些微藻还能产生虾青素等色素,能提高苗种的免疫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微藻细胞的高效培养是微藻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目前微藻主要采用光自养的培养方式,在现有扩大化培养中存在几个问题:1、光照强度不适合。光强是影响微藻光合作用和培养效率的主要因素。光照强度不足、过度或者传递不均是扩大化培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2、微藻大量贴壁、沉底。微藻本身易有贴壁生长的现象。当水体搅动不匀,微藻大量的贴壁和沉底时,起到了遮光的效果,无法达到对光线和营养物质的利用,导致微藻的死亡。3、易受到外界污染。敞开式的培养装置,让外源性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或其他微藻进入到培养装置中,引起污染。4、结构不紧凑,难清洗,容易二次污染。现有的管式培养器,为了达到光源的最大化利用,管子细长,占空间大;同时为了加强封闭性,又不易清洗。怎样实现微藻高效培养是现在微藻研究的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微藻扩大化培养的装置,装置结构紧凑,能提高单位光照面积,不容易发生外源性污染,对于微藻的贴壁生长现象可控,且容易清洗,能达到较高的微藻产量,实现微藻高效培养。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方便实用。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而言,微藻培养装置包括长方体的培养主体和布置在所述培养主体内部的长方体盒,所述长方体盒与所述培养主体共用顶壁,所述培养主体的顶壁设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培养主体底壁上围绕长方体盒布置大致环形的纳米管,插入第一圆孔的第一管连接异径三通的上口,所述异径三通的左口和右口连通纳米管,插入第二圆孔的第二管固定在培养主体的侧壁上,所述纳米管和所述第二管上设有多个微孔,其中,所述纳米管的微孔密度为700-1200个/米,所述长方体盒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LED灯管,所述培养主体的底壁设有第三圆孔,弯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圆孔。在所述的微藻培养装置中,所述顶壁上设有把手,所述底壁上设有用于支承的柱脚。在所述的微藻培养装置中,所述培养主体和长方体盒由亚克力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由PVC材料制成。在所述的微藻培养装置中,所述培养主体的长100cm,宽40cm,高80cm和厚度为1cm。在所述的微藻培养装置中,所述第一圆孔距离培养主体后壁5cm和距离培养主体侧壁50cm,第一圆孔直径为3cm,第二圆孔的直径为3cm,第三圆孔的直径为3.5cm。在所述的微藻培养装置中,所述长方体盒长30cm,宽20cm,高80cm和厚度为0.8cm。在所述的微藻培养装置中,长方体盒的左侧壁离培养主体的左侧壁距离35cm,长方体盒的前壁距离培养主体的前壁10cm。在所述的微藻培养装置中,所述第一管和/或第二管直径为2.5cm,所述第二管黏贴在培养主体侧壁上,弯头的直径为3.5cm。在所述的微藻培养装置中,LED灯管的功率为25瓦、色温为6500K,LED灯管长度为75cm,直径为2.5cm。在所述的微藻培养装置中,LED灯管垂直放置于长方体盒底壁上,其中LED灯管距离长方体盒侧壁10c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单位光照表面积大。微藻细胞可以充分吸收光线,加强光合作用,加快繁殖。(2)微藻流动性强。水流在多段充气引导下呈顺时针的内循环,带动了藻细胞的流动,无死角,不会导致微藻细胞沉底,贴壁,对微藻的贴壁生长现象可控。(3)容易操作和清洗。矮小的培养装置,方便操作工进行进水,排水,收取藻液的工作,同时利于清洗,不会引起二次污染。(4)结构紧凑。培养装置结构细小,紧凑,能较好的利用空间。在同个空间可规模化放置及进行生产。(5)不容易发生外菌污染。封闭式的培养装置,能减少外源性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其他藻类及杂质的污染,保持藻细胞在高纯度下进行高密度培养。(6)较高的微藻产量。通过提高微藻的受光面积,增强微藻细胞的光合作用,加速微藻细胞的增殖,同时水体在装置内呈顺时针圆周循环流动,增加了微藻细胞对二氧化碳气体、光线和营养物质的的吸收提高了微藻的产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用于微藻扩大化培养的装置。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更加清楚明白,达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的程度,并且为了能够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以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微藻培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为便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附图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微藻培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微藻培养装置包括长方体的培养主体1和布置在所述培养主体1内部的长方体盒2,所述长方体盒2与所述培养主体1共用顶壁3,所述培养主体1的顶壁3设有第一圆孔4和第二圆孔5,所述培养主体1的底壁6上围绕长方体盒2布置大致环形的纳米管7,插入第一圆孔4的第一管8连接异径三通9的上口,所述异径三通9的左口和右口连通纳米管7,插入第二圆孔5的第二管10固定在培养主体1的侧壁上,所述纳米管7和所述第二管10上设有多个微孔,其中,所述纳米管7的微孔密度为700-1200个/米,所述长方体盒2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LED灯管11,所述培养主体1的底壁6设有第三圆孔12,弯头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圆孔12。现有技术的培养装置单位光照面积小,微藻细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微藻培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藻培养装置,其包括长方体的培养主体(1)和布置在所述培养主体(1)内部的长方体盒(2),所述长方体盒(2)与所述培养主体(1)共用顶壁(3),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主体(1)的顶壁(3)设有第一圆孔(4)和第二圆孔(5),所述培养主体(1)的底壁(6)上围绕长方体盒(2)布置大致环形的纳米管(7),插入第一圆孔(4)的第一管(8)连接异径三通(9)的上口,所述异径三通(9)的左口和右口连通纳米管(7),插入第二圆孔(5)的第二管(10)固定在培养主体(1)的侧壁上,所述纳米管(7)和所述第二管(10)上设有多个微孔,其中,所述纳米管(7)的微孔密度为700‑1200个/米,所述长方体盒(2)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LED灯管(11),所述培养主体(1)的底壁(6)设有第三圆孔(12),弯头(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圆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藻培养装置,其包括长方体的培养主体(1)和布置在所述培养主体(1)内部的长方体盒(2),所述长方体盒(2)与所述培养主体(1)共用顶壁(3),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主体(1)的顶壁(3)设有第一圆孔(4)和第二圆孔(5),所述培养主体(1)的底壁(6)上围绕长方体盒(2)布置大致环形的纳米管(7),插入第一圆孔(4)的第一管(8)连接异径三通(9)的上口,所述异径三通(9)的左口和右口连通纳米管(7),插入第二圆孔(5)的第二管(10)固定在培养主体(1)的侧壁上,所述纳米管(7)和所述第二管(10)上设有多个微孔,其中,所述纳米管(7)的微孔密度为700-1200个/米,所述长方体盒(2)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LED灯管(11),所述培养主体(1)的底壁(6)设有第三圆孔(12),弯头(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圆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3)上设有把手(14),所述底壁(6)上设有用于支承的柱脚(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主体(1)和长方体盒(2)由亚克力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管(8)和第二管(10)由PVC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壮涛丁玉龙王广宁葛立保马家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东方利洋苗种繁育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